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承認你的孩子是一個普通人嗎?為什麼?

寧波菲斯


會的。普通人挺好的。

如果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普通人,那承認他是普通人,是實事求是,既不用撒謊圓慌,也不必拆穿尷尬,這樣的心態讓孩子也不用承擔那麼大的壓力。

如果孩子本身不普通,那也希望承認孩子普通,並讓孩子擁有一顆普通人的心態,平常心對待,現在看來好重要。

承認孩子普通,是放過自己,也放下孩子。因為不承認是抱著較高的期待,這樣的期待有時候會讓父母焦慮,這樣的焦慮會傳遞給孩子,會比較累。

試想一下,什麼情況不願意承認孩子普通?也就是認為孩子天賦異稟,或者有某方面潛質的,要麼自己希望將孩子培養成那個方向,要麼是別人貼了標籤而父母再次強化。但無論是哪一種,於父母而言,是期望與現實的平衡,於孩子而言,是一條被設定好的路。只要這樣一想,就會覺得壓力很大。

有人說人的在什麼時候時真正成熟了,就是真誠的意識到,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的時候。感覺也是一個道理。


林木木是胖媽


真正高智商的天才比例大約就是1.5%左右。所以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

但是,我認為每個普通人都有追求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權利,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所以我對待孩子也是一樣,用我最大的能力培養,觀察其喜好,不打不寵,因才施教。

  1. 孩子內心的強大比任何的給予都重要。當孩子內心強大了,內心就會有一股韌性,指引自己去思考,判斷,如求索,遠比父母強加的意識要強的多。
  2. 因才施教。月季有月季的美麗和頑強,只要按照它的習性養好了,即便是山花爛漫,它也定是那最燦爛的一株。可若是偏要按牡丹的習性去養,效果想想也知道。

同時,我會多鼓勵孩子表達自我,提高孩子的情商。所以我承認孩子的普通,但是我會幫助孩子進行自我完善,鼓勵孩子成長為最完美的自己!


心裡視角VS育兒


我會承認,因為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