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女護師因病去世,丈夫遠在國外難見一面,你有何感想?

楚塞江郎


對於靜靜護士的突然去世身感悲痛,這也是所有人的感受。對於丈夫遠在海外未能見到其妻子最後一面深感遺憾,恩愛夫妻就此陰陽兩隔連最後的訣別送上最後一程的機會都沒有,世間還有比這更殘酷的現實嗎?之前對張靜靜並不瞭解,但知道她是奔赴抗疫一線的勇士,為了武漢人民戰勝病魔而奮不顧身,本來再有幾個小時就要隔離結束回家了,準備等待家人一起團聚盡享生活幸福,卻突然不幸倒下再也沒有醒來,做丈夫的內心一定是天塌下來了世間瞬間一片黑暗,此時,用悲痛也無法理解做丈夫的感受啊!我又一次淚目,醫者仁心,但上天的仁慈為何不能再次眷顧我們的白衣天使和一個無私奉獻的模範丈夫呢?祈願逝者安息🙏,活著的人勇敢面對生活,一切安好[祈禱][祈禱][祈禱]


仟之羽


我們山東濟南的援鄂抗疫護師張靜靜去世了,全國人民為她落淚為她悲傷。

他的丈夫遠在非洲支援非洲的援建工作,因為疫情停航到現在為止還沒能回國見上死去的愛人一面。

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生沒有返程票。

靜靜的女兒才五歲。如果人生重新選擇一次的話,靜靜你還會義無反顧今天的選擇嗎。我只是站在一個只有五歲就失去媽媽的孩子的角度說說心裡話。

女兒才五歲,爸爸從半歲就去了非洲,雖然電話視頻之間有父女倆的情感溝通,但是這些代替不了實實在在的父愛。

為女兒削一個蘋果,帶女兒逛一逛公園,給女兒讀一本有趣畫書……。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長才最有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

女兒才五歲,媽媽為了抗疫永遠的離開了。她幼小的心靈一定有感應,想念媽媽:想念媽媽的懷抱,想念媽媽的微笑,想念媽媽的味道……。可是媽媽永遠消失了。

孩子幼年母愛的缺失對孩子心理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會有自卑心理。

小朋友都有媽媽接送,我媽媽呢?孩子嘴上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心理已經在自卑了。

長大一點懂事後,孩子可能不再問這個問題了,但是,沒有了媽媽的事實會在她心理有陰影,她會很害怕別的小朋友問她,“為什麼沒有見過你的媽媽呢”。

有的孩子會形成憂鬱的心理,性格不開朗。

母愛是最偉大的愛,無可替代。

孩子得不到媽媽的愛會不開心,不高興,又看到那麼多小朋友都有媽媽陪伴,心理更是不平衡,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憂鬱的不開朗的性格。

會在孩子成為青少年時,更容易“叛逆”。

孩子失去了媽媽的愛,當然還有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愛。他們也可能為了彌補孩子缺失的愛,而有些溺愛孩子。

溺愛的結果就是,孩子說什麼算什麼,不聽從大人的管教,上學以後也不太遵守學校紀律,不太聽從老師的教育。

不知道我的這些擔心是否多餘呢?

我很心疼五歲的孩子沒有了媽媽,很心疼正直美好年華的張靜靜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很心疼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靜靜父母,是多麼的悲傷,很心疼遠在非洲的丈夫是如何懷念自己的愛妻……。


小寶奶奶


這裡所說的是山東濟南原著湖北的護士張靜靜去世,這個女護士是在回山東之後過了隔離期之後心臟驟停,最終搶救無效而去世的。而他的愛人仍然在非洲援建,不得不說這一家人都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是和我國同呼吸共命運的人。但是這種情況是一種突發狀況,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

張靜靜是從湖北返回山東之後,經過了三次的核酸檢測,結果都顯示這個女護士沒有的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在解除隔離的前一天,突發心臟驟停去世,現在他的丈夫正在非洲援助建設,希望能夠及時回國,當然我國的大使館也準備讓她的丈夫回國,預計張靜靜的丈夫在11號就能回國。張靜靜的丈夫名字叫韓文濤,是山東鋼鐵集團的一名員工,現在正在塞拉利昂做援助建設工作,4年多一直都沒回家,所以這次沒有見到自己的妻子。

現在最關鍵的原因是張靜靜到底是怎麼會突然發生心臟驟停,當然可能是心裡壓力過大,因為這些醫生和護士都承受著比較大的心理壓力,其實在廣西也有一名護士出現昏迷的狀況,而在湖北救援的過程中也有很多人出現猝死的情況,所以我們以後在抗險救災的過程中應該更加科學的規劃,或者像美國一樣安排一些心理醫生,對這些工作強度壓力比較大的人進行心理指導。現在美國紐約正在進行搶救,美國紐約的疫情也特別嚴重,但是美國紐約安排了1萬名心理醫生,對那些醫護人員進行指導。

當然我國的情況也不是特別糟糕,在疫情比較嚴重的意大利,甚至出現了多名護士自殺,這是因為經常看到死人情緒太過於悲觀,而最奇葩的事情莫過於一個意大利的男護士殺死了自己的女護士女朋友,最後自殺未遂,因為他們以為自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是最後檢測就是沒事,不得不說,人在極限的精神壓力狀態下很容易產生悲觀情緒。所以及時的心理疏導才是必要的,主要是防範出現類似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