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閉》為什麼公主不可以有一個圓滿的歸宿?

侯家萍


公主的初戀是曹評,卻不得不嫁給駙馬李瑋,她的靈魂伴侶卻是內侍梁懷吉。

公主婚姻的悲劇在於她始終放不下曹評且因此更看不起駙馬李瑋,在她心中曹評風雅優秀高貴似天上的星辰一般耀眼,而李瑋卻是又醜又笨平平無奇如地上的泥土一般。她對曹評愛得越深就越憎惡駙馬。除卻了不可違抗的政治聯姻外,公主在婚姻中的不甘心與任性亦是悲劇的來源。在得知公主喜愛書畫後,駙馬重金購買書畫,哪知是贗品。書畫是假的,但他對公主的心意卻是真真切切的。但這些公主都看不到。

仁宗曾對她說「做公主夫婿的人,不需要有經天緯國的才能,更不需要有治國平天下的雄心,你真要嫁個棟樑之材,反倒是毀了人家前程。駙馬都尉只要能一心一意待你,伴你無憂無慮、平安喜樂地共度此生,便已很好了。所以,一個善良、穩重、待人誠懇的駙馬會比胸懷大志的才子更適合你。」這些話,公主也是聽不進的。

而公主和懷吉,就更不可能了。儘管梁懷吉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善良正直,對痛恨他的楊夫人也能夠做到以德報怨,但他是內侍這一個身份就永遠隔絕了他和公主在一起的可能性。公主說,「懷吉,我們都被困在這裡了。」這裡,便是那個朝代。他們的相愛沒有錯,但他們在封建禮教等級森嚴的時代裡相愛了就註定是一場悲劇。

「仁宗十三女。周、陳國大長公主,帝長女也。寶元二年,封福康。嘉祐二年,進封兗國公主。主幼警慧,性純孝。帝嘗不豫,主侍左右,徒跣籲天,乞以身代。帝隆愛之。 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養,故擇其兄子李瑋使尚主。瑋樸陋,與主積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門入訴,瑋皇懼自劾。諫官王陶論宮門夜開,乞繩治護衛,御史又共論主第內臣多不謹,帝為黜都監梁懷吉一輩十餘人。後數年不復協,詔出瑋於外,主降封沂,屏居內廷。久之,復召瑋,使為附馬都尉如初。英宗立,進越國長公主。神宗治平四年,進楚國大長公主。 熙寧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瑋奉主無狀,貶陳州。輔臣議諡,帝以主事仁祖孝,命曰莊孝,追封秦國。徽宗加周、陳國。政和改封莊孝明懿大長帝姬。——《宋史 列傳第七》」



小林蓁


什麼叫圓滿?公主和一個太監在一起就是圓滿嗎?不說古代,就是現代一個女人和一個太監在一起也是會被人非議的。

公主的原型是歷史上的福康公主,福康公主本身雙商也不高,性格比較任性,把駙馬的婆家人也都當做傭人,所以公主的陪嫁下人也把駙馬婆家人當做傭人,公主下人更是挑撥離間公主和婆家的關係。公主與內侍梁懷吉月下相對小酌。駙馬母親楊氏在外偷看被公主發現,公主大怒,打了婆婆,並連夜跑回皇宮叫開禁門向父親宋仁宗控訴。在古代,皇宮禁門晚上並不允許隨意開放,公主作為皇權的象徵更不能違反制度為婆媳矛盾隨意叫開禁門。公主不妥的行為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諫官們也紛紛向仁宗上奏抗議。

