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库里亲笔:被低估之旅


斯蒂芬-库里亲笔:被低估之旅

文源:球星看台

作者:斯蒂芬-库里

1月12日发于公众号“谓我何球”


那是2001年的夏天,当时我13岁,和队友一起在田纳西州参加AAU联赛的全国锦标赛。

我那会儿大概只有5尺5(约1米66),反正绝对不到5尺6——体重撑死也就100磅(约45.3公斤)。

我们惨败而归,而我本人更是打得一塌糊涂。

那次检验自己训练成果的机会我已经苦等一整年了,但我失败了,而且是惨败。这次失利实实在在地给我敲了一个警钟,我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只要记住这一个教训就好了:我还不够优秀,仅此而已。

我还记得自己当时回到酒店房间生闷气的模样。我没有感到愤怒,没有因为输球而丧失理智,我就是……就是很沮丧罢了。就像是乌龟一样,把头缩回了自己的壳。我想自己当时的那种沮丧感正是这些大型比赛天然会赋予我们的压力,这就是残酷的职业篮球文化:我们仿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的父亲曾经走过这条路,并且成功打进了NBA。那他的儿子呢?他的儿子甚至连一场业余联赛13岁年龄组的比赛都赢不了。

所以就像我之前所说,我并不生气,更多的是那种类似“嗯好吧,我就这种水平?我就是不够好?这就……结束了?”的沮丧与无力。

对我而言,我的篮球梦似乎在那一刻就彻底碎了。

但也是在那一刻,我的父母安抚我的情绪,让我坐下。在田纳西的酒店中,他们对我说了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一番话。

我妈妈当时开头说:“Steph,这番话我只会跟你说一次,说完之后,你的篮球梦该是什么样,自然就会变成什么样。我想说的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能书写你的人生。某某球探不能,花式繁多的锦标赛不能,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的孩子同样不能,哪怕是你的姓氏,亦是如此。这些人,这些事,通通没法书写你的人生故事。只有你自己才可以。所以你花点时间,认真想一想。然后用你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吧,只要你记得,这个故事是属于你的,就够了。

那一刻真的令我难以忘怀。

母亲的这番话一直伴随着我这些年的成长,也深深嵌在了我的篮球生涯之中。那是我得到过的最好的建议,每当我被冷落、低估甚至不被尊重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母亲的那段话,然后就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


等一下,你不会觉得我讲的是那种孩子们相互就马上能反败为胜的狗血桥段吧?

不好意思,真的不是。

我离自己的目标还是很远。

我知道部分原因还是自己太瘦弱了,但事情的真相是——我当时实在是太太太太瘦小了。没办法增加体重,那我如何拯救自己的篮球生涯?于是我和表弟经常去离家不远的小商场里的GNC(一家专注运动营养的企业)转悠,看着货架上以期能找到一些特效药。我们身上没钱,所以实际上什么也买不了。但我猜……我们当时一定可以吸入带有魔法的GNC粉尘?我们愿意在那待上20多分钟,盯着这些装满神秘药粉的大罐子,就像我们真的拥有一样。

然后有一天,我们就突然出乎意料地拥有了。

接着,我们就开始变强壮了。

哈哈哈我当然是在开玩笑的,这种事并不会发生。除了身高增长了几英寸,当时我基本就像高中球探报告上说的那样:矮,瘦弱,有投射能力。

你们可以预测一下事情的发展。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得到大学球队的关注是在高三,当时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对我有点兴趣。

或者我应该说,当时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对我表现出了一些兴趣。

如果仔细想想,那他们招募我确实还不算是什么令人发狂的事:我父亲曾在那上大学……我也讲了自己为何想去那里……我的数据也终于变得不那么难看了。


斯蒂芬-库里亲笔:被低估之旅

有一天他们的助教提出要拜访我们学校——来和我见面??好吧,我当时真的以为自己被看上了。

于是我合理地认为他们会给我一份offer。

我建议在“午餐时间”见一面——这样听起来很酷,是不是?听起来非常职业。然而……我当时只有16岁,和360个孩子在这所小学校里。我所谓的“午餐时间”只是在饭堂吃饭而已,还是和所有人一起。所以实际上可能没那么酷。

但无论如何,这么重要的日子还是来了,午餐时间终于到了。他们的助教走进来,穿着一件宽松的运动polo衫,戴着一顶大大的运动帽。我们握了握手然后坐下,接下来的事情让我还原一下真实场景哈:我那时候自我感觉良好,整个学校都在议论我这次会面。饭堂内其他人都“假装没关心”,但其实大家都非常关注。那顿午餐的会面中,我感觉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

然后……这哥们马上给了我“一巴掌”。

“好的斯蒂芬,感谢你和我见面,我很开心见到你。我们想邀请你作为walk-on球员入学。”

[译注]walk-on player是与scholarship players(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相对的,这些学生能入选的部分原因是家人曾对学校球队做出贡献。

