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經濟學家的距離只差一本《小島經濟學》


你與經濟學家的距離只差一本《小島經濟學》

疫情中養成了積攢垃圾的壞習慣,等我不得不下樓倒垃圾,看見垃圾箱邊上放著許多雜物,最上面是一本書。封面很簡單,魚,魚鉤和魚簍,紅藍兩色,特別吸引了我的視線。拿出來一看,《小島經濟學》,魚、美元和經濟的故事。

這是一本小冊子,好看好玩,淺顯易懂。沒有絲毫的閱讀障礙。通過插圖、幽默和類比的措辭以及講故事的手法,將晦澀難懂的經濟學問題變成茶餘飯後的談資,人人可以會心一笑。

你與經濟學家的距離只差一本《小島經濟學》

作者是美國經濟學家彼得.D.希夫和安德魯.J.希夫兩兄弟。為了紀念他們經濟學家的父親,兄弟倆共同創作了這本妙趣橫生的小冊子。出乎他們預料的是,這本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讓沉悶枯燥的經濟學變得通俗易懂,成為風靡美國的經濟學普及讀物,被讀者熱心追捧的超級暢銷書。

故事從一個小島上最原始的生存狀態開始講起,那時小島上只有3個原始居民,艾伯、貝克和查理,靠徒手捕魚維持生存。不知安分的艾伯首先發明創造了漁網,隨後大型捕魚器也研製成功,捕魚效率進一步提高,服務業開始興起。查理製作了衝浪板,艾伯有了服裝廠,貝利設計了獨木舟和手推車。隨著島上居民增多,社會基礎設施逐漸完善,銀行,自來水公司等相繼成立,交易和貿易不僅在小島內部展開,也與周圍的其他國家有了貿易往來。就這樣,一個共和國誕生了,並選舉有自己的議會。

你與經濟學家的距離只差一本《小島經濟學》


新政府領導認為,用魚做貨幣太麻煩,還有味道,提出用紙幣代替魚。貨幣只能由政府印製,政府的隨意性導致出現了紙幣越來越多,漁民發現買不了多少魚,他們將貨幣兌換魚,銀行就沒魚可儲蓄了,或者漁民發現錢放銀行不安全,不願意在銀行儲蓄,於是,政府沒錢投資,整個社會面臨崩潰的邊緣。

文章最值得一讀的不僅僅故事有趣,而是每一章的都有現實鏈接,對應當今國際社會真實發生的事件,讓讀者茅塞頓開。比如通貨膨脹。一直以為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物價沒有上漲,就沒有通貨膨脹。實際上價格上漲不過是通貨膨脹的結果。隨著貨幣供應量增加,物價可能上漲,也可以平穩甚至下降。在經濟不景氣時,人們會理智的選擇和停止消費,需求就會降低,物價回落。

你與經濟學家的距離只差一本《小島經濟學》


書中用美索里亞國暗指美國,中島帝國暗指中國。揭示了中國大量生產並出口,美國大量消費,二者不斷產生貿易逆差,美國連續多年入不敷出,存在崩盤風險。

只有保有經濟和軍事大國的地位,魚邦儲備券才具有價值。而魚本位的破滅導致很多島嶼對魚邦儲備券失去了信心。魚邦儲備券暴跌。

共14萬字,300頁,19章的《小島經濟學》之所以受人推崇,絕不能簡單地認為經濟學啟蒙讀物,相反它把《經濟學原理》,《經濟學概論》,《國富論》有機地融為一體,巧妙聯接現實生活,實為當今社會急需普及的一本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