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臺灣有很多古玉藏家,2017年5月,臺北宇珍最近推出了兩場臺灣高古玉藏家的藏品拍賣,其中之一是馬溫璧先生的專場。馬溫璧生前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熱愛收藏,收藏種類雖多,但最熱愛的還是古玉。他不但收藏古玉,還到各大出土地實地考察,注重古玉的研究。他曾寫過很多關於古玉的文章,“馬溫璧”其實是他文章的筆名。


商青玉璇璣形二聯環

長10.7、6.4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玉璇璣為帶牙之玉璧,又名“牙壁”,始於大汶口和龍山文化。


商青玉素環

直徑12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商晚期玉牙璋

長25.2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牙璋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山東龍山文化早期、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晚期遺址,其後二里頭文化、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遺址亦有出土。其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邊璋,上刻跪式和站式人物于山頭,山腳下置歧首式牙璋,此說明牙璋用途除“起軍旅”、“治兵守”外,亦是祭山神之禮器,正如《周禮.考工記.玉人》中所述:“於大山則用大璋”,然“大璋”應是如邊璋紋飾的大型牙璋。


商黃玉弧面渦紋璧

直徑3.2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渦紋形狀似太陽之像,過去所謂渦紋,實為太陽與雲氣的結合體。


商青玉魚

長7.1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玉魚的製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晚期,在古代為重要玉佩飾,是玉器常見形象之一。


商玉戈

長20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商玉虎

長5.6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虎呈俯臥狀,小耳,低首張口,以象鼻鑽孔飾臉頰與口,陰線飾臣字眼。本器以靜態臥虎為具象,形體概括簡練,運用寥寥簡單陰刻線條,表達出瑞虎內在精神與整體效果。


商晚期玉虎

長8.6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虎為百獸之君,早在新石器時代即開始被人神化。仰紹文化墓地內發現以蚌堆砌的龍、虎造型,說明虎和龍同為人們崇拜的神獸。本器以雙陰刻線加大斜刀手法裝飾,具有淺浮雕效果的紋樣,亦使虎之威猛神氣赫然而生。


商青玉勒項鍊

長4.5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管狀玉勒這種玉器形制從遠古迄今,一直存在於玉的族譜中。古人有佩戴獸牙和骨管的遺俗,當文明的演進由舊石器時代跨入新石器時代,石制和玉製的器物逐漸取代了骨角,用玉製之管來代替骨,不僅美觀,且更顯尊貴。


商青玉勒項鍊

長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勒有圓勒及方勒之別,圓勒子有上下一樣粗的圓狀,也有中間縮為細腰形,或中間粗兩頭細的橄欖形,或一頭粗一頭細的喇叭形、秤砣形等。方勒子為方柱形,與琮相似,惟大小不同。


宋白玉五嶽寶書佩項鍊

3.7×2.7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正面淺浮雕五嶽圖案,分別為右上為東嶽泰山,右下為南嶽衡山,左下為西嶽華山,左上為北嶽恆山,中間是中嶽嵩山。本件佩飾以玉佩、流珠為設計藍本,藉顧況《金璫玉佩歌》所說“五嶽寶書”為題。


春秋青玉勾連雲紋亞形飾項鍊

長1.8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亞”字形玉片非常罕見,張掄《紹興內府古器評》一書中所述:“凡器之有亞形者,皆為廟器,蓋亞形所以象廟室耳。”五件亞字形玉片,代表五世宗廟。本組佩飾以五件亞字形玉片鑲金框,即表“五世其昌”,賦以繁榮昌盛的吉祥寓意。


春秋玉龍紋齒邊長形飾

長13.8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扁平體長片狀,周邊琢出對稱齒脊,兩面淺浮雕蟠龍紋七組相繞,頭部刻劃精細,圓目張口,上唇上卷與鼻相連飾勾雲紋,龍雙身軀線條蜷曲相連,雕琢極細的細線紋和捲曲的勾雲紋。整體紋飾繁複,造型精美,體現製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器身正中間鑽孔,以供系佩,近兩端邊緣各鑽一孔,以便垂飾其他玉飾。


