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你對這句話怎麼看?

清和月的雲川


01

人類悲喜並不相通

網上有一個熱門話題:

你為什麼越來越少發朋友圈狀態?

最高讚的兩個回答內容相差無幾:

認識到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99%都與旁人無關。

察覺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厭倦到不再需要用旁人的認同填補內心的空虛迷惘。

不管好壞,不管給多少人看,不管發多少朋友圈,自己的經歷,自己的人生對別人來說,最多不過是一段小插曲。

我的日子最終還是要我自己過,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千百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02

想到之前看《奇葩說》,馬薇薇講到自己因為抑鬱症而難過的時候,高曉松為了安慰她說:

“你那個不算什麼,我們比你慘多了。”

這時蔡康永反駁他:

“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可以拿你的痛苦去比較別人的痛苦,不是你這個才痛,別人的就不痛。”

是呀,真正的共情和感同身受都太難得。

人類的悲喜有時並不相通。

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著別人的悲痛,你的傷心也許會淹沒在歡聲笑語之中,你引以為豪的成就在別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你撕心裂肺的難過也沒有誰可以代替你承受。

一個人變得成熟的標誌,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03

孤獨,是人的宿命

“利奇馬”剛來上海的時候,安娜剛結束她上一段戀情,相愛四年,在週年紀念日前一天發現男友出軌。分手後回家舔舐傷口又得知媽媽生了重病。愛情和親情的雙重打擊一下子讓她原本美滿的生活變得沉默而晦暗。

周圍的朋友談及此,沉重之餘,也只是感慨:人人誤以為別人過得更幸福快樂,更堅定果敢,其實生活裡每個人都不容易,大家吃了這麼多苦,也只敢在深夜裡偷偷哭一下。

這讓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怎樣的孤獨。

愛情遭遇危機時,承受痛苦是我們自己;

工作失意時,遠方的朋友也不能分擔心裡的焦慮;

當生活出現重大變故時,也只能自己一個人慢慢努力地熬過去。

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父母、朋友、伴侶、同好。可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生活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每個人的生活進程、變老的時間、對人事物的看法觀點都會隨著時間變得不同。

絕大部分時候,生命裡這些來來往往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度過一段時光。他們不能幫我們承擔所有,即使能夠解決當下困難,可內心的傷口還是要自己撫慰。

正如季羨林所說:

“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就像上世界八十年代,那隻在北太平洋裡被捕捉到的頻率52HZ的鯨魚,它獨自遊了二十多年,卻因為發生頻率遠高於同類的聽覺上限,而從未有過同伴。

人類的群居生活裡,我們心照不宣的是,虛張聲勢的喧鬧不是常態,孤獨才是。






暖寬i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說得有些消沉,但是並不讓人絕望。

悲喜不相通,因為在某種情況下是對立的。

有可能你的哀愁,在他人看來就是喜劇。

在兩個對立的人群中來看,對方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勝利,對方的痛苦就是自己的歡喜。我們在看到壞人受到懲罰時流露出的絕望,心情是非常舒暢的。因為矛盾對立,所以心情相異。

人心冷漠的時候,對這個世界的冷暖感知是麻木的,對他人的悲喜是無感的,如果想要讓對方設身處地的思考問題,往往是徒勞無功的。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在向大家訴說心中的痛時,周圍的人聽得麻木了,基本就沒有感覺了。

如果兩個人是惡性的競爭關係,你的失敗與挫折,會讓對方感受到高興。所以,在工作中,永遠不要向潛在的競爭者獲取同情。

悲喜也可能是相通的,人類有共同的情感基礎——真善美。

兩個語言完全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在遇到高興的事情的時候,都會哈哈大笑,都會手舞足蹈;在遇到生離死別的時候,都會悲傷哭泣,都會唉聲嘆氣;在遇到美麗的風景,漂亮的人的時候,都會從內心流露出喜歡和欣賞;當遇到醜陋的事物時,都會表現出厭惡和唾棄。

世界不是平的,不能簡單的非此即彼。

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和遭遇挫折時,不要指望別人的同情和施救,更需要自己拯救自己。不能對別人期待太高,但不妨我們對別人施以援手。就像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一些西方國家冷嘲熱諷,我們主要依靠自己戰勝疫情。但當國內平穩以後,我們又力所能及的派出數十家醫療專家組,分赴各國幫忙。

所以,我認為,不能以同理心期待別人,但我們可以以同理心幫助別人。


歲痕星火


是人類,悲喜就相通。

人類與其它動物一樣,都有思維,都有情感,但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在於能表達情感,表達思想。人類有自已各自的語言和文字,所要表達的也不外“生、離、死、別)”。

一、人種不同,追求相同

現代文明,我們都是“地球村”的村民,雖然各國都有各自的疆域,各國間貧富不同等級,科技發展有差別,但人們追求生活幸福目標相同。

二、文明度越高,人類關連越緊密

以這次疫情為例,我國最早發現具體疫情,某些國家自以為能獨善其身,站在一旁看熱鬧,講風涼話,現在呢?他們身陷其中,疫情的嚴重已遠遠的超過我國當時的狀況。此時,全世界在疫情面前,悲喜只為疫情。

三、人類命運是個共同體,休慼與共

再以這個“冠狀病毒”為例,疾病面前,都要面對死亡;疾病面前,防、控手段一致。每個國家,各國人民都為不幸的人們悲傷,為治癒的人們慶生。什麼叫休慼與共?就是這樣:休,快樂著;戚,悲傷著。

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明白了這道理:人類榮辱相關,休慼與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