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中等,馬上上高一,她希望出國留學,是讓她出國(花幾百萬),還是讓她在這裡完成學業(留幾百萬)?

袁勇建


很高興能夠參與回答。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弄明白一個問題,題目中提到孩子希望出國留學。家長是否有和孩子交流過她希望出國留學的原因。這個問題需要從三方面進行回答,一方面是從是否有清晰的留學規劃的角度,另一方面是從花費及回報比的角度(土豪家庭不再討論範圍內)。

一種是她對自己的學習道路非常有規劃,在她已經做了充分的前期諮詢及調研,包括對學校的考察,是否具備在異國他鄉獨立生活並管理好自己的能力,設立了出國留學的清晰的目標,在完成高中階段後,是否有對自己後續大學學習方向及領域的規劃,幾年的學習時間裡的花費的預估,及後續可能會通過什麼樣的途徑及時間,賺回出國留學時靠家人資助所付出的資金成本;

另一種是因為她不想承受在國內就讀,高中三年的課業負擔以及三年後國內高考的壓力。

如果她的考量屬於第一種情況,在家庭能夠承受自費出國留學的前提下,建議讓孩子自己拿出一份關於她對未來留學生活的一份規劃,其中需要包括的信息有學校的選擇、完成國外高中學習需要達成的目標、生活能力的評估、後續學習方向的初步設立、學習及生活花費預估及或將通過哪些途徑賺回出國留學的資金投入等等;類似於給出資人的一份項目可行性報告。讓孩子去做這樣一份前期可研報告,也是鍛鍊和考驗孩子是否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及是否是真的具備克服困難也要出國留學的決心和勇氣,同時也是讓她再次慎重的考慮這個問題的一次機會。如果連小小的一篇調查報告都無法完成,出國後遇上問題或者麻煩需要他自己解決,他是否會對自己當初的決定過於草率進而產生懷疑自己出國留學是否是個錯誤的決定。如果孩子能夠交出一份調查較為符合實際,有規劃和條理的報告,並有足夠的決心和勇氣面對異國留學的孤獨和學業的壓力,家長可以考慮支持孩子的留學計劃,並協助她實施。


如果她的想法屬於第二種情況,即便在家庭的資助下,她放棄國內高考,最實施了出國留學的計劃,可有誰又能夠保證她在留學期間,沒有考試甚至將來就業的壓力呢?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考試就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方法,更何況高考是當今社會通往成功的較為公平的方式。因此,學生有責任和義務在通過十幾年的學習後,對自己的成果進行檢驗,從而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如果出國留學是因為不願面對繁重的課業負擔和高考的壓力,出國留學同樣也會有大大小小的考試,也會面臨國外高考的壓力,到那時要再一次次的選擇逃避和放棄麼?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壓力,我們需要去做的是面對和尋求解決方法,而不是選擇逃避。因此,如果是第二種想法,建議不要輕易放棄高考的機會出國留學。

另一方面,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分析。

題目中提到了幾百萬,可見家長是對出國留學的花費做過研究或者規劃的。即便對於富裕家庭來說,300也不算一筆小錢。受到疫情的影響,以目前國內外的就業形勢,國內雖然各行各業已經處於逐漸恢復的狀態,但仍然有和很多行業是受到巨大沖擊和影響的,大批的裁員和降薪是許多行業今年的主旋律。現金為王的年代,富裕的家庭也需要在金錢方面做好規劃。在全球一體化的當今,國外失業率激增,全球經濟形勢急轉直下,未來若干年經濟的復甦都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預估提問者所說的幾百萬是300萬(7年左右的學費及生活費,在不考慮打工的情況下),即便按照當下,不考慮未來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年薪30萬對於目前的職場人士(非行業或領域的專家,以一個應屆海龜畢業生的資歷,無法在就業初期成為專家)已經是一個較為客觀的收入,即便年薪30萬,也需要兢兢業業的持續工作十年,中間保證不發生失業或者其他斷檔的情況,才能將留學時投入的成本賺回來。經濟學上有個詞叫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如果用這300萬進行了其有更高回報率的機會進行了投資,可能會獲得更高的回報。但是如果用這筆錢進行了留學,而放棄了可能獲得更高回報的機會,從投資的角度而言,或許是一筆非常不划算的交易。

因此,如果不是有系統規劃、明確的目標的去留學,只是為逃避壓力,或者去進行所謂的鍍金,很大可能性上無法獲得真正技術或本領,根據投出產出比,這將是一筆不划算的投資(土豪不差錢的請忽略),對時間和金錢都是一種浪費。

如果一定要進行出國留學,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孩子自身的努力,贏得全額獎學金,不依靠或者適度的接受家人的支持進行留學活動。畢竟再過三年也都長成成年人了,在沒有幫家庭分擔負擔,貢獻自己的力量的時候,也不要過度消耗家庭的積累。

當自己有真的本領,靠自己的本事出國留學的時候,才是值得驕傲的,也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最後,無論如何決定,希望孩子可以充實而有意義的完成自己的高中學業,考取理想的大學!


易荷天空


您好。我是 ,希望可以幫到您。

在您的問題中,提到了【孩子的希望】。在考慮留學這件事情的時候,孩子本身的感受也是家長需要顧及的。無論最終什麼決定,都要以【孩子真心接受】作為原則。不要為日後抱怨父母當初替自己做決定而留下不愉快的伏筆。要說好,是孩子自己為今日的決定負責。

再說留學。您問題中的顧慮是高昂的留學費用。以加拿大留學為例,這裡的留學費用在幾個主流的留學大國中是偏低的:

教育局直轄的公立【高中】,學費大概一年1.5萬加幣左右,寄宿家庭費用每月大概1500加幣含三餐,日常零花錢每月1000加幣足夠了(其它吃穿費用不做討論)。所以一年4-5萬加幣,3年高中15萬加幣足夠了。

日後升入【大學】,以世界排名50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多倫多大學為例,目前學費每年大概在5-6萬加幣,取決於不同的專業。四年學費大概30萬加幣,四年生活費預計10萬加幣,總共40萬。

當然,這是全國最貴的大學,不一定非得去讀不可。具體去哪所大學,還有取決於很多其它因素。

大體上,3年公立高中,4年頂級大學,7年的學費和基本生活費,大概預算55萬加幣,約250萬人民幣。

【友情提醒】為了全面分析問題,我們還要考慮到:不留學也不代表省了這幾百萬。因為在國內學習也是要花錢的。7年下來,課後班,興趣班,或者有的家長把孩子送進私立高中,國際學校,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應該和國內學7年的費用總和,經歷,學歷等等做一個綜合對比,對比之後的區別才是您最終做決定的參考因素。

希望我的建議對您的問題有幫助。想深入探討今日話題,就關注我的頭條號 給我留言吧。


加有老鵬友


我先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感受。我沒有經歷過高考,是直接保送的。不用參加高考就可以上大學其實也有弊端的,人們常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認為高考就象人生中的一場風雨,經歷了,會使人心理更強大,有利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就象蠶能破繭成蝶一樣。如果一個高一的學生家境夠優渥,能支付幾百萬的出國讀書的費用,不妨讀完高中,參加高考後再出國學習,這時他/她心智更成熟,對自己和對世界更有責任心,出國後學習會更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