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在"籠子"裡學習的孩子

無意間看到朋友圈的校外輔導學校發的圖片信息,週末帶著孩子們去鄉村體驗割稻穀,打稻穀,摘獼猴桃和火龍果,孩子們樂趣無窮。

小孩子就一二年級的年齡,仔細注視了孩子的眼神,天真而純潔。但面容表情略帶點年少老成,不知是為了宣傳而故意擺拍,還是本來就如此表情。

突然間,心裡同情起來。

現在的小孩子,有很多從幼兒園就開始加入了校外培訓輔導班的隊伍,學習如: 繪畫,練字,圍棋,陶藝,舞蹈,聲樂,鋼琴,游泳,抬拳道等等,讓人眼花瞭亂。家長們揚揚得意,滿滿的成就感,輔導班也振興了校外教育的經濟,拉昇了孩子素質的GDP。

從一年級開始,很多的孩子們白天上課,放學就接到校外輔導班補習作業或培訓,到晚上八點才接回家,完全趕上了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真不簡單。

小小年紀就過上了"籠子"裡的學習生活。

週末放飛野外,迴歸大自然的時候,那興奮而又猶豫的表情,像極了籠子裡關久了的小鳥,放飛自然的時候帶著一絲猶豫和忐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