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 村民富-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在黃茆鎮尚文村麻爪屯農戶的果地裡,金燦燦的大果枇杷掛滿枝頭,令人垂涎三尺;名成烘乾廠加工生產的“五馬攔江”醬醃菜——木瓜絲,讓食客胃口大開……

4月1日,走進黃茆鎮的田野,瓜果飄香,沁人心脾;食品加工廠裡,一派忙碌的景象;在“扶貧車間”,工人一絲不苟在製作電子產品……“今年2月以來,黃茆鎮黨委、政府堅持一手牢抓疫情防控,一手狠抓復工復產,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黃茆鎮黨委書記梁璐說。

筆者在黃茆鎮名成烘乾廠木瓜加工車間看到,一個個體肥飽滿的青皮木瓜經過四道工序後,變成了木瓜丁。

木瓜種植在當地屬於“冷門”產業。黃茆鎮名成烘乾廠負責人蒙鄭波通過調查瞭解,大力種植木瓜,並進行食品深加工。木瓜果肉果實細緻,香氣濃郁、汁水豐多、甜美可口、營養豐富、有“白益之果”“水果之皇”的雅稱,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

2018年2月,蒙鄭波為貧困戶免費發放優質木瓜苗1.6萬多株,並以每公斤0.6元的保底價格回收進行深加工製作“拳頭”產品。目前,該鎮種植木瓜300多畝,帶動76戶貧困戶增收。4月1日,筆者在上額村甘檢屯的木瓜種植基地看到,幾名群眾正在採摘木瓜。“這片木瓜都是貧困戶種的,共5畝多,大約有1萬公斤木瓜需要馬上採摘進行加工,收購價是每公斤1元,外地企業復工復產後,訂單不斷。”蒙鄭波說。

走進黃茆鎮祥潤電子廠“扶貧車間”,工人正在熟練地操作機器生產耳機。自2月17日恢復生產以來,該鎮一面開展防疫工作,一面抓緊籌備復工復產工作,加大服務力度,協助企業復工復產,積極落實穩崗補貼政策。像祥潤電子廠這樣的“扶貧車間”全鎮有7個,均於2月底實現復工復產,直接帶動100多戶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在黃茆鎮根村“雙高”糖料蔗基地,群眾正在開展破壟、種植、施肥等田間管理。“今年我家種植甘蔗10畝,管理得好的話,預計畝產量7噸,總產量可達70多噸。”該村村民郭立新說。

糖料蔗是黃茆鎮最重要的支柱性產業之一。2016年以來,該鎮黨委、政府以“雙高”基地建設為抓手,狠抓產業轉型提質升級,共完成38個2.75萬畝“雙高”基地建設,覆蓋全鎮貧困戶648戶。2019-2020榨季,全鎮進廠糖料蔗達22萬噸。為進一步鞏固“雙高”基地建設成果,今年3月以來,該鎮加大對佔用耕地種植尾葉桉的清理力度,截至3月底清理桉樹近700多畝。

又到枇杷的收穫季節。4月8日,在尚文村委麻爪屯,黃茆鎮麻爪農民水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莫測旋正在剪摘枇杷。莫測旋共種植20畝大果枇杷,畝產量1500公斤,每公斤零售價為20元、批發價10元,銷往廣東、廣州、桂林和本地市場,年收入達10萬餘元。目前,麻爪村農民水果專業合作社種植枇杷面積700畝,已掛果的400畝枇杷正陸續採摘上市。

據瞭解,1畝大果枇杷的純收入,相當於5畝甘蔗的純收入。目前,黃茆鎮把發展大果枇杷特色水果產業,作為抓脫貧攻堅方向性產業。今年,該鎮以“三會組織+合作社+種植大戶+貧困戶”模式,做大做強特色水果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