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色·評級 | 標普:確認中國建築國際“BBB”評級;展望負面

•由於中國建築國際持續對現有PPP項目和現金工程項目進行投資,我們預計2020年該公司的槓桿率將依然高企,自由現金流持續為負值。

•中國建築國際在香港和澳門住宅建設及基建領域的良好聲譽和項目執行能力,將會繼續支撐其發展。該公司2019年創造了617億港元收入和101億港元EBITDA。

•2020年4月16日,標普全球評級確認中國建築國際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BBB”。

•對中國建築國際的評級展望負面反映我們認為,該公司的業務轉型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現效果,未來12個月內其槓桿率將依然高企,除非公司能顯著加快現金回款。

香港,2020年4月17日—標普全球評級4月16日宣佈,確認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國際)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BBB”。

我們預期未來12個月內中國建築國際的槓桿率將依然高企。我們預計該公司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PPP)的持續投資及現金工程項目的密集開工將給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帶來壓力。新冠疫情導致建設施工延期,可能也會對中國建築國際加快回款的努力形成阻礙。加上公司對聯營公司和聯合營項目的持續股權投資,將導致其2020年的自由現金流為負以及槓桿率高企。我們還預計中國建築國際2020年的息稅與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對利息的覆蓋倍數將自2019年的約4.0倍下降至3.3-3.7倍。

我們認為,中國建築國際的業務模式轉型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現效果。該公司自2019年開始減少中國內地PPP項目的業務,轉向政府定向回購(GTR)項目,以改善現金流。GTR項目的回款週期一般為2至4年,較PPP項目的8-10年縮短很多。2019年,GTR項目佔其內地新合同的40%左右。儘管如此,公司在手訂單中仍然有大約30%為PPP項目。

與此同時,中國建築國際擴大了香港和澳門的現金工程與建設業務。2019年這些項目佔公司總在手訂單的27%,較2018年的17%有所上升。雖然這些項目的回款週期更短,但公司須為先期工程建設墊資,通常需8至10個月才能達到項目現金流收支平衡。

我們認為,中國建築國際的業務模式轉型從長期來看有利於其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的改善。但是,由於在手PPP項目需持續投資,以及現金工程項目啟動需進行墊資,我們預期2020-2021年該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將依然為負值。

我們還預期中國建築國際的息稅與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將逐漸小幅下滑。由於GTR項目的利潤率比PPP項目低,因此公司從PPP向GTR的業務轉型將帶來盈利下降。我們預期中國建築國際2020-2021年的調整後息稅與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將從2019年的約16.4%漸漸下降至15%-15.8%。

中國建築國際的市場地位和集團支持將支撐公司的總收入穩步增長。該公司在香港和澳門的良好聲譽及項目執行能力,將會繼續支撐其發展。2019年香港和澳門的新訂單總和同比增長了50%,為未來2年的收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中國建築國際還獲得了內地多個大型基建項目合同。該公司的發展將繼續受益於作為大型央企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子公司的地位。

我們預期未來12個月內中國建築國際將實現收入的穩定增長。這將一定程度上抵消由於業務結構改變對利潤率產生的負面影響,而使得未來2年該公司的EBITDA對利息的覆蓋倍數將保持在高於3.0倍的水平。

對中國建築國際的評級展望負面反映我們認為未來12個月內該公司降槓桿的可能性較低。對現有投資類項目的持續支出將導致該公司的槓桿率繼續處於高位。我們預計,中國建築國際向現金回款週期更短的工程項目轉型,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現效果。如果公司的業務轉型進展不順,其槓桿率可能會下降至低於我們的預期。

如果中國建築國際的EBITDA對利息的覆蓋倍數惡化至持續低於3倍,我們可能會下調其評級。若發生如下情形,可能會觸發評級下調:

•中國建築國際持續依賴舉債為投資項目融資;或者

•業務轉型和中國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利潤率下降幅度超過我們的預期。

如果中國建築國際的財務指標顯示出改善趨勢,使得其EBITDA對利息的覆蓋倍數上升至靠近4倍水平,我們可能會將公司的評級展望調整回穩定。若發生如下情形,我們可能會調整展望至穩定:

•加快現金回款改善營運資金效率,或者

•減少投資支出。

關於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財經”,下載並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