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到底是個啥?

這幾天,大熱美劇《西部世界》推出了第三季。片中呈現的未來城市景象,十分震撼。而這種色彩迷幻、科技感鮮明的風格,就是我們今天提到的名詞——賽博朋克。

高大上的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到底是個啥?
/
/
/


科幻作品發展到今天,已經衍生了不少風格。其中,蒸汽朋克與賽博朋克,是兩個最鮮明的代表。

什麼什麼,你分不清?是的,對大多數觀眾來說,硬科幻仍是一個冷門的題材,更別說這兩個乍一看很深奧的概念。

那今天,就讓小歷帶你辨別這兩個看起來很高大上的名詞。



賽博朋克:廢土美學中的霓虹燈

提到賽博朋克,你會想起什麼?科技、未來、浪漫主義、反烏托邦、光怪陸離的霓虹燈;還是《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或是大熱美劇《愛,死亡與機器人》?

這個概念是直接音譯過來的,Cyber punk,是控制學(Cybernetics)與朋克(Punk)的結合詞,主要的特色風格是“高等的科技,但生活品質卻十分低落”。鱗次櫛比的高樓、麻木的現實與擁擠的街道,混雜著高科技與破舊的霓虹燈牌,畫面混亂又迷幻。

高大上的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到底是個啥?
/
/
/

可以說,賽博朋克風格就是色彩豐富的達達主義。

那“達達主義”是個啥,跟超現實主義有啥關係?下一篇文章說(哈哈哈哈賣個關子)

蒸汽朋克:巨型齒輪下的極致浪漫

蒸汽朋克(steam punk)誕生於19世紀科幻小說剛剛出現時。那時,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蒸汽”這一當時無比先進的藝術,賦予了人們對未來的暢想和浪漫的勾勒。由此,當時的科幻作品熱衷於蒸汽潛艇、計算機、甚至時間機器。1979年,K·W·傑爾特發表小說《摩羅克之夜》,正式提出這一概念。

1991年,“賽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 和布魯斯·斯特林合作撰寫了一部小說《差分機》,被認為是蒸汽朋克風格小說的鼻祖。

有趣的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查爾斯·巴貝奇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一生致力於差分機的研製,卻以失敗告終,但留下的科研成果,為現代計算機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換句話說,今天的智能手機、空調、電腦都要感謝這位老兄。

高大上的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到底是個啥?
/
/
/


“蒸汽朋克”的故事常常設定在一個假想的工業革命時期。與真實歷史不同,這一時期,內燃機並未代替蒸汽機。人們創造出了以蒸汽為動力的高科技機械。滿屏的齒輪、發條和蒸汽鍋爐、風景秀麗的歐式小鎮,都是這一風格的突出標誌。

高大上的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到底是個啥?
/
/
/

蒸汽朋克題材下,多有維多利亞時期歐洲的建築風格。巨型齒輪、飛行艇、機車零件隨處可見。同時,這一世界構想中,科學與魔法可以共存,而魔法有時也是機械的源動力。

發展

這兩種風格走到今天,已不再侷限於科幻作品

賽博朋克走向娛樂圈,在極簡主義與色彩堆疊的時尚中獨樹一幟。借鑑了色彩充沛、神秘、黑暗這些元素,賽博朋克風格的時裝常常有實用性強、防風、防水等優點。如品牌ACRONYM,其具有科技和未來感的設計,令他們的單品“一衣難求”。

高大上的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到底是個啥?
/
/
/

蒸汽朋克,則被日本的宮崎駿老爺子運用到了動畫電影中。大量的飛空艇與噴漆火車、綠色的曠野和巨型齒輪,卻闡述了治癒的主題。

從《風之谷》開始,就能看出蒸汽朋克的影子。到了《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中,魔法與蒸汽機械共同譜寫了一副華麗的圖景。

高大上的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到底是個啥?
/
/
/


爭議

賽博朋克(Cyberpunk)常見的元素包含基因工程、半人半機器人、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網上說,《阿麗塔:戰鬥天使》是賽博朋克風格的電影。但影片中許多建築與設定都與蒸汽朋克相符。

那麼,你認為這部影片是哪種風格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關乎小歷,與你每日分享文史冷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