"透明"盒子一石激起千层浪,3.3万人悔不当初,这事怪谁?

小米雷军被围攻

这两天,小米老板雷军微博被网友围攻了,许多人在下面留言谩骂,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小米手机有啥问题,而是因一家P2P贷款公司转型了。不了解情况的人觉得好奇,人家公司转型和做手机的雷军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他让它"爆炸"的!

"透明"盒子一石激起千层浪,3.3万人悔不当初,这事怪谁?

小米和积木

小米和积木盒子的关系,说来话长。在积木盒子B轮和C轮融资中,小米是重要领投方,积木盒子的创始人也是小米科技的副总裁,多数用户出于对小米的常年信任,选择相信了积木盒子,将自己的积蓄投入这家网贷公司。

在公司成立前期,积木盒子表现亮眼,给借款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尤其在其他P2P网贷平台纷纷倒下的这几年,积木盒子仿佛穿上了保护服一般,没有任何败走麦城痕迹,一直如火如荼的运转着,积木盒子因其透明的运作方式,一度被称之为"透明"盒子。由此可见,大众对其信任程度。

而然,好景不长,这个"透明"盒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变质,利用借款人对其信任,不知何时开始便打起自己的如意算盘来。

积木的如意算盘

2月开始宣布清盘后,网上福尔摩斯纷纷开动脑筋,理清积木盒子成立至今看似透明遵守规矩,实则在背后搞了不少小动作。他们惊奇醒悟过来,也许从一开始它就不是一介良民,极有可能是在下一盘大棋。

"透明"盒子一石激起千层浪,3.3万人悔不当初,这事怪谁?

宣布清盘当天,积木盒子还发布了高额揽储,收割一波韭菜,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闭了汇款通道,任何到期的汇款都无法回到出借人的账户中,官宣开发新系统,绕过银行监管,转移资金,合同隐匿等等,所有前任们使用过的招数,他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上演了一出大杂烩。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游戏"中,借款人高达32980人,借贷金额累计592.45亿元,借代余额40.21亿元,这3.3万人,有很多是压上了全部身家,这下真的要彻底"完蛋了"。

说句心里话,早期的积木盒子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借款时间选择面也广,我自身感觉还不错,投入了一点点小钱,收获了几顿早餐钱,但在P2P开始出现第一家暴雷类,处于担忧,果断退出来,现在看来,自己是很幸运,关于积木盒子这事,我觉得我还是有一点发言权。

"透明"盒子一石激起千层浪,3.3万人悔不当初,这事怪谁?

三点体会

第一点,慧眼要识珠。这些年,随着银行利率的不断降低,投资理财渠道变广,为了收获更大收益,许多人将部分存款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来做理财。早期,网贷企业百花齐放,竞争激烈,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各家平台纷纷开出诱人条件吸引投资者。

作为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百分之九十多的人在利益面前,失去理性分析能力,不管标的好坏,一味追求更高、更快收益,不仅将前期资金投入高回报项目,更是继续追加了不少资金。

第二点,做投资,分散风险很重要,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谁都懂这个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真理,很多人以为自己与众不同,想要在险中求富贵,结局往往让人唏嘘不已。

不看低自己,但也不要盲目高看自己,平衡之术很难,但认清事实最重要,只有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做投资,才能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第三点,吃一堑,要长一智。老一辈有句话说,吃亏是福。如果能有这种觉悟,相信今天的社会也会太平很多。

偏偏有太多人,在一条河里要翻船好几次才能觉醒,到最后认识到错时,早已经筋疲力尽,只能感叹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