结果弗吉尼亚理工是唯一一所和我会面的学校——好吧,我倒不觉得是我爸要求他们来的,他不会这样做的。但这次会面更像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给球队传奇球员的儿子留个跑龙套的位置?还得必须自己付学费。

换言之:他们对我根本就没兴趣。


我还记得我们在戴维森学院的日子有多么谦逊。

在这所学校打球,在那个级别的比赛中取得胜利——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让我变成了如今的自己,也让我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比如真正地在自己身上培养出某种特质,培养出那种完全属于自己,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那么在戴维森学院的时候,什么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呢?我肯定所有人可能都会认为是我们在甜蜜十六强中赢了威斯康辛,或者是在精英八强赛中和堪萨斯的对决。但其实这两者都不是。

是这两场比赛中间的一个片段。


斯蒂芬-库里亲笔:被低估之旅

就在我们和堪萨斯大学比赛的前一夜,我训练后吃完饭,要走过大厅,那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事情:我在走廊的拐角那里看到半支球队的队友坐在地上,穿着训练服,端着2007年出的那种无比厚重的笔记本电脑。我们可刚和乔治城以及威斯康辛打完背靠背的比赛啊,他们这就坐在地上打字是干什么?

然后我问:“Ummm……你们在干嘛呢?”

所有人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期中考!”

这时真实的故事。在距离精英八强赛——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比赛,还有12个小时的时候,大家都在走廊上写着期中论文,认认真真地在Word文档上码字。我是真的很爱戴维森学院啊。

我还记得那时候一位选秀分析专家Doug Gottlieb谈论过,我们那届有6个控卫是在哪方面比我更强的。SportsCenter还发推特了……当我们在勇士开始获得成功的时候,我猜有人发现了这条推特。

斯蒂芬-库里亲笔:被低估之旅

当然了,我如今已经能笑对这些事了。但是那个时候呢?我很难说这些事有多么困扰我……

所有人发表的分析文章和球探报告都在说“我可能做不到的事”。“身高不够”、“终结能力不强”、“能力有限”,这些话我至今依旧可以脱口而出。但即使如今联盟拥有大量个人特色鲜明的球员,他们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你还是会看到所谓的球探专家们以老古董的标准去看他们:关注他们做不到什么的缺点。

而不是找到他们能力上的优点。


不久前,我的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

就叫做“被低估之旅”——想法基本上是这样来的:我们有非常多的训练营,对吧?许多训练营都是NBA球星最初成名的地方,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只有少数被标上“四星”/“五星”级别的高中生才有机会不断地参加,所有的球探都认识他们。

但对于那些因为各种理由、因为人们所认为的缺点而被打上两星或是三星的高中生球员该怎么办?当然我不是在说这些孩子需要参加所有的训练营,但如果训练营一直像之前那样,那么这些小孩就没办法得到任何参加训练营的邀请了吗?那我想,我们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把这些热爱篮球且期冀继续探索这项运动的孩子,限制在了一系列的标准之中,这些标准则会限制他们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


斯蒂芬-库里亲笔:被低估之旅

这就是被低估之旅背后的想法:为没有签约的三星或者三星以下的高中生建立训练营。旨在为那些热爱篮球、寻找机会证明自己且可能有不为人知的优势的孩子准备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训练营是为了那些不愿意让别人替他们书写人生的人准备的。



我关注到了一些事。

人们是这么想的,通常你做到了一些成就……“被低估”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一旦你最终达到任何终极目标,那种感觉就会彻底消失不见。

但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实话实说,这种感觉从未消失。

对我来说,甚至未曾减弱。

2010年,我拼命让那5支错过我的球队感到后悔;

2011年,我拼命证明自己是一名有价值的球员;

2012年,我努力和脚踝伤势作斗争;

2013年,我努力打出续约合同的身价;

2014年,我努力向那些认为库里的打法在季后赛是行不通的专家证明,他们是错的;

2015年,我努力向那些认为库里的打法在总决赛是行不通的专家证明,他们是错的;

2016年,我们努力打破了公牛72胜的纪录;

2017年,我绞尽脑汁想明白勇士是如何在3-1领先的优势下输掉的;

2018年,我战胜了一大堆伤病、强大的火箭以及路上的一切绊脚石;

在过去那么多年种,这种感觉都没有消失,即使到了2019年也是如此——当人们想要试图埋葬我们的时候,我会拼命地跳出这座坟墓。

这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或许永远也不会消失,只能慢慢变成我身体的一部分。


斯蒂芬-库里亲笔:被低估之旅

在过去的17年中,关于自己,我最大的领悟就是:被低估或许是世界强加给你的感受,但如果你搞明白了如何抵御他呢?

那就变成了你强加给世界的感受。

我越思考就越意识到,如今我们发声的必要性,这也是我建立“被低估之旅”训练营的理由。因为我已经开了一个训练营了……而且棒极了。但你猜猜,谁不会得到邀请?

就是我自己。

而且我还要告诉你——我从这个小伙子身上发现了一些特质。

不要忽略他。

这小子是个杀手。

斯蒂芬-库里亲笔:被低估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