公主被問責的同時,士大夫們也指出公主會做出對婆家不敬的行為是因為身邊下人們的不良影響,所以要求對公主身邊的下人也進行徹查。經清查後發現公主乳母韓氏盜竊宅內服玩器物。堂堂公主家中竟然魚目混雜,是當時追求“修齊治平”的北宋士大夫所不能容忍的,便再次上書要求嚴懲公主宅邸內家臣以正綱紀。
從小嬌慣的公主突然受到過多方的指責大受刺激,並且身邊的心腹也通通被趕走內心越發鬱悶,更加重了心裡的疾病,多次自殺未遂——有時是上吊,有時是投井,有時是縱火焚燒宮殿。仁宗心軟不忍再看女兒受心病折磨狀如狂顛便將梁懷吉、張承照二人召回。
梁張二人回來後,公主的狂疾也並沒有痊癒,一旦請求她回到公主府邸公主便會再次尋短見。公主生母苗貴妃心疼自己的女兒希望能揪出李瑋的錯誤來治他的罪從而結束這場婚姻,所以和俞充儀派宦官王務滋去李府做管家盯著李瑋,可李瑋性格老實生活簡單王務滋並沒抓到他任何把柄。後苗賢妃和俞充儀又請旨直接毒殺駙馬,但終因仁宗和曹皇后不同意而作罷。
宋仁宗不願嚴懲公主望將大事化小,下令將公主身邊的陪嫁的宦官宮女全部遣散,將公主乳母韓氏趕出皇宮,梁懷吉、張承照被髮配到西京洛陽打掃宮苑。兗國公主本人回皇宮居住正式與駙馬分居。駙馬李瑋無過被貶衛州,其母楊氏交託兄長李璋贍養。朝中大臣因此決定紛紛為李瑋求情,太常博士傅堯俞更是質問仁宗:公主恃寵而驕欺凌李瑋在先,皇帝召回挑事奴僕而驅逐無辜的李瑋,為天下所笑,今後將憑藉什麼教導其他女兒? 仁宗不予理會。
嘉祐七年(1062年),李瑋之兄李璋上奏稱“瑋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賜離絕”代弟請求和離,仁宗同意了。
最後在大臣的抗爭以及司馬光不斷的勸誡下仁宗也終於妥協,他以金錢補償駙馬,同時下詔褫奪兗國公主的封號,降為沂國公主。

數月後,仁宗病重預感自己時日無多,並且內心依然心存對母家未曾盡孝之憾,升公主為歧國公主,恢復李瑋的駙馬身份望二人再次和解。李瑋雖再次成為駙馬但長期在外任職並且公主繼續和他分居駙馬之位依舊形同虛設。


雖然小說原著作者把公主寫成是個悲劇人物,把公主和梁懷吉的愛情寫得悽美,但是這件事駙馬才是最無辜的那個,公主是享受特權的人。很多讀者都會站在主角的角度考慮問題,覺得主角就是對的就是可憐的,反對主角的都是反派,但是這都是看問題的視角問題。不能因為自己喜歡主角就覺得主角做的都是對的。

把公主和一個太監安排在一起,公主就會幸福?天天在乎公主和梁懷吉的愛情不圓滿的人有沒有想過這件事裡的其他人圓滿嗎?其他人犯了什麼錯?


菡萏123


【我是浮生若淺,很高興和您一起探討!】

這部電視劇的時代背景,是發生在宋仁宗時期,劇中的公主歷史原型是宋仁宗的長女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是宋仁宗的長女,也是宋仁宗最疼愛的女兒,生母是苗貴妃。福康公主出生後的十多年時間裡,宋仁宗的後宮中沒有其他孩子誕生,因此,福康公主與宋仁宗的感情特別好,仁宗也很喜愛這個聰慧乖巧的長女。

只不過,再寵愛的公主,仍然難免成為聯姻的公主。福康公主雖然避免與遼國的和親,卻沒能自主選擇自主的婚姻。都知道宋仁宗的生母並非章獻明肅皇后劉娥,而是章懿皇后李氏,就是平時咱們說的李宸妃。

為了補償母族,宋仁宗決定聯姻,將自己疼愛的福康公主嫁到李家。駙馬是李宸妃弟弟李用和的次子李瑋。這李瑋是個很有才華的人,米芾曾贊其“李氏法書第一”。只不過,人太過木訥老實,顏值太不過關。

福康公主對這個駙馬並不滿意,加上身邊人的挑撥,駙馬與公主的關係愈發惡劣。最終鬧到駙馬被貶出京,夫妻二人和離,雖然後來恢復了李瑋的駙馬之名,夫妻二人卻也是各在一處。而福康公主患上了心理疾病,多次自殺未遂,最終年僅33歲便鬱鬱而終。

古代的公主看似生活在華麗的皇宮,過著富足的生活,同時她們失去的東西也很多。除了不可避免的和親外,聯姻同樣是他們無法自主選擇。運氣好的,遇上志同道合的,兩人或可以過上美好的生活;運氣不好的,就想福康公主這般命運,也有可能更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