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來了!為納溪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建言獻策

將軍來了!為納溪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建言獻策

1月7日,由中共瀘州市委宣傳部、中共瀘州市委統戰部主辦,中共瀘州市納溪區委、瀘州市納溪區人民政府承辦的護國文化研究交流活動在納溪舉行。

據悉,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專家、《苦難輝煌》的作者金一南將軍來到瀘州,參加護國文化研究交流活動。朱德之孫朱和平將軍、護國名將金漢鼎之孫金昊、寸性奇曾孫寸錳、譚善洋曾孫譚心等,及朱德故居、雲南講武堂等數十位專家學者齊聚納溪,聚焦百年護國城,探討紅色旅遊發展之路。

據瞭解,納溪正在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區),境內群山疊嶂、溪流縱橫,錯落有致的地形地貌、依山傍水的生態環境、富饒豐富的資源稟賦,構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卷。風光秀美,山水環繞,這樣的納溪,值得你流連。此次將軍們蒞臨護國文化研究交流活動,將更深入挖掘納溪文化內涵,為納溪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區)凝聚精神力量。

棉花坡戰役,朱德一戰成名

說到護國文化研究交流活動,我們不得不提“護國名將”朱德,不得不提棉花坡戰役。棉花坡戰役是護國戰爭勝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為護國軍主力反攻贏取了寶貴時間。

1916年2月13日至15日,護國軍在納溪城下、雙河場粉碎了北洋軍的鉗形進攻,控制了納溪之間以棉花坡為主要陣地的系列高地,而北洋軍以藍田壩為據點,以優勢兵力,從正面進攻納溪,雙方形成了以棉花坡為中心的拉鋸戰。

據史料記載,朱德支隊緊急進入棉花坡陣地時,陣地前方正遭到北洋軍的強攻,原本固守此處的董鴻勳支隊已經彈竭兵疲。朱德率部趕到後,連續作戰三天三夜無間歇,最終力挽狂瀾,不僅守住了陣地,還把北洋軍打退了二三里地。棉花坡戰役是護國戰爭中以少勝多的典範戰例,充分顯示了朱德卓越的軍事才能,使之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滇軍名將”、“護國名將”。多年後,朱德在回憶棉花坡戰役的時候曾說道:“打大仗我還是在那時學出來的。”(轉自瀘州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