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十四歲的趙惠文王是不是真的餓死了自己的父親趙武靈王?這算不算弒父?

王超行俠仗義


戰國時期,隨著戰事的不斷升級,各國對於糧草兵備的需求也不斷增多。為此,各國都相繼開展變法,以此來達到強兵富國的目的。

在這麼多變法的國家當中,趙國是比較獨特的存在。因為其他國家的變法,變法的發起人是謀士。比如秦國的商鞅變法,魏國的李悝變法等等。

而趙國的變法,其發起人,卻是趙國的君王,趙武靈王。僅此一點,就足夠趙武靈王名留史冊了。

不過,如此雄才大略的一位君王,其結局卻並不算完美,甚至稱得上悽慘。因為趙武靈王是被活活餓死的。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趙武靈王異想天開,退居二線,自號主父

趙武靈王確實稱得上雄才大略,其一手操辦的“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完成了一次蛻變,並一躍成為了戰國中後期數一數二的大國。

但是,趙武靈王太過發散性的思維註定了其結局並不會完美。在功成名就以後,趙武靈王對如今的處境漸漸地感到了不滿。於是,他決定將自己的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趙惠文王,而他自己則退居二線,自號主父。

趙武靈王的本意是要趙惠文王接掌國內的政務,而他自己則是專心軍事,為趙國開疆擴土。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趙武靈王漸漸地感覺自己做起事來束手束腳,比起以前來大為不如。

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趙武靈王曾經想要將代地分封給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公子章,以此彌補自己對公子章的愧疚。因為本來公子章才是趙國的太子,只是因為趙武靈王對趙惠文王的母親更加寵愛,這才使得趙武靈王廢了公子章,改立趙惠文王為太子。

但是,這麼一個在趙武靈王看來合情合理的請求卻被趙惠文王拒絕了。這令趙武靈王十分不爽,所以他才生出了奪回王權的想法。這才有了後面的沙丘之變。

沙丘之變,趙惠文王對公子成餓死趙武靈王一事保持默認態度

趙武靈王生出奪權的想法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恰巧在此時,被廢立的公子章看見趙武靈王又有重新啟用自己的想法,也是興奮不已,於是他便照著趙武靈王的意思,在沙丘展開了政變。

在沙丘之時,公子章利用趙武靈王的名義,表面上邀請趙惠文王到主父宮議事,暗地裡卻埋伏了刀斧手想要殺死趙惠文王,意圖謀反。

然而,自從上次趙武靈王提議立公子章為代王以後,趙惠文王對公子章和趙武靈王兩人就起了疑心。因此,趙惠文王表面上同意了公子章的邀請,但是暗地裡卻命公子成派兵前來勤王。

最終,公子章圖謀造反的事情敗露,被公子成帶來的士兵斬殺。但是,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公子成等人是在趙武靈王的宮殿誅殺的公子章。而圍困主父宮,也是大罪。

因此,公子成等人為了脫罪,就打了個賭,那就是賭趙惠文王對趙武靈王的殺心。於是,公子成等人便派兵圍住了主父宮,對趙武靈王進行了圍而不殺的策略。

果不其然,公子成等人圍困了趙武靈王三個月之久,趙惠文王都沒有過問。而被困了三個月的趙武靈王,也早就已經被餓死了。

結束語

趙惠文王和趙武靈王之間的事情,實際上就是典型的圍繞著王位展開的骨肉相殘的戲碼,這在後世,也是十分常見的。


煮酒聽史


趙武靈王,怎麼評價他呢?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家和軍事家,尤其是世人皆知的“胡服騎射”改革,大大提高了趙國的武裝戰鬥力,為最終強大趙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就是這麼優秀的改革家,在晚年被困在宮裡,活活餓死,一世英名盡毀於一旦。怎麼回事呢?請聽分析。

趙武靈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趙章為太子,次子趙何(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由於趙何的母親非常受寵,又是皇后,子憑母貴,所以趙何就取代了趙章的太子之位,成了第一繼承人。而且趙武靈王在趙何十歲的時候就傳位給趙何,自己則退居幕後,自稱主父。值得一提的是,趙武靈王讓位但沒有讓權,趙何上位三年後,趙武靈王又把自己的長子趙章封為安陽君,還讓田不禮輔助。

