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三個錦囊,家長們都清楚嗎?

箴言·

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

——愛因斯坦


人們常用“貓和老鼠”來形容當今社會的師生關係:貓一見到老鼠就要撲過去,老鼠則要想方設法躲避,如果有機會還想戲弄一下貓。如果真的如此,師生關係是天敵,那不管是老師或者家長就都更應該審視師生關係之所以會產生衝突的根源。


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三個錦囊,家長們都清楚嗎?


作為一名兒童注意力培訓師,對我而言,影響小朋友訓練效果的不僅是老師的教學能力,而且老師與學生是否有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師生關係猶如鏈接老師與學生的一個信息通道,當有了一個良好而穩固的通道,小朋友才會更主動地去接受課程中的信息。


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些教學中獲得的技巧,除了可以幫助孩子與任課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爸爸媽媽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可以用上這些錦囊妙計的。


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三個錦囊,家長們都清楚嗎?


一、平等的交流

原來,小A同學存在比較明顯的焦慮情緒,甚至上課的時候也需要父母全程陪伴在身邊。在課堂中聽到其他聲響,小A就會像受驚的小鳥一樣撲進媽媽的懷裡尋求安全感。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小A對我有很強的警戒心理。而且我發現,傳統的上課模式中,小A會因為我站著上課的聲音和動作被嚇到。後來,我嘗試蹲下來跟小A說活,這樣的交流方式讓我可以直視著小朋友的眼睛,會讓TA更安心。逐漸,小A開始樂意與我分享TA的想法。這樣一來,課程中的訓練任務也就更容易達成了。


二、獨特的切入點

小B同學屬於典型的“油鹽不進”,用常規方式根本無法和TA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TA在剛開始上注意力課的時候,會突然在教室裡面跑步、轉圈,會突然抱住旁邊的小朋友,會起身關掉教室裡的燈。此外,課程中的所有任務都不配合,總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當我與小B溝通交流的時候,TA也是愛答不理,完全不配合。


偶然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我發現小B同學在畫畫。而通過畫畫這件事作為切入點,小B同學第一次和我主動聊了起來。我在之後的視覺觀察任務教學中,給TA發了一張白紙,讓TA將觀察到的信息用畫畫的方式表現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小B開始逐漸參與我們的課程任務,而通過畫畫這一個切入點也讓小B與我之間建立起了更多的聯繫。


三、提前的約定

我任教的幼兒班有一半的小朋友在開學時都不到4歲,根本沒有辦法做到長時間遵守規則。所以,一味地要求小朋友們做到一整堂課都能控制住自己的小手和小嘴是不現實的。

相反,一定要給小朋友犯錯的機會,假如只是通過強硬的規定來糾正小朋友的行為習慣並不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跟小朋友做提前約定的方式來達成這一目的,當小朋友完成了約定後,可以給小朋友一些小獎勵來強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改善小朋友的行為習慣,也能讓小朋友們更加信任老師。


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三個錦囊,家長們都清楚嗎?


總而言之,如何與小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更多的還是得看每個小朋友的自身特點,不同性格類型的小朋友採用的方式也應該是不同的——正所謂“因材施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