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給我兩百年,整個歐洲匍匐在腳下

引言

“有不少東西都能證明我們已步入晚年,而我本人就是證據之一。

儘管如此,我還是如五歲的孩童一般喜歡瞎子捉迷藏,年輕人,包括我的孫子,他們都說只有跟我在一起玩的時候才最有樂趣。我也還是那麼愛笑。”——葉卡捷琳娜

通往權力之路,一將功成萬骨枯

葉卡捷琳娜二世,出生於普魯士斯德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是普魯士軍隊中的一位將軍,後被封為公爵,封地是安哈爾特-採爾勃斯特公國,當時德國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國。

從《通往權力之路》瞭解了葉卡捷琳娜,歷史脈絡清晰,從彼得大帝到伊麗莎白女皇至葉卡捷琳娜二世,能讓讀者能清晰瞭解到18世紀的俄國狀態,觸及18世紀歐洲各國的歷史、政治的糾葛。

葉卡捷琳娜一個得不到母愛的女孩,帶著家族的企圖心來到俄國,青年時代也無法擁有愛情。

一個自小都缺愛的人,貧瘠得只有權力可追逐,她的世界自然慘不忍睹。

一個 德意志普魯士貴族家的普通女兒,到遠嫁到俄羅斯深宮的小媳婦,再到雄視歐洲大陸,引得無數啟蒙運動思想家競折腰的一代女皇,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

“大帝”之名。

在執政34年裡讓俄國的土地面積擴大了67萬平方公里,打開了通向黑海和波羅的海的出海口……

我好奇打開百度,同一時期清帝國是乾隆,戲劇性的兩位還一差點打起來。

葉卡捷琳娜曾準備派遣遠征軍到清國,但恰逢俄國與土耳其戰爭爆發,俄國無力雙線作戰。

俄土戰爭結束後葉帝準備再次派遣遠征軍,但俄土戰爭剛打完所以遠征軍這事就作罷。

我在寫作的過程會不自覺與兩位傑出的中國女性作以對比,謀高位者、在高位上不易,很佩服這樣的女性!

葉卡捷琳娜比武則天小了1105歲,比羋月小2千多歲。

書中略提到一些處理軍事戰略部署、宗教文化衝突、社會階級矛盾、國際外交政治問題、農業、建築、醫學等,涉及面廣泛。

僅奧恰科夫戰役,兩萬名俄國將士和三萬名土耳其軍人陣亡!而這樣血腥的戰役不計其數!

取決於俄國沙皇的四處侵略的貪婪和野心,讀過歷史我才知道,俄羅斯是一個戰鬥民族這種說法是多麼可恥!多少恨!

不僅戰場上血腥,攻下一座城後對平民百姓老弱婦孺依舊是血腥的屠殺……

俄國沙皇不僅對敵人屠殺,對占人口90%以上的自己的同胞農奴也是慘絕人寰的壓迫,所以當時農奴的壽命多不超過45歲……

而葉卡捷琳娜飽讀詩書,深受民主啟蒙思潮的影響,和伏爾泰、狄得羅等一流哲學家、藝術家終生交好。

收購了大量的藏書和藝術品,建造了大量精美的宮殿……

她甚至“仁慈”地為罪犯減刑,因不堪其忍受酷刑……但是,在這一切美好後面,上演著無數無數殘酷可怕的現實!

她活在權利的最高峰,卻活在人世間的最低谷。

無法擁有人基本的歡樂和愛——沒有母愛、沒有愛情、沒有子女的愛……只是一個可憐而貧瘠的女皇大帝。

葉卡捷琳娜時代的歐洲史是驚心動魄的,普魯士的崛起,七年戰爭,俄羅斯與土耳其的戰爭,尾隨而來的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我惡補歐洲歷史更清楚認識到葉卡捷琳娜的成就。

但是作者把葉卡捷琳娜大帝還原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從青年到老年,既有少女對愛情的憧憬,也有成年女性對待感情的認真態度,還有含飴弄孫的舐犢之情。

更不用說與啟蒙思想的接觸和對文化、藝術的保護。

《通往權力之路》這本書沒有達到最好,沒有在翻閱帶來期盼,但卻不知道怎樣才能寫得更好,作者的功力和態度,讓我敬佩。

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偉大不僅在於執政時她做到了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跨越式的平衡發展,還在於她完全平衡了自身感情與國家利益的平衡。

儘管她男寵多達十幾位,儘管《通往權力之路》這本傳記可作為模範情書大集,並不妨礙她是個偉大皇帝。

葉卡捷琳娜大帝作為一個男權時代的女性,取得了絕大多數男性君主都難以達到的成就。

除了她的天賦異稟,更是與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付出分不開,她必須比男人付出更多才能夠駕馭那個時代的男人,才能駕馭那個國家。

同時也說明了一點,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但是如果沒有先天的三分註定,後天再怎麼打拼也是無用的。

雖然後期只看到了法國大革命的恐怖,沒看到其中的可取之處,對法國大革命的評價有失偏頗,但總體來說,她開創的開明專制盛世,確實是響徹千古!