西周青玉鏤雕交龍紋臂飾

長6.7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龍形象起源早,在商代多表現為蜷曲形態,被稱為“卷龍紋”。西周多表現為雙龍相互盤繞,兩尾相接的則被稱為“雙體龍紋”或“交龍紋”。細審商早期到西周晚期之龍紋,其演變是由直線到曲線、由古樸到自由,而在春秋時期之交龍紋上更為明顯。


春秋玉勾連雲紋束腰勒一對

長3、3.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商青玉三牙璇璣

直徑11.8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璇璣,又稱璿璣,為帶牙之玉璧,又名牙壁。牙璧是玉璧的一種變形,數量雖然不如玉璧多,但流傳時間較長,主要分佈在山東和遼東半島地區,時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到夏、商和西周時期。


戰國青玉臥蠶紋龍形佩

長9.9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春秋時期,禮玉減少,裝飾玉大增,紋飾細密繁縟,由簡向繁演變。戰國時期,玉器更加多樣,造型生動活潑,各種S形龍鳳玉佩大量出現,線條生動,裝飾華美,表現出勃勃生機。


戰國金柄玉環首刀

通長18.8環直徑3.4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本器依其尺寸推測應是《書刀》,《釋名》有曰:“書刀,給書簡札有所刊削之刀也。”而《後漢書》劉盆子傳中,有“古者記事書於簡冊,謬誤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筆”一說。


春秋玉渦紋箭簇一對

長6.7、7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本對箭鏃形制趨以流線,雙翼對稱,無使用痕跡,應為春秋戰國時期禮儀兵器。


戰國青玉谷紋龍形佩

長11.8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本件龍形佩是戰國時期玉龍的典型形象,造型規整,剛勁俐落。其邊角線規矩見鋒,透雕內部磨光,刻細微處如髮絲,紋飾華美,改變先前單調圖案化之紋樣,展現橫空出世的靈性和霸氣姿態。


戰國青玉龍形佩一對

長12.2、12.2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戰國青玉臥蠶紋環

直徑7.2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西周青玉出戟雙面神人面紋佩

長4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玉雕人面、人首最早始見於新石器時代的石家河文化,有學者認為,史前出土的一些玉人面和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徽”,不是神人像而是巫覡像,是巫覡通神時佩戴之用,以玉事神。


西周青玉鏤雕人首龍形佩

長6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本件玉佩造型為人龍合體,形象奇特,與周代其他人龍合體圖案不同,善用雙陰線來刻劃圖紋,亦用鏤雕技法,在裝飾上強化西周晚期在造型內雕琢單一或相互交纏同體的龍紋圖樣。


西周白玉龍鳳紋佩

長8.2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國語·周語》:“周之興也,鳴於岐山。”鳳鳥形象在西周得到特別的尊崇,就像是祖靈一般。本佩以鳳為主體、龍為輔,造型奇異,紋飾精美,是件形神兼俱之佳品。


春秋玉蟠夔紋韘

長5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春秋戰國時期,韘極為流行。然春秋戰國時期玉韘有一明顯特徵,即因形制短矮無法容納勾弓弦的橫向凹槽,另外表面雕有紋飾。此反映出玉韘已不能用鉤弦和套在拇指上,僅僅是作為佩戴於身上之裝飾品。


西周青玉弧面雲龍紋璧

直徑4.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本件龍紋璧重視圖案在器面上的舒展布局,其龍紋身形流暢曲線盡在有限的圓形面上精湛琢出,強調出形神並重與雕工細緻的表現,具體效果達到設計與製作俱佳的組合,是西周時期雕龍的工法特徵。


西周青玉琮

高5.4寬7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戰國青玉蠶紋璧、龍首形佩組佩

璧直徑3.6佩長4.4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戰國白玉龍首形佩

長3.6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春秋白玉琮

高1.8寬4.5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玉琮為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是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五千多年;商周時期玉琮數量不多,此時期琮形體普遍較矮小,多光素無紋;春秋戰國時期玉琮的造型與西周相近。


