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推崇所謂的國學,你接受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的儒家精髓嗎?

MrNaCl粗鹽粒子


西方思想是超級瘟疫,看看他們天天喊著自由民主人權,可是他們剝奪下一代出生權,釀成滔天大罪,人口老齡化,負增長,已經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歷史上還有這樣的災難嗎?現在很多人繼續沿著他們的腳步,走向滅亡。


思想加29454


任何文化都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有所改變。東漢末年到唐朝末年,儒家受到佛教的衝擊,曾經沉寂了八百年,到了北宋,通過融合佛教,成功地再建了新儒家:宋明理學。宋明理學是佛教化之後的儒家,中國的佛教呢,是中國化之後的佛教。中國的文明不僅沒有受到打擊,反而更有生命力,成分更多,更豐富多彩了。

懂得了中國文明的過去,就可以想象她的未來了。中國文明的希望,不在堅守,而在改造;不在因襲,而在創造。

美國著名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學者林毓生教授,有一個很精彩的觀念,叫作“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如何實現“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究竟何為精華,何為糟粕?有時候還真的難以簡單辨別,只有放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之中,看它與誰結合,才能說好與不好。

董仲舒提出的“三綱”後來和法家的君主專制主義結合在一起,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成為壓制國人自由與個性的綱常名教,這是糟粕。但是,假如回到董仲舒的原意,他是從陰陽之學來闡述三綱關係,一陽一陰,誰也離不開誰,“三綱”的確切含義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愛婦敬。這是一種對等的、互為條件的道德義務。北京大學何懷宏教授寫過一本《新綱常》,把儒家的綱常思想放在今天的現代語境中重新闡述,比如傳統的君臣關係演化為現代的國家與國民關係,君仁臣忠就可以理解為國家愛國民,國民才有忠誠國家的義務。他做的工作,不就是“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嗎?

思想這個東西很奇妙,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變糟粕為精華。馮友蘭先生提出過一個“抽象繼承法”,傳統的某個思想,假如“去語境化”,剝離那個時代的具體情境,將其精神內核抽象出來,放在當今這個時代重新解釋,就有可能舊瓶裝新酒、老樹發新芽。

五常:仁、義、禮、智、信。放在當今這個時代重新解釋,仍然可以把它作為各種社會關係之間準則。我們要有仁愛之心,做事講求信義,行為恭敬有禮,明辨是非知羞恥,努力學習知識提升自我,社會將會更安定和諧。

三從四德,三從拋開不論,“四德”是指:德、言、容、工,就是說做女子的,第一要緊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後“言”,要有知識修養,言辭恰當,語言得體;其次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莊穩重持禮,不要輕浮隨便;最後是“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生活方面的細節。這些文化放在當今社會,難道不該提倡嗎?

我們華夏文化對比西方文化更具有包容性。《中庸》講:“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易傳》講:“天下何思何慮,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西方文化講求非此即彼,二元對立。

西方哲學上柏拉圖認為世界分為理念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看待事物總是講求,一方正義一方邪惡,這個好那個壞。宗教上是天堂和地獄,天使和魔鬼。

我們看西方電影,超人、蜘蛛俠等都是正義的化身來懲罰邪惡,美國為什麼在世界各地鬧事,無論是打伊拉克,還是打阿富汗,都是把對方打成邪惡存在,美國代表正義去懲罰他們。結果現在這些地方的生活水平遠遜於從前。很多受西方影響的人都說美國有多好,中國有多差。其實這個世界真實的狀態應該是中國有中國的好,中國有中國的問題,美國有美國的好,美國有美國的問題。絕不可非此即彼。

"西方的二元對立思維產生這樣一種思維,我好了你就不能好,你好了我就難受。所以美國看到中國崛起了就開始搞中國威脅論,對中興、華為的貿易戰就誕生了。華夏文化是中國好了,會對美國好。美國好了也會對中國好。世界都好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國好了給世界帶來多少商機。我們中國14億人口安居樂業,給世界是個多大的貢獻。永遠不要期待中國不好,中國好了會對世界好,中國不好了誰都甭想好。中國好了,會對世界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現在我們在大街上看到到處都是日產、豐田、奔馳、寶馬、福特等外國車。中國有錢了,帶動了世界各國產業。一帶一路政策,將會帶動多少個國家發展,會造福多少億人口!如果中國不好了,誰能承受的了。阿拉伯不好了,只有幾十萬幾百萬難民,如果中國不好了,中國14億人口,不要說太多,山西、內蒙古幾千萬的難民拿著鋤頭往北走,西伯利亞你覺得還有嗎?廣西廣東有一兩億人,一直往南走,不要說走太多,三四千萬人出去,你看越南會是什麼結果,東南亞都踏平了。美國到處扇風點火,給我們製造那麼多障礙。

如果世界還有和平的話,一定是我們的中華文化才能指導人類的未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再偉大的文化,只有我們中國人爭氣,好好學習華夏文化,學完之後才有能力在這個世界中間告訴人類該如何相處。


蕭立誌


身為國人,不愛國學,情理難容。對待國學應該取其精華構建國魂。不是斷章取義,刻舟求劍。應是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萬不可盲人摸象,更不可因噎廢食。國人當警惕,盲目反對國學者中國心難保。盲從西方文化弊大於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