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今年中國股市行情如何?

歐陽雲233


極少數人會掙錢,大部分人不是被割韭菜而是連根拔起,會虧的很慘很慘。有些上市公司會退市!一切還沒有真正開始。



笨豬哥8788


2020年度行情分析報告:全面向下探底,結構性行情降溫!

回顧整個2019,除了四月份以前的季度性超跌反彈力度強勁外,從五月份至年終,基本認定只是在2850點至3050點的兩百點震盪區間內做了個“超時”的鐘擺走勢。就是這個超反 震盪的行情組合,同時匹配以上證50及創業板為首的“結構牛”的呼聲,才得以讓我大A股在紓困中戴上了萬眾矚目的主角光環。

然而在現實中,市場始終是熊的心,牛的只是散戶膽。我們廢話不多說,先甩出結論再做分析:

1.2020年行情總體呈現形式很有可能比2019年要差很多,但會比2018年好一些;

2.滬指全年時間將在3127點以下運行,3288點已成階段頂部;

3.上證50及結構牛的特點及呼聲將被很大程度地解構掉,結構性行情迅速降溫,趨於小而美的方向發展;

4.創業板指將會大跌,跌幅不可預測,而第一次階段性機會初露至少是要在出現15%的跌幅之後;

5.市場尋底容易見底難,小機會易迎來大下跌,只有大下跌才能迎來階段性反彈機會;

6.2020年市場大概率依然無法見底,至少還有一次尋底牛市起點,將仍是全面牛所引發的暴富行情

……

特此註明:我所謂的熊市邏輯,以月線站穩3288點為界,如若站上,我所有的分析就此終結,我的這篇預測也就純當狗屁看看。如若2020年一季度還站不上,那麼市場留給大家的,就只剩下跌跌不休;那麼......4月底開始跌跌不休,2440點以下見!

未來還將有哪些大事發生我無從得知,但老股民都明白兩點:

第一,2020年經濟不會有太大好轉,頻頻降準及降息預期都是全球經濟的補品而非解藥。美股面臨重壓,美國面臨大選,金毛是很能鬧騰的一個人,對我們並不利;

第二,基於市場本身,市場轉勢起來是說變臉就變臉,可以沒有任何預兆,通過連跌方式直接擊潰散戶的心理防線,2018年大家對此認識頗深。

我們先從技術面來分析,2019年4月份站上了3288此線,然後就再也沒有站上過。這本身就論證了牛市的成色有幾許。更進一步講,我們不是說熊市就不可以突破60月月線的位置,而是突破容易站穩很難。突破極易形成賣點,甚至是成為年度高點。

真正的技術分析,不僅要兼顧各週期,跟資金面政策面基本面也需均相呼應,還有一項根本要義就是要儘可能地迴避掉不確定性。我統攬60月月線自2015年6月指數見頂以來的變化,月k線站在該60月線上的時間遠大過了站在線下的時間,這既與“牛短熊長”相悖,同時也說明了市場的調整是不夠充分的。所以從大週期上看,這一波行情即便是衝擊突破了60月月線,也很可能只是淪為上影線。而最不確定的是,也許根本碰不到該線就形成了轉勢,所以我心中雖有此高點,卻經常刻意迴避,除了黃金股外並不鼓勵大家追高介入,以免不明就裡據此操作的人當上冤大頭——這就是我所謂的技術分析,知之而當不知,以儘可能地規避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

眼下的病毒沒完全好,若是一季度滬指創關60月月線失敗,那麼後面的三個季度,滬指極有可能的歸宿,即長期跌破月布林線中軌,向下軌尋底。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一般小散是很難熬得住的。我們也很難想象滬指在不斷尋底,創業板卻能繼續旗幟鮮明地獨立走牛市——這是現在市場上的主流觀點,創業板均在近期反彈中突破了2019年四月份的高點,這點成了散戶和媒體呼籲獨立牛的“原動力”,我對此卻要提出兩點不同意見:

一,滬指不新高,其他指數新高就代表行情即將走牛的提法說服力不夠。我們回顧2009年行情,滬指在09年8月見頂3478點之後,深成指見頂13929點,同年12月深成指繼續創下新高,滬指沒有,結果大家期望的牛市並沒有出現,迎來的卻是一波低於一波的超級大熊市;

