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最近《演員的品格》播出以後,熱度是相當的高,第一期節目就登頂愛奇藝綜藝熱度Top1。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但是呢,隨著《演員的品格》得到高度關注,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有粉絲力挺《演員的品格》裡的各位青年演員,覺得他們還有成長的空間,要給予鼓勵。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也有於正這一派觀眾跑出來diss,認為新人演員的演技差,是來搞笑的。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可是,《演員的品格》不是新人演員品訓類節目嘛?一上來他就按照成熟演員的標準要求人家,這樣對新人演員來說不公平吧。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其實,於正看不慣《演員的品格》主要還是因為節目裡演了高貴妃的片段~

飾演高貴妃的一共有三位學員,雖然良莠不齊,但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姜嫄的表演就比另外兩位相對要完整許多。

高貴妃雖然出身包衣奴,但她才貌雙全善彈愛跳,一手崑曲堪稱國手,一直恃寵而驕,皇帝喜歡她也是衝著她的神氣。

可是她的才氣仍在,卻失去了寵愛,是一個悲情人物。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姜嫄用小聲哼曲的自我取樂開場,有一點貴妃閒戲池魚的姿態,可一轉頭,卻讓我們感覺到貴妃此刻的灼心感。

言語之間埋怨皇帝的無情,卻不肯放下自己的倔強,人物身上的背景和衝突感都表現出來了。

最後的那一滴淚,可以說是為這個人物流露的真實情感了。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雖然表演比較完整,但姜嫄的表演也並非完美無暇。

高貴妃自小學習琴藝入了府門,儀態習慣是自小養成的,姜嫄的表演略顯緊張,表演無法收放自如,細節處理得還不夠好。

但作為新人演員,已經很值得鼓勵了。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其實《演員的品格》目前還只是在初步分班階段,業內人士沒必要對她們太過苛刻,初次走路,誰都會摔跤的吧。

很多演員的情緒啟蒙都是從放出去開始,一點點學會往回收,用力過猛,只是為了找到情緒的位置。

雖然大家的表演都有瑕疵,但這些瑕疵讓新人們的表演更加真實,瑕疵從多到少,也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他們的成長,這是真實的演員培訓。

除了高貴妃這一組出現了爭議,《你好瘋子》那一組的單人表演也有新人演員質疑打分。

當時,姜一朵、瑪爾法多娃、李則慧一起同場競技,表演《你好瘋子》裡萬茜飾演的安希。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沒想到,姜一朵這樣一個古典舞專業出身的小女生居然拿到了A班的名額,因此遭到了其他選手的質疑。

小哥哥先是說,他覺得很優秀的新人演員,沒能進A班。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之後更是直接表示,他覺得李則慧比姜一朵更好。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面對選手的疑惑,何老師絲毫沒有不高興,而且非常細心地為他們分析,姜一朵的幾個優點和細節。


從一開始進入狀態的時候,她就故意設計兩隻腳無力的姿勢,表現出她的神經質。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在表現鎖喉的動作時,也只有她注意到力量感,表現得更加真實。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雖然進入到A班,但也不代表姜一朵的表現是完美的,她的臺詞其實有點差,切換人格的時候不夠流暢,而且太像原版了。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李則慧的臺詞很不錯,眼神也很棒,但表演的痕跡有點過重,顯得人物不太真實,還是同樣存在切換人格流暢度的問題。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瑪爾法的臺詞功底不夠成熟,表演節奏也有點亂,但是她對角色有自己的認識,給角色加了一些自己的設計,展示出了角色的癲狂,但還是因為太年輕,所以略顯hold不住。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其實三位的表現都很稚嫩,並沒有完全達到角色的深度,跟萬茜這樣的演技派自然是沒法比的。

但是,這也是因為這個戲的難度太高了。

當初萬茜一人分飾7個角色,長鏡頭一口氣下來,切換自然,個性鮮明,讓人起雞皮疙瘩,你看著震撼,其中的表演功力更加讓人震撼。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這麼流暢的人格切換,萬茜當初也沒法一條就過,何況是剛上臺只有一次機會的新人呢。

不過,既然接了這麼難的戲,就要同時接納那些質疑,這才是一位演員的好品格。

所以,演這種高難度分裂戲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品格?

首先是需要演員對戲有很深度的理解,抓住各個角色的個性。

雖然呈現在熒幕上的是一個人對著鏡頭絮絮叨叨,但其實戲裡是7個人在爭吵,只有把交流感驗出來,才能把觀眾帶入戲中。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換句話說,演這樣的戲,就需要演員本身的分裂,尤其是去本我能力。

所以就需要演員對環境的浸入體驗,只有真的浸入到角色的身份背景當中,才能掌握角色本身的真情實感,才能在角色的角度做出最恰當的應激反應。

而不只是把自以為的角色設計呈現出來。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自然,真實,才是戲好。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入戲真的不是鬧著玩的,有的演員入戲了以後走不出來。

這就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當成了角色本身,站在角色的角度去體會生無可戀,死亡來臨,以及明日不可期的感覺,所以久久不能出戏。

看完第一期的《演員的品格》,我也有一些感觸。

有很長一段時間,觀眾們其實是拒絕青年演員的,不是拒絕他們的演技,而是連人一起拒絕。

觀眾覺得他們不夠老練,無法擔起角色,甚至達到了談青年演員色變,不管好壞先踩一腳的地步。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青年演員們被diss的點無外乎是,用力過猛,面癱演技。在看劇的時候,我也確實感受到了這種瑕疵。

但青年演員是很大一部分人群,我們不能以點蓋面,認為所有的演員都差。

大部分的演員並沒有大家想象得那樣差,《演員的品格》裡就可以get到一部分人的亮點。

有很多青年演員的天賦還是不錯的,而且通過摸索,他們也找到了一點點小技巧,雖然依舊是不得方法,但好在他們還年輕,可以繼續學習。

演技不是炫技,它是一種有邏輯的真情流露,學習演戲其實是一個釋放真情、找到共情感的過程。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就像自然裡生長的小樹,有修枝才能變得挺拔,他們需要經歷風雨,也需要陽光的光合作用,我們可從來沒聽說過“小樹長歪了就拔了扔了”的道理。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其實《演員的品格》節目,本就是為了讓我們能監督青年演員們的品格成長而存在的。

比起單純的飆演技,《演員的品格》的演值學院更注重的是培養過程。啟發一位演員自學進修的能力,才是他們最應該做的。

所以他們找來了劉天池等專業老師團坐鎮,全方位給新人演員們提供最系統的學習,讓他們從不懂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摸索方法。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這種對演技,演品的自覺進修,才是演員的品格。

除了演技方面,他們還注重人品的培養。

井柏然就在節目裡公開表揚了一個小哥哥,表演完還記得把道具還原。


於正是不是又玻璃心了,不許別人演他的高貴妃?



其實,很多觀眾對青年演員的印象變差,也跟品德有關,大家發現那些演員拿著高價片酬,卻做著耍大牌的事,就很想diss他們。

他們一定不知道,他們的高人氣其實是觀眾賞臉,即使演技再好,品格不過關也得不到觀眾的認可。

德藝雙馨這四個字聽起來很老氣,但這才是演員能夠走的長久的秘訣。


這樣一看,好像這些青年演員還挺值得期待一下的,至少他們還沒資本耍大牌,現在撿個小牆頭pick一下,明天沒準就是未來之星呢~

到時候我們也可以炫耀自己是看著這顆新星長大的~

轉載自:姨太少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