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賀敬之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賀敬之,山東棗莊人。中共黨員,1942年畢業於延安魯藝文學系,詩人、劇作家。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5歲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17歲入黨。1945年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這是我國新歌劇發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動地表現出“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這一深刻的主題。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賀敬之最善於表現重大的政治題材和抒寫重大的政治主題。這一特點主要反映在他建國後的政治抒情詩創作中。翻開他的詩集,《放聲歌唱》、《雷鋒之歌》、《中國的十月》、《“八一”之歌》可以說都是詩與政論的結合。它們熔描寫、抒情、議論於一爐,鮮明地表露著詩人的政治態度和政治激情,格調高昂而奔放。

賀敬之的詩是時代的頌歌。他總是以敏銳的目光去抓取時代的最重大的事件、最主要的生活內容,而不去吟唱那些與人民無關的眼淚和悲傷。《回延安》表現了延安的巨大變化,讚頌了延安的歷史功績,指明“延安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的意義;《雷鋒之歌》挖掘出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十月頌歌》是新中國十週歲的禮讚。

《回延安》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心口呀莫要這麼厲害的跳,

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

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兒貼在心窩上

……千聲萬聲呼喚你,

——母親延安就在這裡!

語言樸實無華,感情卻真摯動人——《回延安》曾經是那個火紅時代的強音,感染過千千萬萬讀者。在這首詩裡,詩人賀敬之酣暢地抒發自己對延安母親熾熱的赤子情,這首詩也是詩人在中國的現代詩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賀敬之

《回延安》、《又回南泥灣》、《西去列車的窗口》、《三門峽歌》、《桂林山水歌》、《放聲歌唱》、《十年頌歌》、《雷鋒之歌》……這些詩歌作品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曾經吸引過幾代人的視線,影響了幾代人的精神生活。

賀敬之的文學人生與歷史潮流同向

與偉大人民同心

與中國共產黨同軸

是大時代文學精神的楷模

紅旗出版社日前推出新書《讀賀敬之》。深刻解讀了文學唯有大時代精神才是不朽的,正如同賀敬之的文學內核,它說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蹟,要讓後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與紅色精神,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為了落實總書記的要求,傳承好紅色基因,我們推出叢書“傳承紅色基因讀本”。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離不開經典紅色作品的薰陶和作家的紅色精神。本叢書之一《讀賀敬之》,通過剖析賀敬之文學人生的成長曆程和創作道路、成就,向讀者解讀了賀敬之在文學創作過程中如何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怎樣在思想感情上與人民群眾融為一體,怎樣在深入推動歷史進步和社會實踐中進行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怎樣以個性化的形式創造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怎樣在新時代排除干擾、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繁榮。

4月24日獲獎名單公佈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以上獲獎同學請按照以下格式在後臺留言:

紅旗社日曆書贈書獲獎+姓名+詳細地址+電話

留言之前請再三檢查確認無誤,

要不然因為信息有誤收不到多可惜~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編輯|翁旭琪 監製|趙潔

更多紅旗出版社精彩資訊詳見旗書網:http://www.hongqipress.com

感謝您的閱讀,讓我們彼此看見

知道《白毛女》《南泥灣》,更該知道賀敬之(內含上期贈書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