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再次出現“閃光”,地球或度過了100次安全期,為啥?

作者:文/虞子期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可能也聽到了不少關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消息,但是這都是一個概率性的說明。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宇航局(ESA)等機構每天都在進行太空小行星或者太空岩石的監測,對於大部分的小行星來說,都是完美的避開了我們地球。

所以說雖然每次看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一個預警,但是也不必太擔心,因為只要屬於近地小行星範疇的都會發布相關性的小行星預警消息。所以說並不是預警了就一定會撞擊,這完全是不確定的,只是存在潛在的風險。

月球再次出現“閃光”,地球或度過了100次安全期,為啥?

而自2017年3月以來,歐洲宇航局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情況,那就是月球表面偶爾會出現一些“閃光”,對於這個情況,其實最初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最後ESA成立了專門的“NELIOTA項目”進行長期監測,並且都是定期看到了月球上的“閃光”。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最後經過分析,是因為小行星與月球表面強烈碰撞時產生的“閃光”。

月球再次出現“閃光”,地球或度過了100次安全期,為啥?

並且已經記錄到了第100次撞擊,所以說小行星撞擊月球的事件還真的多,這還是已記錄到,不知道有沒有存在沒有記錄到的。從這個問題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思考問題,那就是如果沒有月球的話,是不是我們地球早就被撞擊了?

月球再次出現“閃光”,地球或度過了100次安全期,為啥?

確實咱在一個理論性的基礎上,如果不是月球,可能我們地球真的也被撞擊了不少次,或者可以這樣說,地球可能已經度過了100次的安全期,如果不是月球,地球的生命可能也已經滅絕了。當然這也是為什麼,不少的科學家說我們地球未來可能出現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情況。

所以如今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宇航局(ESA)等機構都在聯合實施小行星防禦計劃,這也算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吧,雖然大多數來自太空的物體都會在我們大氣層之中燃燒掉,但是對於部分物體來說,尤其是那些大於幾米的物體,具有潛在的危險,其數量還不得而知,也就是撞擊我們地球的概率還有。

月球再次出現“閃光”,地球或度過了100次安全期,為啥?

同時大多數太空岩石或者小行星也是我們很難預測軌跡,這也是我們從對月球的一個撞擊情況,來進行對地球的一個潛在威脅防禦的原因之一吧。因為月球大氣層在科學之中可以基本忽略,出現撞擊可以明顯看到上面說的“閃光”。而當小行星高速撞擊月球表面時,科學家可以使用“閃光”的亮度來估計引起其的物體的大小和質量,並增進我們對相似物體與地球碰撞的頻率的瞭解。

並且阿聯酋沙迦天文學院航天科學與技術學院沙迦月球撞擊觀測站(SLIO),在2020年3月1日的時候就觀察到了月球的一次閃光,後來證實這是來自與第100次NELIOTA檢測相同的事件。

月球再次出現“閃光”,地球或度過了100次安全期,為啥?

也就是我們上面說的,ESA監測到了第100次物體撞擊月球事件,這也告訴了我們,我們地球如今還是很安全的,至少在太空岩石或者小行星產生的威脅之中,月球作為了我們的“第一擋箭牌”,如果沒有月球,我們地球將可能面臨更多的撞擊。這就是一個大概的情況,所以小行星防禦計劃是有必要實施的。

而最後來說一個最近關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那就是關於“4.29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該小行星名叫“1998OR2”,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擊地球,稱它這次飛掠過程中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月球再次出現“閃光”,地球或度過了100次安全期,為啥?

所以說,潛在風向存在其實也沒什麼問題,當然無論小行星是否撞擊我們地球,但是對於未來的一個情況,我們還是期待更早的實施“小行星防禦”計劃,曾經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也說過,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會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所以說大家每次看到這類似的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也會說到底得不得撞擊,但是沒有一個科學家或者專家能夠肯定這個答案,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