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至今還沒戀愛過,目前想一個人過一輩子算了,正常嗎?

輪轂煎熬


我今年67歲,算是過來人,透露幾句實話。中國2019年離婚率45%以上,中國家庭80%是湊合著過下去。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至少有20次想離婚的念頭,為了孩子,忍辱負重著過日子。雖然婚姻生活有許多的磕磕碰碰,我要告訴你幸福還是很多很多。

95後的你應該選擇婚姻,勇敢面對社會上發生的一切,正面的也好,負面的也罷,當你進入角色了,就應盡力演好自已的戲,打殺出一片天地來,祝你好運!


劉承澤3


很高興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共同探討一下。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即不正常,即正常

不正常。結婚生子,人生需要;社會需要。

對於95後,很年輕,正是芳華年紀。沒戀愛過,很正常。你還有大把的青春,大把的時光,去戀愛,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人說,沒成家的男人,永遠是孩子;沒有生過孩子的女人,不是完整的女人。人生怎能有憾?

父母把你帶到世上,把你養大成人,所圖什麼?只是單純為了養老嗎?不完全是。父母生你,養你。一是自己需要,一是社會需要。

父母想你早日成家,有自己的小窩。有一天,他們離開了,也會心安。你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希望一直延續下去。

人類社會幾千年,祖祖輩輩,結婚成家,生兒育女,一代代,傳承到今天。人類才有現代的文明;社會才有如今的發展。試想,一個國家多數人喜歡佛系,喜歡一個人生活。沒人了,誰來生產,誰來消費?社會,何談發展,何談進步?日本、一些發達的歐美國家生育率低,國家出臺了一系類福利政策,鼓勵大家多生孩子。看過一則新聞,西方某國家,一對夫婦,沒有正式工作,僅靠福利補助撫養七八個小孩。中國,近年放開了二胎,鼓勵大家生二胎了。可以大膽地預測:中國不久會完全放開生育;有一天,會學習日本、發達的歐美國家生育政策。

你可能還小,有一天,你可能改自己的想法。

正常。一個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你有權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你從小可能經歷過什麼,看透了人生,養成漠然的性情。

現代人面臨更大的生活壓力,佛系的人越來越多。日本NHK(日本放送協會)於2019年1月8日公佈了一份關於日本人結婚傾向的最新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只有27%認為“結婚是理所當然的”,回答“可以不結婚”的佔68%;認為“即使結婚,也可以不要孩子”的佔60%;30-39歲年齡段接受可以終身不婚的比例最高,達到88%。這只是冰山一角。

有了不婚的心理,如果調整不好,哪怕勉強成了家,也不會幸福,甚至可能分開,回到初點。

所以,不要過分地勉強自己。

一個人不結婚獨自過一生,是自己的權利。一個人結婚生子,是家人、社會的需要。


以上是我個人的拙見,希望可以幫到你。這些僅供參考,請記住,選擇本身沒有對錯。


樹下三問


罕見的黃婚戀/佩服這位95歲的老人.並祝願你理想使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