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中,观众最失望的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处

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的电影《误杀》成为今日电影院票房黑马

,这正能说明这部电影十分受观众喜爱,同时也为陈思诚贺岁档上映《唐人街探案3》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针对这部电影,很多观众有不同的看法,针对剧情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类型片,也是一部很好的“爽”片。

电影《误杀》中,观众最失望的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处

这部电影经历了两次翻拍,中国版翻拍印度的《误杀瞒天记》,而这一版翻拍之前的印度电影《较量》,可翻拍后还是能够吸引众多观众,足以看出这个剧情对观众的吸引,能让观众体验到影片中的刺激。

但是观众在体验“爽”的同时,也挑出了《误杀》中的一些毛病。

电影《误杀》中,观众最失望的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处

其中,就一家四口到罗统为计划中的人进行格式化的洗脑时,这一段让那个观众觉得有点不合常理。

难道仅仅通过几句话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记忆?或者说改变所有人的记忆,让人们的记忆都被男主一家四口格式化。

电影《误杀》中,观众最失望的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处

还有一点就是谭卓饰演的女主在女儿打倒被害者之后,用手摸了摸被害者,确认无误是死了,但是等到影片最后却出现了棺材板上有抓的血痕,也就是说被害者当时并没有死。从这个逻辑上来看,被害者在地上时只是昏过去了,但是确实没有呼吸了,但是埋下去之后却又活了,这一点说不通。

电影《误杀》中,观众最失望的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处

毕竟这并不像陈凯歌在《妖猫传》中用了假死药。

但是相对于上边的剧情说不通,有一点更让观众无法接受,便是最后的结尾。

很多人都说,影片的结局是为了能审核通过正常上映,但是根据导演柯汶利讲,这部影片的结局是导演组和陈思诚共同商讨的结果,并不存在仅仅为了通过审核的问题。

这部影片和印度版的《误杀瞒天记》最大的不同便是名字上没了“瞒天记”,其实观众在进电影院之前就应该料到这一点。

电影《误杀》中,观众最失望的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处

既然没了“瞒天记”,结局自然也有可能是男主自首。

一些观众说,男主和家人经过重重设置,多少天的惊心动魄,被警察局的人殴打,被挖祖坟,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会进大牢,一家人能正常的生活在一起。

所以结局男主去自首很不符合主线剧情。

电影《误杀》中,观众最失望的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处

但是别忘了,肖央饰演的男主说过这么一句台词:

我没什么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挡在你们前面。

男主进警车之后有了一丝笑意,这个笑并不是无缘无故的笑。

首先就是他真的挡在家人前面了,他自己承担下来一切的后果,其他人真的安全了;另一点就是他解脱了,说出真相的感觉应该真的很爽。

电影《误杀》中,观众最失望的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处

所以说,最后的这一段处理才真的能体现出《误杀》的“误”字,体现出了人性本善,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掩藏罪恶的。

在影片的结尾,记者采访一位老伯,这位老伯是在之前大声支持男主的那个人,他曾当着电视台说男主就是大好人,绝不可能做坏事。

但是这一次他并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在这一笑里,饱含了很多内容。人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好人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坏人也不一定十恶不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