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七郎八虎,都是萬人敵,為什麼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

用戶104031846072


楊家將不是主帥,只是大將,在北宋的歷史上,宋遼夏相對而立,終因燕雲十六州喪失和朝政的腐敗,北宋逐漸走到了歷史的盡頭。自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到1125年遼被金幹掉,宋遼對峙局面長達165年。有原來的南北對峙,演變成後來的宋遼夏三足鼎立,最後引金止渴於1127年自取滅亡。

戰亂期間大家耳熟能詳的便是北宋楊家將和南宋岳飛。

遼軍屢屢進犯北宋重鎮。雖然屢攻屢敗,但是勢頭不減。公元982年9月,遼景宗去世,十二歲的耶律隆緒繼位,有蕭太后臨朝稱制。邊將賀懷浦父子進言,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幸用事,正是攻取燕、薊的好機會,宋太宗信以為然,決定再度騎兵。公元986年,宋軍兵分三路向北進發。

西路以潘美、楊業為正副將領,出雁門關,攻取雲、朔、應等山後各州;中路以田重進為主將,由定州出飛狐,直取蔚州;東路以曹彬、米信率領主力軍出雄州,目標為幽州。然後三軍會師,再齊力攻打幽州。

而此時,遼軍已迅速集結,正尋機幹掉西路軍。在這種形勢下,副將楊業主張暫避敵鋒,以偏師出寰州以東,配合雲、朔守將,安全撤離兩州軍民。這個正確的決定卻遭到

監軍王王侁、劉文裕的反對,堅持要求楊業率軍正面迎敵,還職責楊業畏敵怯戰、心懷不軌。作為主帥的潘美竟然也默認這種錯誤的主張。楊業無奈,只得出戰,臨行前與主將潘美等人約定陳家谷佈陣迎接。楊業出戰便遭到遼軍耶律斜軫的重兵伏擊,且戰且退,等轉戰到陳家谷時,滿以為會來個出奇制勝的攻擊。誰知道,怕死的潘美、王侁等人早已退逃。很顯然,這些人是在利用楊業牽制遼軍,騰出時間來自己逃遁。這既表現出軍事敗退路上的缺陷,也反映出帥軍將領的人員安排的重要性。如此猛將,千年難尋,損失巨大,更可能會改變歷史的進程。

結果很明顯,悲憤的楊業率領部下與眾多的遼軍拼死力戰,全軍覆滅。楊業被擒,絕食而死,楊家將的第一代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隕落了。楊業素以驍勇著稱,號稱“楊無敵”。

他的死亡給宋軍造成極大的影響,此次慘敗後,宋太宗再也不談收復燕雲之事,遇到這樣的皇帝也是名將們的悲哀。領兵打仗,將帥的任用決定勝負,而相信優秀將領的臨戰判斷更是成敗的關鍵。










神秘大咖風趣學堂


我國古代流傳的抗擊外族的話本、小說,以宋朝為最,比如楊家將、呼家將、岳家軍等等。

這除了因為話本小說是從宋朝開始流行的之外,便是源於宋朝幾乎沒有真正的名將,所以只能在小說中過過癮。

1,楊家將

楊家將,真實存在的就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代人,七郎八虎、八姐九妹都是不存在的,楊宗保、楊宗英這一代人也都是虛構出來的,當然身為楊宗保的妻子的穆桂英也就是假的了。

楊業本是北漢降將,但確實抗遼有功,史載其980年曾在9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

雍熙三年(986年),趙光義第二次北伐遼國,史稱雍熙北伐。楊業隨軍出征,最終被監軍王侁威逼力戰而死。

這,基本上就是楊家抗遼的故事,後世將楊業之死嫁禍於潘美(即潘仁美),孰不知潘美才是大宋開國的真正名將。

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不是楊家將的罪過,而是整個大宋的問題。

2,與我們常常想象的不同,除了開國時期,宋遼並非一直在打仗。

公元1005年,宋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宋朝以每年30萬歲幣換來了和平。

遼國幾乎是我國曆史上最守信用的遊牧民族,宋朝每年給錢後,說不打仗便真的不打仗了。

於是宋遼之間實現了百年和平,直至金國崛起於遼國版圖之內(1115年)。

既然大宋官家都不想打了,臣子們也樂的享受這“太平盛世”。

所以,楊業確實是一員戰將,但七郎八虎均為傳說,收復燕雲更不是楊業這個級別的將領能決定的。

宋朝以文抑武,大宋官家雖然也知道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但並沒有收復燕雲的雄心壯志。


心向青山


演義小說和歷史史實是兩個概念,七郎八虎是經過演義的小說人物並非真實的歷史存在。

歷史上負責抗擊遼國的主力並不是楊家將,而是楊老令公的夫人家的折家將。

楊無敵

楊老令公原名楊重貴,他曾經是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劉崇的下屬,劉崇賜他國姓劉名繼業。他的父親楊信為麟州(今陝西神木)刺史,其弟楊重勳追隨楊信鎮守麟州。

弱冠之年,楊業開始追隨北漢劉崇,出任保衛指揮使,他驍勇善戰,屢次立功後,升任建雄軍節度使。所向披靡的赫赫戰功也為他贏得了“楊無敵”的稱號。

宋太宗趙光義征討太原時,愛惜楊繼業這位將才,曾重金禮聘於他。當太原成為一座孤城,敗局已定時,楊繼業勸諫劉繼元降宋,以免生靈塗炭。順利拿下太原後,趙光義召見了楊繼業。並拜楊繼業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宋太祖班師後,楊繼業兼領鄭州刺史。

作為邊將,對邊關軍務的熟悉程度無人能及楊繼業,趙光義升遷他為兵馬都部署。

遼軍進犯雁門關,楊業帶領數千兵馬,自西陘出發,從小陘到雁門關北,從遼軍背後突襲他們,遼軍大敗而歸,幾乎全殲遼軍。此役之後,楊業被升為雲州觀察使,兼領鄭州、代州。雁門關一戰,讓楊業名揚契丹,遼軍一望見是楊業的旌旗,都望風而逃。

作為降將,楊繼業受到趙光義的重用的同時,也惹來了滿朝非議,受到彈劾也就在所難免。趙光義將奏摺密封后,發給楊繼業。趙光義的信任讓楊繼業感恩戴德。

陳家谷一役由於監軍王侁和主將潘美沒有及時接應楊繼業,造成他被俘,絕食三日而亡。

折家將

陝西府谷縣城東北的府谷縣,有一家族折[shé]氏。也就是楊繼業的夫人的家族,《楊家將》演義中的佘老太君其實應該叫折老太君。她是折家將第三代。

第一代折家將折從阮,原名折從遠,是折家軍的開山的重要人物。

第二代折家將折德扆,他的女婿就是楊繼業。

折家將傳至第八代時,隨康王衣冠南渡,病逝於長沙。

燕雲十六州

自宋太宗之後,生長於深宮的皇子們,已經沒有了太祖和太宗的尚武的精神。宋真宗的澶淵之盟的御駕親征,也是被寇準生拉硬拽去的,從心中他是一萬個不想去。當有機會澶淵之盟的時候,他是巴不得趕緊簽署協議,以金元換和平,百年間宋遼之間無戰事。

燕雲十六州也就沒有了收回的可能性。

楊家將之時演義小說而已,演義和歷史史實有著巨大的差距。上不行則下不效,宋朝廷的重文抑武之策,決定了武將沒有用武之地,燕雲十六州的命運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