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如何防控二手房拋售引發新房降價導致的金融風險?

手機用戶56750347797


如何防控二手房拋售引發新房降價導致的金融風險?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反過來說,只有新房不斷上漲才能不導致金融風險?新房上漲需要供不應求,買房人多才能上漲,任何商品也不可能永遠價格上漲,不上漲要下跌就說這會導致金融風險。這象花開花落,人們再不希望花落,並說了再多花落的危害性不好之處,花不會因為人們這些理由就不花落一個道理。當房地產從買後為了居住對經濟有積極作用,到買後空置炒房開始就是風險不斷產生,泡沫不斷吹大,對實體經濟破壞不斷增加的過程。現在空置率己很高,供遠大於求,上面又不主張再炒房,少數真正需要買房居住的人又買不起,現在國家己重視糧食自給,不允許再造房佔用土地空置著。所以今後新房價格會隨著二手房價格下跌而下跌,這是誰也不能改變的趨勢。至於防控二手房下跌,要拋售的都是原來低價買入空置待漲,由於限售政策不能拋售,但這些投機客一到可售時間,由於不鼓勵炒房了,上漲己不可能,立即拋出是可售時最高價,獲利豐厚,除非再出一次再次限售政策,但這政策不可能出,這會影響誠信,自己否定自己。因此沒人能阻止投機客獲利拋售的行為。

如果說風險是由二手房拋售引起新房價跌引起。那實際上當房價上漲時就是風險積累過程,就應該想到今天房價漲不動,房子造的太多,佔用耕地造成糧食安全風險泡沫破滅的一天,房價下跌就象當初作為刺激經濟手段,幾年翻一翻一樣,任何人也不能阻止,不要用房價上漲就沒有風險,房價下跌就高談風險,就是有風險也是自己製造的,自己現在也無法改變阻止的。

萬一二手房發生拋售,國家不馬上動手,等跌到合理價格,包括銀行和社會上、個人的。國家可低價買入,再降低一些價格,把這些房子賣給真正需要房子居住人的手裡。而國家在買入價再降低房價的財政支出可從拋售者和剛需者兩次交易稅中獲得,這樣既化解了房地產泡沫,又解決人民真正居住需求,國家又沒因此多用錢,可平穩解決房地產帶來的風險。


上海申庫許工


二手房拋售是疫情產生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是自然的,是經濟發展的規律。人為的干預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的。首先,高房價下已掏空和透支了購房者的財力,殺退了一大批沒有經濟能力的普通人,縮小了購房人群,只有大幅降價,尋找新的平衡點,才能恢復正常的房地產市場。其次,拋售二手房的不外乎有以下幾點原因1事業遇困難,賣房籌集資金,渡難關。2看衰房地產市場,賣房套現,否則損失資金。3也有一小部分正常的換房,但目前情況下,是極少極少的。佔主要兩點的都是與資金有關,都是不可逆轉的。最後,我們來分析下所謂防控的措施。要想不讓購房者不拋售,就要解決其資金問題,就算國家給貸款暫時穩住,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高房價還撐幾天,高的離譜房價肯定是要下跌的,到時損失更加慘重。

從美國、日本的歷史經驗教訓得出,任何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事,都是自己造成的,是瘋狂的代價,如一味的主觀干預,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笨笨球迷


5月28日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說:我們的人均年收入3萬元人民幣,有6億人的月收入也就1000元;個稅起徵點3500元有1.87億人上稅,調整到5000元有6400萬人上稅;房價連續的上漲了20多年2016年以來更是暴漲了三五倍,從一二線到四五線城市房價都是一萬以上幾萬至十萬多一平方,當地工作三四十年的包括公務人員都買不起,或者可以掏空“六個錢包”首付的還要揹負幾十年的高額房貸;而許多城市地方房子大量空置全國2億多套空置房,空置率22%至30%。如此的國情狀況,房價下降大降甚至迴歸到2016年的房價也是情理之中,根本就不必防控二手房包括一手拋售下降。因為世界上應該沒有永遠上漲暴漲的東西,房價也不該只能連續的上漲暴漲而不準下跌大跌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