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2019年7月28號下午,三門峽市天鵝湖畔,北京電影學院青年教師袁潔在中國攝影家協會會舉辦的基層攝影骨幹培訓班上,為三百多名學員作了一次精彩的講座,滿滿全是乾貨,分享如下:

袁潔,北京電影學院攝影教師,影像文化作者。著有《光的喜劇》《來!這樣學攝影》,北京電影學院圖片攝影創作與理論研究生畢業,美術學碩士。近年來專注於大眾攝影傳播與教育,現為吞像攝影EATFOTO教育品牌創辦人。

我們的攝影創作包含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內容指的是拍攝題材,也就是指拍什麼;形式是指表現形式,也就是指怎麼拍,怎樣選擇用攝影語言構建畫面。形式和內容相輔相成,沒有形式的內容是意淫,沒有內容的形式則是流俗。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袁潔老師決定用整個下午的時間來為大家惡補關於攝影表現形式的這一堂課,也就是說,這一堂課的內容只談畫面的問題,不涉及攝影創作的內容方面的問題。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從三方面來談這個問題:一是攝影語言的定義;二是指攝影語言具體的指代;三是講如何提高攝影語言的表達能力。

一、攝影語言的定義

我們講攝影語言,並不是講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些東西,我們講的是構成一張照片畫面含義的視覺語法。不同的攝影語言,就會呈現不同的視覺風格以及不同的視覺含義,以歷史上的攝影師拍攝的不同的狗為例:

在美國攝影家威廉.韋格曼的鏡頭前,狗是這樣的: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在艾略特.維特的鏡頭下,狗又是這樣的: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日本攝影家深山大道的狗夾著尾巴,像極了二戰後的日本: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英國攝影家傑拉德格拉辛斯表現的是,人物和寵物相處久了,連表情都是一樣的: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傑克攝影家約瑟夫.冠德卡的狗裡充滿了一種悲涼浪漫的氣息: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而在巴西攝影家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的鏡頭前,狗如同他的小主人一樣,缺乏營養,瘦骨嶙峋: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可見,選擇不同的攝影語言來構建畫面,就能最終決定不同的攝影風格、畫面含義和情感表達。

一個成熟的攝影師的標誌應該是這樣的,他擁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的視覺語言。

需要強調的是運用攝影語言不等同於塑造視覺美感,要警惕“美”這個詞,攝影語言是多樣,可以是美的,也可能是醜的。比如森山大道拍的狗,它不唯美,但它不失是一張好的作品。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二、攝影的具體指代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下面我們重點聽袁老師講“邊框”。

邊框代表空間秩序與有利位置,為什麼不用構圖這個詞?因為構圖這個詞對於攝影而言,是比較小的。美術也是有構圖的,但是美術的構圖跟我們攝影的構圖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更願意把構圖放在攝影裡面,用“邊框”這個詞來形容。什麼是“邊框”?我們攝影師拿起相機來,對於我們大千世界其實就有一個無形的四角的邊框,一個取景器。邊框包含兩個內容:第一就是空間秩序和有利位置,邊框是對攝影構圖的更高概括,我們在攝影學習中啊,要淡化美術的構圖思維,而且我最有資格這樣講,因為我本科是西安美院畢業的。我認為沒有學過繪畫的人,反而做攝影比學過繪畫的人有優勢,他在做攝影的過程中不會有繪畫的那種思維,繪畫的東西跟攝影的東西其實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美術的人的攝影作品就特別像設計,他是進入到繪畫的這個思維裡面去理解攝影,反而是把攝影小眾化了。

我們的攝影跟繪畫是不一樣的,所以說我們要淡化美術的構圖思維,這就是為什麼我不用構圖這個詞的理由,我們的邊框一定是攝影獨有的東西。空間秩序不要從點線面這樣一個簡單的構圖來理解,這個是對攝影構圖的一個簡單化。有的老師在講攝影構圖的時候,他都會講散點構圖、什麼W圖,S曲線構圖,還有很多人截了一些經典的大師作品,然後在畫面上畫一些線,然後說,你看,大師的經典構圖啊都在黃金分割上。其實這是不對的,為什麼?因為那是事後拍成了平面以後,在這個平面照片上畫出來的,但你到現實空間拍攝,你會發現你根本就不會按照平面的思維去看這個世界,你看到這個世界的絕對不是那樣畫出來的。攝影是一個三維的空間,攝影師實際上看到的身體是非常立體的。按點線面來學構圖是學不出來的。

攝影構圖,其實是重新編排畫面秩序,攝影是很主觀的,因為我想用我的相機拍哪個東西在畫面裡面,不拍哪些東西在畫面裡面,其實是有很大的主觀性的。我想怎麼構圖都是可以的。邊框意義就在於我要選擇把什麼事物納入畫面之中,把什麼事物排除畫面以外。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如圖,同樣是一個人在海邊死掉了,你納入邊框的內容不一樣,畫面給人的感覺直接影響這個人是怎麼死的。圖一邊框裡有石頭,可理解是砸死的,圖二邊框裡有海水,可理解是淹死,圖三有火,是燒死的麼?圖四有高樓,可解釋是摔死。

攝影師在創作中要找要合適的位置來拍攝被攝物,通過一個假象的邊框來編輯世界的意義和格局,把三維世界更合理的排序。邊框分兩種,一種是封閉式構圖,這種構圖穩定感比較強;還有一種複雜式構圖。這種構圖看似雜亂,其實有序。如下圖: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學習筆記:用攝影的邊框取代攝影的構圖

小結:1.一張優秀的照片是攝影語言之間的合力結果,相互影響,而非單獨作用。2.攝影語言是豐富多樣的,沒有簡單的孰好孰壞,攝影語言沒有最佳,只有合適。3.攝影語言不代表是膚淺的眼球刺激,不代表是在經營視覺美感。4.攝影語言是技術和審美的綜合。攝影語言是一項技能,是一種記憶,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去訓練。攝影語言也是審美,有的時候你的審美就到這兒了,所以拍的片子質量上不去。空有技術是不夠的,攝影沒有眼高手低,只有眼低手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