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導語:玉器是古代社會中重要的生活用品,幾千年來一直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變化而不斷髮生文化內涵上的變化。玉器,石之美者也。

玉器本質上就是石頭,擁有和石頭一致的物理性質,但是卻在石器的基礎上被賦予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意蘊和內涵。產生自石器的玉器不僅具有石器工具的使用價值,還具有石器所不具有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古代君子以玉比德,認為玉器具有仁義禮智信五種優秀品質,將其視為君子的至高追求。而後又出現了一些特殊功能的玉器,用以各種精神和文化活動,稱為古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玉器的產生與古代用以制度的形成

1.玉石的性質與特點

我們現代意義上的玉器主要包括硬玉和軟玉之分,前者又稱為角閃石類,後者又稱為輝石類。從摩氏硬度上來講,古代玉的硬度範圍較廣,從3度一直到7度,幾乎包括了方解石到石英的硬度。古代人所認為的玉的範圍也很廣,幾乎包括了水晶、南陽玉、瑪瑙、綠松石、孔雀石、輝玉和閃玉等,總的來說,玉器在古人眼裡就是一種美麗且有光澤度和透明度的東西。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玉石原料

"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所謂五德,也就是以玉的某些品質來比附人的品行,務求人能夠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玉器的產生和石器的使用密不可分,早在石器時代人們使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時就已經注意到了一些石頭具有獨特的光澤度和透明度,能夠在太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隨著人類審美觀念和思想意識的發展,古人開始有意識地將這些石頭和普通石頭區分開來,經過更加仔細地加工,稱為具有審美價值的物品。

儘管目前發現最早的玉器出現在距今8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中,"石之美者"的出現想必是和石器工具的使用和加工密不可分。在舊石器時代的許多遺址當中,我們常常能夠根據石料的不同,區分出經過選擇的石料和未經選擇的石料。有的石器不僅價格紋路清晰,石質細膩有光澤,甚至還帶有透明或半透明的質感。一種名為"火山玻璃"的透明水晶石就是常見的石器原料,製作而成的石器打製痕跡清晰,透明感極佳,幾乎能和現代的玻璃相媲美

。這種石器在功能上和其他石器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可以相見人們選擇其作為原料,必然也是注意到了它的獨特美感。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火山玻璃石

2.用玉製度的形成

玉器從產生到最終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獨特文化現象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儘管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在古代社會中多多少少地使用玉器,但似乎只有中華民族才形成了源遠流長的玉文化。玉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在以玉比德思想的作用下甚至還深刻影響了民族性格的形成。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玉容器

用玉製度的形成是玉器功能發展演變的重要結果,它的形成表明玉器正式脫離了石器使用的範疇,成為了具有獨特內涵和功用的工具。所謂的用玉製度主要是指以玉器表示身份等級、禮儀規範的一套制度,是社會階級分化和社會複雜化的象徵。用玉製度包括了玉器使用的方方面面,如日常佩玉、玉器隨葬、玉器祭祀等多方面的內容,以玉器祭祀和禮儀之用作為引人注目。

二、禮玉之制和玉璧的產生及功能

1.由石向玉的轉變

玉璧是玉器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制,簡單來看,玉璧就是以圓形外廓為主,中間空有圓心內環的玉器。早期玉璧形制簡單,僅是扁平圓環形薄片,沒有施加各種紋飾,到了後來玉璧逐漸演變成為了繪製有各種複雜紋飾的獨特玉器。以春秋戰國時代的玉璧為例,上面繪有龍紋、蒲谷紋等裝飾,具有更加精美的欣賞價值。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戰國蒲谷紋玉璧

關於玉璧的產生和出現一般認為是和生產工具中"圓形穿孔鉞"有關。鉞是一種較為獨特的生產工具,從形制上來看是具有兩面刃的經過磨製的石器工具,在功能和形制上與石斧非常相近。圓形鉞可能是與石料本身的形狀有關,以將形狀較圓的石料經過打製、磨製等加工製作為鉞的形狀,再於器身中上部穿有圓孔。

圓形鉞器身較薄,顯然是經過磨製而成,如果沒有刃部就非常接近玉璧的形制了,僅根據二者的形狀來看,很難不對兩者之間的先後關係產生聯想。從圓形穿孔鉞到玉璧,鉞的刃部消失了,這就使得器物在發展變化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實用價值而轉為了欣賞價值和文化功能價值

2.玉璧的功能

玉璧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它具有審美價值的功能,將玉璧穿掛於繫繩上佩於腰間或脖子上。在山西絳縣晉侯家族墓地中就發現由玉管、玉璜、玉珠和玉璧穿掛而成的長長的玉串飾,顯然是配掛於胸前的裝飾物。玉璧輪廓根據時代和審美不同還略有變化,有的玉璧器身還會做成彎曲的動物造型或是繪製各種動物和植物紋飾。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漢代出廓璧