葉卡捷琳娜:給我兩百年,整個歐洲匍匐在腳下
/
/
/


葉卡捷琳娜:少了愛,一天也過不下去

或許愛有千百種,葉卡捷琳娜渴望的並非僅僅只是肉體上的歡愉,而是來自對方的友情、溫暖、支持和智慧,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再多一分詼諧。

其中還應該包括一個男人對一位迷人女性的尊重。

隨著年紀的增長,她需要證明自己風采依舊,仍然有能力拴住男人的心。瞧,她的需求和普通人又有何區別呢!

首先我要談談葉卡捷琳娜和彼得的婚姻關係。

其實,成功的婚姻大多靠相濡以沫的感情,如果沒有,設身處地的理解和榮辱與共的利益都可以讓二人拴在一起

但這恰恰都不符合這兩個年輕男女,少年彼得好不容易將葉卡捷琳娜視作朋友,是她的不小心,嫌棄了彼得因天花毀容的臉。

使本就陰騭淺薄的彼得更加自卑敏感,並直接導致性無能的他根本不會再與這位名義上的妻子有更深入的接觸。

彼得能夠親密接觸的只能是無限臣服無限縱容無限崇拜自己的女人。

而且數次將對某個女人的喜愛說給葉卡捷琳娜聽,滿足他內心病態的自尊。

但在羞辱和貶低妻子的同時,因為自己對於政治的不感冒以及能力的缺失。

很多事情都需要葉卡捷琳娜幫他拿主意,作為自己權力獲得的唯一來源——丈夫彼得,葉卡捷琳娜也是有求必應,竭盡所能去幫助。

互相利用互相厭棄,這種畸形的婚姻關係,絕不會出現在平凡的大多數身上,這也造就了皇室婚姻的神秘感和傳奇色彩。

但是未來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必須要感謝她的丈夫,歷代的女性執政者,哪一個不是因為有著昏聵無能的夫君才有機會觸底反彈呢?

人生若只如初見該多好,彼得與葉卡捷琳娜迫於擔心伊麗莎白女皇的”陰謀”,不敢相愛產子。

無奈之下伊麗莎白暗示葉卡捷琳娜尋情人借種,還暗示彼得的侍衛向葉皇示好,同時,當彼得回心轉意後發現了葉卡捷琳娜不是處女,兩人種下心結相恨相殺。

不難理解,風流韻事易於永流傳世!能被優秀的女皇看上的也絕非”凡品”,通往權力之路葉女皇自身的才智過人,才是整個人生線和國家發展線的。

如果你是她,你會在同樣的時空狀態裡做出怎樣的判斷與抉擇?

多情女皇與波將金相愛結婚了,歷史沒有重演,一切都向著理想的方向發展了。

葉卡捷琳娜寫給情人的書信、情書,無不表明瞭她是個性情中人,在經歷的幾段感情中,特別是與波將金的相處,讓我深受感動。

簡直逆襲女皇的愛情史,既便有眾多情人,她仍是一個古老時代堅守自己信念的性情女人

葉卡捷琳娜:給我兩百年,整個歐洲匍匐在腳下
/
/
/


葉卡捷琳:對於俄羅斯文化的形成和發揚光大的重要性

在她逝後那段歲月裡陸續湧現出來的俄國作家。

回顧她作為一個君主皇權維護者在啟蒙思想影響下,對於文化自由、言論自由給予了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間,有一種想要落淚的衝動。

19——20世紀湧現的那些傑出天才,至今仍讓人鼎力膜拜的神級人物,如果不是因為她,是不可能出現的。

如此看來,她的成就應在彼得大帝之上,彼得架起了骨架,葉卡捷琳娜注入了血液,使得這架生命體迸發出無限能量,讓世界震顫!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英雄與歷史,是相輔相成的。

從1744到1762蟄伏的這十八年,是葉卡捷琳娜大帝一生中至堅至貴的歲月,正是由此,她開啟了屬於她的輝煌時代。

從古典時期直至晚近,出現許多文學大師,使得世界文學史的走向不得不變趨勢,她就像歷史長河中的巨石,河流仍會滾滾向前,但因為這些巨石的存在。

激流陣陣,抑或洶湧澎湃,總之,這些文化巨石在河流中留下了重重的烙印,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能迴避她的存在。

在隨後的百年裡這個國家滋養出了普希金、契訶夫、柴可夫斯基等人,這些人和作品都成了葉卡捷琳娜留給俄國的寶貴財富。

葉卡捷琳娜:給我兩百年,整個歐洲匍匐在腳下
/
/
/


結束:

一個人的際遇、天賦、努力,種種因素彙集成了最終的樣子,這就是生命的奇。

隱忍的老虎,想取悅主人,如果沒有父親的教誨,葉卡捷琳娜嫁給彼得後的那段分居時光將是一段暗淡無光的日子。

葉卡捷琳娜說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只有這樣才能熬過這一生。

18年的孤獨生活讓她得以大量閱讀。閱讀對一個人靈魂的影響之大,葉卡捷琳娜推動了俄國朝著文化大國的方向走去。

她龐大野心,強大的征服欲,冷靜而理性的頭腦,識人用人御人,這些綜合因數成就了她也成就了俄羅斯帝國。

她交友廣泛,她以工作為樂,她熱愛藝術,她就是——葉卡捷琳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