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郾城區:“打包”築“巢”孵化小微企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張星

車輛穿梭、焊花四濺。4月15日下午,位於漯河市郾城區淞江產業集聚區的小微企業孵化園氣氛熱火朝天,工人們戴著口罩、安全帽,正在緊張施工。

漯河郾城區:“打包”築“巢”孵化小微企業

“我們正在進行的是項目基礎施工,這邊一組工人是在澆築廠房基礎混凝土,那邊則是在綁紮基礎鋼筋……”孵化園內負責安潤設備、長明中藥等5個項目的經理常俊傑介紹說,為切實加快項目建設,他們對這5個項目進行“打包”,一併申請開工建設。從大年初六開始,淞江產業集聚區的幹部就帶著資料上門,幫他們溝通辦理各種證件,僅用兩週時間就辦好了開工前規劃許可、施工許可、文勘、消防安全、人防等各項手續。“項目已開工一個多月,預計5月底可大頭落地,7月可以完工。”常俊傑說。

總投資8億元、佔地面積267畝、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的郾城區小微企業孵化園是郾城區新建的一個重點發展生態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的健康食品產業園。“園區實行統一規劃、企業自建、配套共攤,提供廠房、水電、物業管理等全套服務,以解決小微企業的成長‘煩惱’。”小微企業孵化園項目負責人羅松召介紹,目前園區已入駐10家企業。企業投產後年產值可達10億元,利稅1億元。

今年春節以來,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園區積極組織項目建設方有序開工復工。工人一到就先進入隔離區,所有員工都會建立電子健康檔案,隔離期滿、符合防疫規定的才能安排上崗。準備上崗的班組需要進行防疫培訓教育和崗前安全培訓,上崗後早晚兩次測溫,分組分散施工,實行分餐和錯峰用餐。生活區、衛生間、廚房等公共場所每天消殺2次,施工現場也會定期消毒。自3月初以來,小微企業孵化園內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項目參建人員已達到120餘人。11棟廠房墊層均已澆築完畢,正在綁紮基礎鋼筋。

“除了證件辦理、人員支持,我們還為項目方儘可能提供更多的保障性金融服務,先後牽頭項目方與農行、中行、農發行等5家銀行進行銀企對接,目前都已達成融資意向,其中兩家銀行資金已獲批覆即將到賬。”羅松召說。

“孵化園的周到服務,幫我們解決了眾多後顧之憂,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小微企業孵化園項目之一的泉聖養生科技董事長潘永濤說,他們正在集中精力研究疫情對市場帶來的影響,以期抓住疫情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實現逆勢飛揚。

編輯:趙霄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