二,我們單看走出結構性行情的充分必要條件,2019年這種結構性機會已經有了相當的表現,以5G、芯片、半導體為首的科技股、白酒股、農業股、傳媒娛樂、區塊鏈、部分醫藥股、大金融等權重股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常,這其中有國家大基金的介入,有3000多億真偽外資的流入,但這些股票漲上去的最終結果是,估值優勢不再了,比如相當一部分科技股,動輒幾百億市值,一年盈利幾千萬,沒有拿到訂單的領漲,越是解禁的越是急著要漲,所以這已經超出了繼續走強的必要條件,於是國家大基金做出了方向指引,而我們的價投風向標茅臺的近期走勢也給予明確的答案——股市裡沒有永遠的王者,只要稍微有點風吹草動,股價就很容易引起鬆動。茅臺都如此,大家該明白A股這些年冒出的那些高價股,有幾個是求得善終的吧。

喊牛其實並非什麼新鮮事,2017年的藍籌牛便已悄然興起,於2018年覆滅,這已經向我們證明過一次,藍籌牛、結構牛均只是一個誤會。這個誤會不會只發生一次。因為熊市中的局部行情從來都是存在的,2019年只是在多方資金的炒作和宣傳下,將這種行情的級別拔高了。然而拋開局部看整體,正如我們前面的分析,如果整整八個月都無法創新高而只能做橫盤震盪整理,那麼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未來的走勢,而且是老股民都會說的四個字——橫久必跌!

就算剖析局部行情,已然在呈現縮小化發展,比如對5G板塊的炒作,越往後炒分類越細,各子行業的炒作完全成了一出打地鼠的遊戲,而普通小散對科技知識不專業,根本掌握不了主動性,只能見炒追漲;比如炒種子股網紅經濟股,一個板塊就沒幾隻股票,但是聲勢造得很不錯;再如炒作證券股,大家都知道證券股行情,從來都是牛市到來前的第一支禮炮,但大多數證券股的漲勢都是很一般的,無非是三兩隻次新超跌證券股打頭陣,連續拉漲,引人注目,然後再用中信證券漲停宣告牛市正當時,再然後呢?我認為真牛從來就不是這種打法,沒有可持續性——局部行情恰是經濟不景氣,市場越來越缺錢的正面反饋!

統籌來看,我認為國家是在下很大的一盤棋,某隊將時間週期拉的很長,基本以年為單位。自2015年股z跌下來後,2017年漲,2018年全面回調,2019年按照逢"4和9"5年一週期的規律,先漲,後以局部行情硬挺——只要不是真牛市,2020年只有一個結局,就是A股全面降溫,全面回調,包括結構性行情也會逐漸淡化。

如果我們看不到年週期,我們就只能像匍匐在地上的螞蟻一樣,任人踐踏。如果我們看得再透徹一點,這就是經濟不見底,股市添亂象,尋求麻藥止住註冊制、退市制度改革的陣痛的“高明”打法。可以讓散戶暫時忘記了疼痛,但藥勁散後,別忘了手術是要收高昂費用的,傷口卻依然存在。

這樣做的意義是,尋求股市在熊市背景下推出註冊制改革的軟著陸,既便於企業直接融資,積極應對貿易摩擦與出口,降低企業成本,又能以小博大,助力於維穩市場,破舊出新。我們拿科創板對比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推出時間便知,它們推出時均沒有立刻來牛市!都是在熊市後半段的磨礪中成長起來的,創業板在熊市中幾近被腰斬,難道科創板推出後被腰斬了就算不懂國家意志?

A股就像一座大染缸,在沒有徹底出清一次之前,是很難走出一波像樣的牛市的。我可以肯定的是,下一波牛市仍將是全面牛,這沒有什麼好辯駁的,2019年第一季度的行情距離現在還不到一年呢,A股骨子裡的這些特性就不會輕易改變。我們還是應該放大自己的週期來看待這一切,才會一目瞭然。

註冊制是大勢所趨,哪怕這只是中國特色的註冊制,而樓市要打壓且維穩,資金要往股市裡趕,人民幣要走向國際化,全球資金我們都希望往股市裡堆,提高我們的資產證券化率。可這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就算你告訴數以億計的房客們,永遠不會跌的房子要跌了,十年沒漲上去的股票要漲了,這是不現實的。這種根深蒂固的投資觀念,至少需要我們一代人的努力,相信才會有所轉變,可對比美國百年曆史股市

更往深了研究,能從樓市中全身而退的,必然是少數。炒房成功的炒A股就能抄到大底,我並不相信,我也認為某隊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現在一面是外資etf基金保持全體盈利,另一面是市場本身面臨的諸多困境,比如說2019年光ipo、科創板上市、定增加可轉債就直接融資了逾萬億資金,2020年一上來就面臨6800億的解禁高峰,公募基金倉位已經普遍到了歷史高位上……請大家站在大股東的角度認真思考一下,你是抱著手裡的破磚坐等牛市,還是直接套現走人?

