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的都“不要臉”,沒本事的都“要臉”,這句該如何理解?

天罡瑞雪


“臉”其實就是俗稱的“面子”。中國人把“面子”看得很重,所以,在很多事上熱衷爭“面子”。平時很講“面子”好“面子”。對於“有本事的都不要臉,沒本事的都要臉”的說法,我是這樣看的。

對於有本事的人來說,他們通常不太把“面子”當回事,而看重的是自己體現的價值有多大。有了價值,就擁有了“面子”,價值與“面子”是成正比的。

李嘉誠有句名言:“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熟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用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

這段話告訴我們:餓著肚子的時候,你得去搬磚。有了立身做人的資本,做事就容易的多了,名利追著你跑。由此可見,沒本事的時候,“面子”一文不值。有本事的時候,自然就掙得了“面子”,這時候的“面子“才是真正獲得的尊重和尊嚴。

至於沒本事的人要“面子”。那是因為有的人自卑而虛榮,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於是,打腫臉充胖子,說大話,吹牛皮,以顯示自己所謂的與眾不同。

“面子”是靠“裡子”撐起來的。“裡子”就是人的品質、內涵、才華、卓越、威望、魅力、人緣以及財富、地位的疊加。這是做人做事、立身立世的資本。“裡子”越豐厚,“面子”就越大。

人們常說“死要面子活受罪”。那種沒本事掙“面子”,卻熱衷於爭“面子”的人,無非是自卑感和虛榮心作祟罷了,這種貪圖浮華的浮淺,是自欺欺人。那種礙於“面子”,喪失原則底線的人,到頭來,給了別了“面子”,丟了自己的“面子”,得不償失,是做人的糊塗。

生活中,有“面子”的人有資本,“面子”小的人當掙資本。給人“面子”是一種尊重和涵養,但不恰當的給“面子”是一種虛偽和失當。駁人“面子”是一種失禮和狂妄,但原則面前駁“面子”是一種自律和清醒。一張“面子”寫盡人間冷暖,也道岀你的現狀。

總之,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把握住自己對“面子”的取與舍,就把握住了自己的未來。


老漢心語


有本事的都不要臉,沒本事的都要臉,這句該如何理解?

此話差矣,人們常說一句話,叫做,人要面子、樹要皮。要臉與不要臉,要分清來龍去脈方能定論。人人沒有不要臉的,每個人的性格思維大同小異。人生此一時,彼一時。既要面子、也要有裡子,雙效合一,才成為面子。

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我們常常被那些華麗光彩的面子衝昏了頭腦,以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堅持自己面子,有時在一個小的領域死要面子強撐下去,最後輸掉整個人生。要正確分析自己,敢於承認技不如人,放下不值錢的面子,走出面子爭取裡子,這不是無能,而是聰明主動放下面子爭取裡子,有了裡子才是為了更好的面子。

人生在現實中,有的人為了面子忙忙碌碌奔波一生,結果碌碌無為,最後留給自己的還是煩惱一堆。輸的不是個人能力,又不是行為技巧,而是輸在一個不值一文的薄薄臉面上,只要放下面子離成功就要進一點。萬事就OK了。有本事的人既要面子,更重要的是裡子。


唐文清


你認真的觀察,有本事的不要臉,沒本事的要臉,雖不能說得太死,可事實也確如此,俗話說,要臉的成不了事,不要臉的才能做事,也許正因為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