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講話構思巧妙 文辭優美 語言極佳 言之有物

我就做好今年政府工作,主要從思想認識、工作作風、標準要求等方面,簡要講三點的意見:


這篇講話構思巧妙 文辭優美 語言極佳 言之有物

第一,要把握一個“勢”字,就是要知勢、蓄勢、借勢。古話說,自知定心,方能知人;審時度勢,方能成事。這個“勢”,既是形勢趨勢,也是勢頭勢能。新的一年,我們更要腳踏實地,登高望遠、順勢而為。


一要“知勢”謀局。2019年是大事喜事較多的一年,也是敏感節點密集、風險矛盾疊加的一年。看全球,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因素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看國內,風險和困難增多,產業轉型、嚴監管、去槓桿的陣痛影響繼續凸顯,等等。這些都對我們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因此,我們一定要穩字當頭,穩住陣腳、穩住信心,貫徹“六穩”部署,以“穩”保“進”,以“進”促“穩”。


二要“蓄勢”跨越。當前,各地競爭形勢你追我趕、咄咄逼人。比如,**趕超勢頭明顯,**建設在全國全省都創造了亮點。因此,我們要揚優勢、創特色,加快把良好的生態優勢、人文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後發趕超優勢。尤其要蓄積產業升級之勢,電子信息首位產業要擴量提質,促進“兩化”融合、軍民融合,到2021年邁上2000億級;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要拉長鏈條,著力發展中醫藥種植,打造第二個千億產業;綠色食品產業要做強品牌、做旺市場;旅遊支柱產業要培育業態,加快向產業經濟轉變。


三要“借勢”登高。借勢發力,才能逆勢突圍。吉安作為欠發達地區,更需要巧借外力促發展。要借優惠政策之勢,**視察三週年、新一輪**振興為契機,搶平臺、爭政策。要借產業轉移之勢,優化園區平臺,打造“四最”營商環境,承接發展要素、優質資源、先進產業,打造產業梯度轉移承接示範地。要借區域發展之勢,推進“主軸驅動、區域協同”戰略,尤其要借高鐵開通之勢,推進“1+5”高鐵新區建設,加快佈局全域旅遊、商貿物流、高端住宅等產業,最大限度發揮高鐵的正向效應,防止虹吸效應。

這篇講話構思巧妙 文辭優美 語言極佳 言之有物

第二,要突出一個“幹”字,就是要苦幹、實幹、巧幹。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只有幹出來的精彩。面對新任務,我們只有苦幹實幹加巧幹,才能得到滿意的收穫。


所謂“苦幹”,就是要夙興夜寐、殫精竭慮。明代思想家呂坤,曾經說過,“做官都是苦事,為官原是苦人,官職高一步,責任便大一步,憂勤也增一步”。民族英雄林則徐說過,做官難,做大官更難。我們作為新時代黨的幹部,要有更高的境界。今年困難之多、任務之重、壓力之大前所未有,既有城鄉功能品質提升、開發區改革創新、人居環境整治等一系列三年行動。我們要勇挑千鈞重擔,苦心謀發展、苦幹創事業,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來吉安的“增長指數”和百姓的“幸福指數”。


所謂“實幹”,就是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想到”和“得到”之間的距離,因為中間隔了一條萬水千山的“做到”。當前,我們有的領導幹部,言語上狂風暴雨、行動上微風細雨,把“說到”當成“做到”,喊口號、裝樣子,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我想,只要工作做得實、過得硬,就能從容應對。近期,省委將對中央脫貧攻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督查,大家要高度重視。整改方法千萬條,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克服僥倖,逐條整改到位,任何敷衍整改、虛假整改,都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也是拿政治生命開玩笑。


所謂“巧幹”,就是要開拓創新、科學施策。現在,一些工作投入大量精力,但成效不明顯,重要原因就是創新不夠,缺乏善抓的巧勁。世忠書記在上週五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對把握規律、講究方法作了強調,並指出,在工農業生產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在我們工作中,方法是重要的生產力。這啟示我們,要加強調查研究、專業分析、科學決策,運用新理念新思維。比如,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如何有效治理農村汙水、管控秸稈焚燒、破解人才制約、做活集體產權“三變”,等等,這都考驗我們的創造力、操作力。還比如,今年,我們實施“大幹項目年”,大幹絕不是蠻幹,而是要巧幹,項目包裝要有融合化理念,徵拆要用法治化手段,運作要有市場化思維,推進要集成化作戰。方法對路才會事半功倍,才能實現**所說的“幹出幹勁,還要幹出水平,更要幹出成效”。

這篇講話構思巧妙 文辭優美 語言極佳 言之有物

第三,要做到一個“精”字,就是要精細、精通、精彩。“精”,是一種標準,一種態度、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追求。我們要把“精”的要求,作為一種習慣,化為一種境界。


一要恪守精細的態度。就是要有工匠精神,精雕細刻、精耕細作,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做精。比如,城市建設與管理就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無論是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的“微改造”,打通斷頭路、丁字路的“微循環”,還是汙水管網、街頭綠地的“微更新”,都要入細入微、落細落小。入企幫扶也要精準精細,發揚“店小二”精神,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於細微處見真情、見水平,當前重點要大力開展“春風行動”,聚焦企業實際需求,精準幫助解決招工難題,幫在關鍵時、幫到點子上。


二要鍛造精通的本領。“精通”才能“專業”,才不會盲人摸象,掉進陷阱。我說,領導幹部要當 “思想家”“企業家”“科學家”,要加強經濟、科技、金融等知識學習,做到“一門精、多門通”,提高對政策的理解力、執行力、操作力。同時,要“勤、齊、書、話”樣樣精通。勤,就是勤勉工作、勤奮學習;齊,就是看齊核心、對標對錶;書,就是多讀書、多書寫;話,就是說行話、說實話、會動員。需要強調的是,面對新形勢,各級領導幹部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煉就“見微知著”的洞察力、“居安思危”的穩控力。


三要力求精彩的效果。就是要高標定位、追求卓越。領導幹部作為“施工隊長”,又是“施工員”,“出場”就要出色,“出手”就要是高手,體現高水平。比如,旅遊景區開發,從目標定位、規劃設計,再到項目推進,都要身體力行、力求完美,自己帶頭追求高標準、高品質,才能帶動本地本單位形成“求精求彩”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