這趙章可不是省油的燈,田不禮更是一肚子壞水,此人還是宋國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這二人搭檔可謂狼狽為奸。加上之前一直為自己失去太子之位而耿耿於懷呢,所以有人提醒趙武靈王小心這二人作亂。趙武靈王不但沒聽,而且為了彌補內心對大兒子的愧疚,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兄弟兩個一人治理一半。好好的一個國家哪有分開治理的?不出事才怪呢。

以後的好長一段時間,趙武靈王經常與公子章居住在一起,不論什麼好東西,什麼好待遇一律跟趙何的一樣。趙何敢怒不敢言,既然你把國家傳位給我,又把國家一分為二,兄弟兩個本來不和,這真是純屬沒事找事。朝中的許多大臣們見公子章又受到了趙武靈王的厚愛,便暗中與公子章來往。公子章見朝中大臣又都向自己示好,自己又有了權利,那顆一直蠢蠢欲動的心終於按耐不住了,公子章要奪回本應屬於自己的王位。終於有一天時機來了。

主父和惠文王出遊沙丘,分宮而居。趙章和田不禮帶領他們的黨羽作亂,詐用主父的命令召惠文王。這就是歷史著名的“沙丘之變”。公子成和李兌從國都趕來平亂,擊敗趙章,殺死了田不禮。趙章逃到主父宮中,這個時候的趙武靈王不知道該作何感想?自己出於愧疚給了大兒子權利,這個大兒子現在要來殺他跟他的弟弟,失敗後還要到自己這裡避難,真是造化弄人,世事難料。但是作為父親趙武靈王還是接納了他。

公子成和李兌包圍了主父宮,終於還是衝了進來殺死了趙章。公子成和李兌商量:“因為趙章的緣故而圍攻主父,休兵的話,一定會被滅族。”於是繼續圍困,而且還把宮裡的人全趕了出來,只剩下主父自己,主父逃不出來,又找不到食物,把樹上的小鳥都掏出來吃了,過了3個月左右在宮中餓死。

那麼問題來了,在被圍困的這段時間裡,惠文王為什麼沒有采取措施營救呢?還是說這就是惠文王的主意?其實誰也說不好,雖然貴為皇帝,但是惠文王當年才14歲,朝中大權在趙成和李兌手裡,可能現在的惠文王即使想救也是有心無力,所以不能矛頭一律指向惠文王。可憐一代傑出的改革家落得這麼個悲慘下場!


峰峰說史


趙武靈王的沙丘宮變其實始作俑者恰恰是趙武靈王本人,因為趙武靈王非常不恰當地實行了權力的繼承,身為趙國最領導人的趙武靈王,在決定要把自己國君之位傳給幼子公子何(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之時,就埋下了日後沙丘宮變的悲劇。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國君,他在軍事能力的是天才的,但在政治上的能力卻是低能的,他開創了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而且是戰國時期唯一一個以國君之位領導並開創的改革,而其他國家的改革變法都是國君在幕後支持諸如李悝、商鞅這樣的人來主導改革。

趙武靈王

之所以說趙武靈王在政治上是低能的,是因為他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這個錯誤就是違背了自周朝開國以來實行的嫡長子繼承製,趙武靈王把國君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小兒子公子何,而不是長子公子章。

當然歷史上也有非嫡長子繼承國君之位成為一代明主的,但趙武靈王卻在政治上表現得非常迷糊,既讓位於幼子公子何,卻又想著封長子公子章為代國安陽君,這種做法無疑就是分裂趙國,讓公子何與公子章進行權力爭奪。

無數的歷史事實已經證明了嫡長子繼承製其實是那個時代最好的繼承製度,但趙武靈王破壞了這個制度,破壞就破壞了吧,他又覺得對不起長子公子章,趙武靈王憐憫長子公子章的行為,就是引發沙丘宮變的真正原因。

