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國家老是提“群體免疫”?

歐美國家一直提倡群體免疫,而消極抵制“隔離”,為什麼呢?

研究了一下,網上歐美專家給出的解釋:就是為了控制住新病毒疫情,至少需要50%到70%的人口被感染。這樣理論上才足夠在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人群之間豎起堤壩阻隔。如果一名患者在傳染期間只同有免疫力的個人接觸,那麼疫情最終就會停止。

法國比塞特爾醫科教學及醫療中心的免疫學家尼古拉•諾埃爾博士指出:“這是理論上的數字。也可能30%(被感染的人口)就夠了。但是我們不知道,因為每種病毒是不一樣的。”

你想的沒錯,群體免疫其實就是讓病毒自由蔓延,感染人群的50%以上,等有人產生免疫力,病毒自然就消失了!

但是,結果是否可行,連科學家也無法確認,換句話講,就是以50-70%的人群感染作為賭注!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詞“草菅人命”!歐美國家也太不負責了!

不完全統計,歐美國家人口總量將近4-5億人,60%感染就近3億人感染,按保守2%的死亡率估算,那將近有600萬人將失去生命!

這不是危言聳聽,歷史上也有前車之鑑。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就造成2000萬人的死亡!

2009年美國H1N1流感,造成30萬人的死亡!

群體免疫,聽起來科學合理,個人認為本質就是歐美政府向病毒“妥協”的藉口!

因為他們真的無法有效對抗病毒了!所以,選擇了這種順其自然的方式!

目前,西班牙、意大利、德國、丹麥等歐洲國家都開始解封,復工復課,這就是變相的開始實施“群體免疫”!

真是為歐美民眾悲嘆!

疫苗儘快研製出來吧,它是解決群體免疫的關鍵鑰匙!

加油吧,地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