玉璧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作為禮器的功能,古書記載,"以蒼璧以天",玉璧可以作為祭祀天地山川的重要禮儀用器。三星堆遺址中出土有成組的列璧,這些玉璧依照大小順序成組排列起來,讓人非常容易聯想到中原地區商周時期的列鼎制度。和列鼎制度一樣,列璧既是反映身份等級的器物,同樣也是祭祀祖先鬼神的重要禮器

三、玉璋的形制與功能

1.玉璋的形制

玉璋的形制和玉圭有些類似,不同之處在於玉璋的尖部略有差異,玉璋包括斜刃尖和叉形尖兩種。斜刃肩就是刃部偏斜,一端高而一端低;叉形刃就是刃部中間內凹而兩端高,形成中分的樹杈形。有的玉璋在闌部還有若干的齒牙,因此也被稱為是牙璋。有的因為無牙,且器身大小有不同也被稱為邊璋。

2.玉璋的功能

玉璋作為重要的玉禮器,文獻記載其功能是"以赤璧禮南方",是作為祭祀天地的重要禮器而存在的。從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半跪式青銅人像來看,銅人為戴冠帽的巫師形象,雙手向前平伸,兩手共同持握一件璋,似乎正在進行某種儀式。毫無疑問,青銅人是巫師,那麼璋就是巫師舉行祭祀時候持握的法器。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玉璋

另外,從形制上來看,玉璋與青銅劍非常相似,從實用功能向文化功能轉變的角度來看,玉璋很可能就是脫胎自青銅劍一類的武器工具。並且很有可能巫師在作法時會將玉璋作為是與鬼怪交戰的武器,因為玉石還具有某種溝通天地的作用,因此和現實中的青銅劍不同,玉璋專門用作斬除看不見的鬼怪之用,是巫師戰無不勝的宗教利器。

四、玉琮的形制與功能

1.玉琮的形質與內涵

玉琮是柱形、有圓柱形中空的玉器,一般來說外面為方形,象徵地方,內部為圓形,表示天圓,從設計來看,涵蓋了古代樸素的天地觀念。玉琮根據徑和射的長短不一有大小和形制上的差異,其中以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琮最為有名。良渚文化玉琮一般浮雕或者刻畫有神人獸面紋圖像,為人神合一的形象,代表著良渚文化的族徽和集體信仰。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良渚玉琮

良渚文化玉琮作為史前文化高度發展的產物,凝結了制玉工藝的最高水平。一般來說,良渚玉琮僅器型鑄造就包括了琢制、磨製、鏤空、雕刻、刻劃、拋光等多重工藝,神人獸面的圖徽栩栩如生浮出器身,獸面的鬍鬚毫髮畢現、細膩逼真。玉琮出現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早期玉琮身形較矮,且形制也不如良渚玉琮那般精美絕倫,良渚文化玉琮是我國史前玉琮的巔峰,並且深刻地影響了長江上游成都平原和中原、南方等地的玉器製作。

2.玉琮的功能

玉琮出現較晚,幾乎是在玉器裝飾品之後很長時間才開始流行玉琮,並且玉琮多見於墓葬和祭祀有關遺址中,功能較為單一。文獻記載,"以黃琮禮地",玉琮自誕生以來就被用作玉禮器祭祀天地之神。從文化內涵上來看,玉琮的造型中就體現出天圓地方的思想觀念,因此玉琮被用作禮祭天地的工具也就能解釋得通了。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大型玉琮

祭祀天地的玉琮也還作為貴族專用的隨葬物品使用,良渚文化反山、瑤山等高等級大墓中發現有大量精美的玉器隨葬,其中就包括有體形和規模巨大的"玉琮王"。儘管祭祀用品和隨葬品並不是一回事,但是對於貴族而言,他們最為佔有最多社會資源的極少數人,自然要將社會中貴重稀罕的器物佔為己有,也正是因此,玉琮最為隨葬物品的功能也隨之出現了

結語:玉器是古代人們生活中逐漸發展和產生的重要器物,並且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衍生出了獨特的文化內涵。作為工具的玉器功能,歷經了實用器、禮器和喪葬用器的發展和變化階段,並且發展成為了不同的玉器形制。玉璧脫胎於原始社會的石鉞,在石玉共用和實用功能向文化觀念功能轉變的共同作用下,逐漸成為了具有禮器和顯示身份品味的雙重作用。玉璋可能也是歷經了實用功能向觀念功能的轉變,從戰爭武器向巫師祭祀做法用具發生變化,並且最終成為了宗教利器。玉器作為祭祀天地的器物,在社會不平等下也逐漸具有了貴族隨葬和顯示身份的功用。概言之,玉器因實際需要而被人們發明創造出來,又隨著需要多元化而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

參考文獻

許慎《說文解字》

周公旦《周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