這裡面涉及的仍是放大週期的問題,通過近兩年我們已經發現,越是解禁股越是能未雨綢繆般大漲,但這樣的股善終的少,套現補跌的多。如果我們將這三千多隻股票看成一個整體,A股大解禁,這並不妨礙股市上漲,但A股整體的企業盈利能力眾所周知是有先天不足的,那漲完了之後是繼續牛市,還是也被“大套現”了呢?

不要認為外資進來了就會立馬出現牛市,我們且不論外資的真偽,就說這外資的額度,最大頭的部隊已經進來了,在萬億級的抽血面前,卻補不上大窟窿,而這種抽血呈現的卻是加速勢態。我們再不妨去了解一下韓國和臺灣股市當時的國際化進程,在大牛市到來之前,至少有好幾年是外資不斷擴容下的大熊市,難道就我大A股股骼清新脫俗?

最後說一說市場裡的機會,先提一點,鑑於市場上股票越來越多,股票跟指數的關係已經不再是完全聯動的了。所以在大家在選擇好了自己的股票之後,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股票在某一個階段內,跟大盤走勢的相關關係,這樣會更方便你來操作和做短差。

本人雖然不看好2020年的股市行情,但是依然認為大跌後總會迎來一些階段性的機會。比如科技股,能源股等。還有黃金,美股和金價齊頭並進,說明美國的經濟成色有問題,而且世界各大國在整個2019年均在增持黃金,並想辦法將儲存在美國的黃金運回本國,再加上全球貨幣超大,增持一定黃金資產是必須的選項

附錄:敲定當前大熊市十句話:

1.沒有牛市是可以半年都不創新高的,這是熊市的專利;

2.沒有牛市在征途的開始,量能就回縮到了啟動時的狀態;

3.歷來牛市到來之前,都有過暫停IPO的操作,現在IPO如此迅猛,也不會例外,還需要多多等待;

4.沒見過一把權重股連創新高的熊市末期,說明熊市的最後階段還在醞釀之中;

5.沒有牛市會跌破20月月均線,除非根本就不是;

6.牛市的啟動點,從來都不是月底背離形態(年初反彈是),底背離代表超跌,超跌只是意味著短期內跌多了,需要反彈,但超跌更意味著調整不夠充分;

7.歷史低估區域不假,A股歷來的問題都積攢在一起,連同新問題,就足以讓這輪熊市打破歷史低估區域的下限;

8.牛市需要溫和的通脹環境,需要降稅週期,需要券商,需要先暫停IPO休養,現實沒有這個條件;

9.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內外夾擊,不支持股市走牛,反而隨時有應對危機之虞。各國都在加力儲備黃金;

10.某隊護出政C底,政C底從來不是市場底!


騎牛說股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r

今年股市行情會如何?,我們從幾個方面來看:\r

1:首先是大環境,全球受瘟情影響,經濟肯定是衰退的,美歐1季度經濟數據不佳,失業升高,2季度延續,\r

2:我國瘟情雖然控制了,經濟數據開始好轉,但出口外貿大幅下降,很多企業活不下去 \r

3:這個瘟情估計會一直持續到有特效藥或者疫苗出來,期間,房地產,飲食,旅遊,酒店,娛樂市場,汽車,這些行業都是有影響的,他們的影響又間接影響其他行業,直接體現就是這些行業的人的收入,收入少,各種消費,就肯定減少。\r

4:這些因素體現在股市上,這些傳統行業的股,就不會有好的變現,\r

總體來說: 從以上這些因素看,今年大盤不會有行情,只有個股機會,機會在那些不受影響的行情個股上,比入5G基礎建設,醫藥原料,食品養殖。\r

希望我的觀點,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