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書法線條中圓和扁的問題?

洛丿夜貓子


我也是自學書法,我說一下我看到過的一期電視節目,介紹晉人寫字的,大概意思是,晉人學文化大多是在軍隊學的,軍隊教士兵學寫字,為了快速掌握寫字技巧,教師爺用射箭法比喻,筆落紙上如箭在弦,瞄準目標射出去的箭是旋轉的射中目標箭停,停後又個反彈,這就是整個運筆過程,不管橫和豎都一樣。我們寫字的時候自己嘗試著運筆的時候旋轉筆桿就會發現,旋轉筆桿寫出來的線條要比不旋轉的線條美感的多。王羲之的字好在那裡?線條美啊!記得有位書法家說過線條決定結構。王羲之的字幾千年沒一個比的上。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是自古以來的精典,我們大家自己想啊,他們在寫,這個作品的時候,滿腦袋聚精會神的想作品的內容用什麼詞來表達,根本顧不上去什麼書法佈局,什麼用方筆圓筆書寫,完全是用他們的潛意識把他們的藝術才華和他們的已掌握最正確的書寫方法自然的發揮出來。只有這樣的狀態下才能出精典,現在人把每一筆描畫半天怎麼能出來天成之作?個人看法,望大家指正。




用戶文躍


書法線條的圓筆有立體視覺效果,就像根雕藝術中的根書。

什麼是根書?

根書"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根據樹根材料天然之形,少許人工修飾。隨形賦字,根書渾厚有力,立體感強。其製作過程是:浸泡、脫皮、取型、修飾、打磨、拋光、上漆、裝裱。

韓愈有詩寫道:"為神詎比溝中斷,遇賞還同爨下餘。朽蠹不勝刀鋸力,匠人雖巧欲何如。″是說山溝中奇形怪狀的朽木枯根,可作柴火,經匠人加工,也能成為一件古雅的藝術品。

圓筆的書寫方法:下筆裹鋒,中鋒行筆,寫到尾端,沒有頓筆和折筆動作,一駐收筆,類似篆書筆法。渾厚、圓潤、遒勁。筆畫中段要沉厚,如果一帶而過就會有篇平浮薄效果。

清代書法家何紹基,將篆書筆法入行、入隸或入楷,寫出了像根書一樣的立體線條視覺效果。(見下圖)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中國書法就是一門線條藝術,一個書家的造詣主要表現在把控線條、運用線條來傳神、造勢、抒情,使作品氣韻生動,耐人尋味。

好的書法作品的線條應具備三點:節奏、力量和立體感。其中立體感就體現在圓上,書家用手、腕、臂的力量控制毛筆,利用中鋒運筆,即行筆時立鋒鋪毫,和筆畫的方向同向運行,萬亳齊力,這樣寫出的線條中心為骨,肉裹其外,效果含蓄飽滿,深藏不露,可以使原本平的紙面上的線條呈現圓潤立體的效果,這種圓的效果所體現出的神韻,與中國傳統審美意蘊一脈相承。

書法中扁的線條大多是側鋒抹出來的,作品中偶爾存在也是書法線條豐富的體現,“側鋒取妍”,但還是儘量避免,因為側鋒過多,線條扁平,就會薄飄虛弱,作品氣勢澀滯單薄,整體格調會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