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社保和商業醫療險,我們還要購買重疾險嗎?

琦哥說財經


商業醫療險和重疾險可以說是兩個相互補充的險種組合,有條件的朋友建議都買上。我拿這個冰山圖給你做一下說明,你就明白了:我們平時肉眼看到海面上的冰山,第一感觀只看到水面上的部分,冰山其實最大的部分往往藏在水底,所以古人說冰山一角這個詞。就跟大病醫療一個性質,水面上部分是我們常識容易知道的各種醫療費用開支。水面下就是普通人不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大量間接損失:重疾有一系列特點就是患病後短時間不能工作(收入減少或者中斷)、恢復期需要大量的藥物或者補品開支、現有的固定支出(房貸車貸信用卡贍養教育支出等)、這部分也相當要命,這也是重疾險發明的初衷(可百度巴納德醫生的故事)。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不可能因為你生病,就不要你還貸款,子女也不可能因為你生病就不讀書了,說白了醫療險的錢是拿給醫院的,不管你保額多高,但始終是實報實銷,最後也只落得個免費醫療的作用,可重疾險給的錢,確是實實在在可以拿回家作為未來幾年家庭收入損失補償的費用。個人建議買重疾一定要買醫療,只買重疾,重疾的理賠款變成醫療費是不划算的,畢竟重疾險的保費比醫療險可是貴多了。也別覺得醫療險是消費型,不生病就不划算,不生病是好事,你的車子一年不出險你也要浪費三五千,醫療險一年浪費的錢就當是幫助別人,有的錢始終是節約不了的,要麼浪費小錢給保險公司,要麼浪費大錢給醫院,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又無奈,看開點,開開心心每一天最重要。



悠悠爸比爸比


有了社保和商業醫療險,還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這是一個還挺普遍的問題,

1.社保大家都知道,

優點a.是國家強制要求必須參加,為我們老百姓解決最基礎的醫療問題。

b.可以帶病參加,不用做健康告知。

c.幾乎沒有什麼等待期,這個月買,下個月就可以用

缺點是有很多限釧,比如有交費地區,交費年限,起付線,封頂線和社保目錄內藥品報銷等的各種限制,畢竟社保強調的是咱們國民整體的就醫,不可能無限制,這樣做也是為了大多數的公平,人人都能享受到國家醫保待遢,設制了封頂線,超出的部分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2.這時候就要商業醫療險出來承擔責任了,除掉免賠額部分的剩餘金額,在保額限度下,符合責任的項目,花多少賠多少,但也有些限制,比如

a.大部分百萬醫療險是需要自己先墊付,再走理賠申請流程,佔用資金

b.需要提前在身體條件好的時候,通過健康告知才能買

c.有至少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不等的等待期

d.不保證續保,穩定性尚需以保險公司公佈為準

3.重疾險到底要不要配呢?重疾險的作用主要有兩個,如果確診即賠可以當做治療費,如果不是,那等做完手術等治療後萬上賠的話,可以作為失能收入補償費,休養生息康復療養家人生話費等都可以自主決定,所以如果等著重疾險理賠就醫救命,這個就不靠普,因為無法預料大病是符合哪種理賠條件,如果只是作為失能收入補償,還是很合適的,但也要結合家庭經濟能力,力量而行,畢竟重疾險作為長險,是一定要有承擔長期交費能力,才能帶給自己和家庭安心的保障

綜上,考慮清楚就知道自己是否有必要配重疾險了,希望有所幫助!


明亞劉錦芳


需要,重疾險買了就是終身保障,且重疾險是對醫療險的有力補充,社保和商業醫療解決的都是住院費用,實際人一旦罹患重大疾病,住院支出只是家庭經濟損失的一小部分,後期康復,照護,孩子教育,老人贍養等各項正常開銷都得繼續,如果有一筆重疾險理賠款,起碼可以維持三年五年的正常開銷,如果沒有,身體受苦的就是家人,心理受苦的是患者本人。

所以只要不是經濟上壓力太大,建議要配置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