西周青玉琮

高5.7寬8.5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西周青玉鳥形佩

長7.1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西周青玉璜

長11.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春秋戰國玉馬蹄形璜一對

長4.8、4.8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春秋玉雲紋琮

高2.7寬4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西周青玉虎符

長3.6、4.4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符節是中國古代常用的一種信物,一般分為兩半,兩半相合,作為辦理某類事務的定約或踐約憑證。在周代,符節以玉製成,《周禮·春官·典瑞》:“珍圭、牙璋、穀圭、琬圭、琰圭,王使之瑞節。”此種符節,製作簡單,容易偽造,所以到了東周之時,便改用“合符”。合符中,又以虎符為最多見,虎符制度就是把整體的虎形符剖分為兩片,天子與將領各執其一,以銅製為多,也有玉製。


漢青白玉翁仲

高3.9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漢代古人佩戴玉翁仲的主要目的是用來辟邪。因翁仲為秦朝將軍,秦始皇見其高大威武,便命令他帶兵鎮守邊關,後人便以他的身貌刻成玉器飾物,加以隨身攜帶以作為驅魔辟邪的利器。


隋青白玉熊

長3.8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整器結合浮雕、線刻等多種技法立雕而成,雕工簡練嫻熟,著重刻劃熊的雙眼及姿體動態,在寫實的基礎上力求神似。


漢青玉臥豬

長11.5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整器以抽象方式表現臥豬形態特徵,每條線條平直有力,似像以刀切出,為典型“漢八刀”雕刻技法。


漢青白玉鏤雕雙鳳紋佩

長4.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東漢玉瓶形飾

長6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漢玉跪姿人

高5.6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漢代玉人造型豐富,堪稱中國藝術史上與雕刻史上之典範,其中以跪坐人更加鮮見。整器造型雕琢大致均為砣類工具所完成,刀法明快,動作形態自然逼真。


東漢青玉勾連雲紋龍形佩

長12.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漢玉劍飾四件一組

劍首直徑4.2劍格長5.5cm

劍衛長7.1劍珌長6.1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漢青玉鏤雕雙龍出廓璧

長8.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兩漢是一個經學與神讖並盛的朝代,在重建商周用玉禮儀制度的同時,更是承前啟後。史書記載,漢璧用於祭祀、朝賀、徵聘、進獻、婚娶、喪葬和佩飾,為漢代文化的典型特色。出廓璧即在玉璧的外緣輪廓處附設各種鏤空紋飾,最早見於戰國。


漢青玉臥蠶紋璜、璧二件一組

璜長32璧直徑20.5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二件取同一玉料琢製成,雙面皆淺浮雕飾臥蠶紋,亦即谷紋,在谷紋之間的器表,留下製作時打格子條痕,刀法線條剛硬,線條簡練挺拔,張馳有力,此類風格屬戰國晚期至西漢中期之作。


東漢白玉鏤雕雙螭虎雲紋璜

長15.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東漢時期,由於政治動盪,玉璜作為禮器製作規模和數量漸衰微,此時玉璜,開始與玉觹、玉韘一起,逐步變形為佩。


戰國~漢青玉谷紋璜

長19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漢代玉璜形制、紋飾與雕琢工藝技法,是從戰國同類器中沿襲、衍變而出,兩者前承後續關係明晰而共同性頗多。


魏晉青玉梯形佩

長14.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梯形佩其用途是組玉中,位於底端的佩飾玉,本件梯形佩具有典型的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玉器風格。


金白玉嘎拉哈墜飾項鍊

長3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嘎拉哈是北方民族的一種文化現象,遼金時期為北方遊牧民族常獵取動物或宰殺自己放牧的牲口,將部分上好的骨頭或野獸骨關節取下當成玩具,或是隨身佩戴飾品。以玉為材質雕刻成的飾品,是為貴族或文人雅士高階者所佩飾。


西漢玉蛋形器

高4.7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東漢青白玉司南佩

長4.5cm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多看人家的藏品有益:臺灣馬氏收藏的高古玉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