趙惠文王

權力是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的,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國君,如果有人窺視國君之位,就會引發這個國家的動亂,趙武靈王的長子公子章,早已經成年,原本國君就是他的,可是硬生生的被趙武靈王奪走給了他年幼的弟弟公子何,作為長子,公子章雖然天性仁厚,但是時間長了,也不免有些怨恨,再加上身邊大臣的挑撥離間,公子章就開始滋生野心,於是就是有沙丘宮變。

雖然沙丘宮變最初是公子章預先謀劃想殺死自己弟弟公子何的陰謀,但是起因卻是趙武靈王權力分配不均造成的,公子章在趙國的勢力原本就不強,再加上輔佐公子何的大臣肥義勇猛赴死,為公子何爭取時間,最終公子何得以發兵殺死公子章,保住了自己的國君之位。

趙武靈王與王后

公子何(趙惠文王)可以派人殺死自己的哥哥公子章,但是不能殺死自己的父親趙武靈王,因為弒父是違背倫理道德,而且不會被人支持的,況且當時的趙惠文王只有14歲。

趙惠文王10歲的時候就被趙武靈王立為國君,到沙丘政變時還只有14歲,因為沒有成年,所以權力都在輔政大臣手中,主要就是肥義,肥義是一個賢德的大臣,輔助了趙國三代國君,對於年幼的趙惠文王,肥義也是盡力輔佐,同時肥義發現了趙武靈王想分封公子章背後的隱患,並做了適當的防範與安排措施。

趙武靈王

在沙丘宮變時,公子章假傳趙武靈王的指令,召肥義前來,結果公子章就殺了肥義,肥義一死,14歲的趙惠文王非常很聰明,但其實並不能完全控制政權,還是需要手下大臣輔佐,於是趙國的權力落入了李兌和公子成手中,李兌是趙國的權臣,後來當了相邦,相當於相國、丞相,而公子成是趙武靈王的叔叔,是趙國的權貴。

當公子章開始作亂時,李兌和公子成率領軍隊殺死了公子章及其支持者,但是對於趙武靈王來說,他們不敢殺他,因為趙武靈王好歹是趙國前任國君,現在的主父(相當於太上皇)的意思,殺趙武靈王相當於弒君了,同時趙惠文王不也敢殺趙武靈王,殺了就相當於弒父了,都不敢殺,最終的結果就是活活把趙武靈王給餓死了。

胡服騎射

其實,沙丘宮變這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趙武靈王本人,公子章之所以作亂,想奪回屬於自己的國君之位,其實有趙武靈王的暗中鼓勵和支持,趙武靈王希望自己的兒子內鬥,然後居中調停,這樣就能奪回屬於自己的最高權力,可惜趙武靈王把權力想得太簡單了,一旦失去,就很難再奪回來了。

沙丘宮變本質還是趙國內部的權力鬥爭,由趙武靈王引發,公子章陰謀發動,結果被李兌和公子成平定,殺公子章,困死趙武靈王,最終的受益者就是趙惠文王和李兌及公子成,要知道後來的李兌和公子成基本上掌控了趙國的權力,趙惠文王在沙丘宮變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受李兌和公子成控制的。

從趙惠文王的角度來看,他是不可能會放自己父親趙武靈王出來的,因為那們會威脅自己的統治和地位,政治上的權力鬥爭是沒有親情可言的,是非常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鬥爭,趙惠文王不會因為自己的父親就放過他,雖然趙惠文王沒有親自派人殺死趙武靈王,但趙武靈王卻是被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兒子趙惠文王活活餓死的。

趙武靈王

因為趙惠文王當時並不是只有餓死趙武靈王一個手段,他也可以軟禁趙武靈王,但是趙惠文王並沒有,從內心深處來看,趙惠文王是希望自己的父親去死的,只有這樣,自己的地位才能高枕無憂,況且當時的趙武靈王才46歲,如果給了他機會,就有捲土重來的威脅,這也是趙惠文王、李兌及公子成等人一致利益決定活活餓死趙武靈王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