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系統要提高決策力和執行力

“疫情防控指揮系統決策力、執行力,是武漢保衛戰能否打好打贏的前提條件和關鍵環節。”連日來

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強調,指揮系統要加強戰略謀劃、戰術實施,搭建大數據平臺、加強大數據分析,時刻心中有“數”,建立健全有力有序有效的指揮機制,實現疫情防控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


陳一新: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系統要提高決策力和執行力

陳一新坐鎮武漢指揮部。


近日,陳一新到武漢市公安局疫情防控總指揮部、新聞輿情中心、執法監管平臺著重瞭解大數據在服務武漢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深入疫情街道、社區督導疫情防控工作,瞭解一線實情,並看望慰問公安幹警和基層社區幹部。


陳一新: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系統要提高決策力和執行力

陳一新在武漢市公安局瞭解大數據在服務武漢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陳一新: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系統要提高決策力和執行力

新長江濱江花園內,陳一新隨機停車察看,與正在維持秩序的社區副書記交談。


目前武漢市公安局、衛健委、醫保局、民政局等部門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對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不同部門間基礎信息的關聯對比、統一推送,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陳一新強調,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心中有“數”,把疫情防控統計數據搞準搞實,不能有任何的水分,不能有任何的瞞報,為科學判斷疫情發展趨勢、打好武漢保衛戰提供科學依據。


針對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陳一新提出要提高武漢疫情防控指揮系統決策力和執行力,重點要從四個方面抓落實、見成效。


開展疫情大排查

使指揮系統底數清、進度明


陳一新: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系統要提高決策力和執行力

陳一新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做到“心中有數”,把數字搞準,科學判斷形勢、精準把握疫情,打好疫情防控主動戰。


查清疫情底數是戰疫的基礎性工作2月17日至19日,武漢市開展了為期3天的疫情拉網大排查,全面核查“四類人員”底數。指揮系統要用好大排查成果,做到心中有“數”。


——真重視。疫情數據的背後就是群眾的生命,就是政府的公信力。疫情數據不準確,誤導決策,貽誤戰機,危害極大。疫情不明不準,要害死人。對於人命關天的疫情數據,必須實事求是,切不可有絲毫馬虎。在抗疫中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改進工作作風,要從疫情數據真實性抓起。


——查不足。目前,疫情數字統計還有許多薄弱環節和短板需要改進和完善。特別是採集不規範、數據不精準、標準不統一、報送不及時、多頭要報表的問題亟需解決。如新增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統計口徑多次調整,反反覆覆,很不規範,給人們以誤導,給社會產生不良影響,給指揮工作帶來被動。


——明要求。查清疫情底數要在“全面、準確、及時、規範、簡明”上下功夫。全面,就是要堅持全市一盤棋,列出能夠反映疫情走勢和防控工作全貌的統計項目,做到應統盡統、不漏不重。準確,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真實,確保數據匹配性,堅決杜絕虛報、瞞報、錯報等現象。及時,就是要牢固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意識,加強上下銜接、部門聯動,做到渠道通暢、日報日清。規範,就是要規範疫情統計,不能隨心所欲改變統計概念,不能輕易調整統計口徑,不能多頭向基層要報表、增加基層負擔,確保統計數字的連續性、嚴肅性、科學性。簡明,就是要堅持圖表與文字結合,做到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治癒率、病亡率等重要數據一目瞭然。


搭建好數字化大平臺

以大數據、智能化來提高指揮效能效率


陳一新: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系統要提高決策力和執行力

武漢市公安局疫情防控總指揮部。


打好武漢保衛戰,要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手段,建設一個及時、精準、高效的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應收盡收”,實現指揮系統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


——要強化數據集成。要綜合公安、衛健、疾控、社區等各方資源力量,打破數據壁壘,把疫情大排查的海量數據收集彙總起來,用好大數據這個“顯微鏡”、“透視鏡”、“望遠鏡”,感知疫情動態,注重場景應用,為打贏武漢保衛戰提供數據信息支撐。


——要實行“三量管控”。要加強對疫情增量、存量、變量的彙總、分析、研判,促進“三量管控”。控增量,堅決消除傳播源、切斷傳播鏈,降低感染率,減少新增病例。減存量,就是要前移治療端口,重視輕症治療,降低重症發生率,提高出院率、治癒率,減少患者總量。防變量,就是要加大綜合救治力度,千方百計降低病亡率、提高出院率。


——要探索智助管理服務。要依託大數據平臺,開發更多便捷有效的智能化疫情防控途徑和辦法。比如,建立全市統一的返漢人員信息平臺、社區疫情管理平臺、市民測體溫平臺,使疫情防控工作既高效又便民。


加強大數據分析研判

提高指揮系統決策科學性前瞻性


陳一新: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系統要提高決策力和執行力

陳一新調研了武漢公安局執法監管平臺。


打好武漢保衛戰,必須堅持科學防控,重視推動依靠經驗決策向依靠大數據決策轉變,使指揮系統既前瞻又務實。


——要深化數據分析。要利用大數據,加強疫情研判,分析發展趨勢,及時發現問題和薄弱環節,找到防控工作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採取對策舉措,提高疫情統計數據的運用價值。


——要強化醫學分析。重視發揮醫學專家團隊的專業優勢,加強對疫情階段性特徵的分析研判,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參考,提高工作安排的預見性和跟進措施的有效性,使疫情防控工作更主動、效果更好。


完善指揮工作機制

提高指揮系統戰略謀劃和戰術實施能力


陳一新: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系統要提高決策力和執行力

陳一新坐鎮武漢指揮部。


打好武漢保衛戰,指揮部要形成有力有序有效的指揮工作機制,既要重視加強戰略謀劃,又要精心組織加強戰術實施,做到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決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


——要重視加強戰略謀劃。打好武漢保衛戰,總的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圍繞“提高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的工作目標,堅持救治與阻隔兩手抓,實行(存量、增量、變量)“三量管控”,力求(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隔盡隔、應早儘早)“四應四盡”,提振士氣、增強信心、凝聚民心,同心協力、拼搏奮戰,早日實現抗疫鬥爭全面勝利。


——要精心組織戰術實施。就是要把握好疫情防控的整體關聯性、層次結構性、先後時序性,更加重視各方面任務的整合貫通,更加強調各項舉措的系統集成,最大限度產生化學反應。前段時間,已就床位籌備、方艙醫院建設、醫護力量配置、醫療資源保障、社區封閉管理、集中隔離點建設、疫情防控輿論引導、疫情防控統計等八個緊迫性問題,逐個專題研究,提出了系列務實管用的對策舉措,並深入實地督導推動,一個一個促進落地落實見效。


——要完善指揮工作機制。就是要健全領導指揮、信息通報、協同聯動、宣傳引導、督察考評、責任落實等制度,提高指揮部的謀劃力、協調力、執行力。在指導和督導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實行目標化管理,把防控任務分解為可量化、可評價的階段性目標,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加快疫情防控進程;要實行項目化推進,確定一批疫情防控重點項目,逐一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具體措施,確保落地見效;要實行責任化考核,創設市指揮部嘉獎令,對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實施考評通報制度,對每項重點工作的先進及時給予嘉獎,對後進的給予通報批評,以責任到位確保疫情防控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