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力量:信任和期待具有極大的能量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故事: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是以為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他深深愛上了這個“少女”,他真誠地期望自己的愛能被“少女”接受。於是,他就帶著豐盛的祭品來到阿弗洛狄特神殿向女神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賜予雕像生命。他的真誠感動了女神,於是女神真的讓這座雕像活了過來。皮格馬利翁便娶她為妻。

人們從皮格馬利翁的故事中總結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和讚美能產生奇蹟。它被總結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對這一效應做出了經典證明並使它廣泛應用。


信念的力量:信任和期待具有極大的能量


1968年,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來到了美國的一所學校,開始了研究和試驗。

他們首先對學校的六個班的學生成績進行了預測,並把他們認為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名單用讚賞的口吻告知學校的校長和有關教師,並再三叮囑對名單保密。實際上,這些名單上的人名是他們隨意選出來的。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八個月以後竟然出現了令人驚喜的奇蹟: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有了顯著進步,而且性格更開朗,求知慾更強,與教師關係也特別融洽。

為什麼八個月以後會有如此顯著的差異呢?這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原來,這些老師得到權威性的預測暗示後,便開始對這些學生投以讚美和信任的目光,態度親切溫和,即使他們犯了錯誤也沒有嚴厲地指責他們,而且通過讚美他們的優點來表示信任他們能改正錯誤,實際上他們扮演著皮格馬利翁的角色。正是這種隱隱的期待和讚美使學生增強了進取心,使他們更加自尊、自愛、自信和自強,奮發向上,故而出現了“奇蹟”。

這個試驗讓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對他們的發現更加肯定,他們認為,對別人期待更高,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信念的力量:信任和期待具有極大的能量


它給我們一個這樣的啟示: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的支持,從而增強了信心,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所以,不要忽視信念的力量,它表明每個人都可能成功,但是真正能不能獲得成功,部分取決於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待他、教育他,還有一部分取決於自我的認識與感覺。

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最成功的統御管理是讓人樂於拼命而無怨無悔,實現這一切靠的就是信任。”

信念的力量:信任和期待具有極大的能量


要知道,信任既可以是對自己的,也可以是對別人的。對自己信任,是一個對內的信念,它會成為一個人無法被打倒的終極武器;對他人信任,是一個對外的信念,猶如種下了希望的種子,會激發他人潛在的能力,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近比較流行的“墨菲效應”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只不過它是負向的——你越害怕出現什麼結果,就越會出現什麼結果,這也是一種信念,只不過這是一種負向的信念,我們可以把這種負向的信念轉化成正向的信念,這樣就會帶來好的結果。我們有時候看到電視裡面的主人公會給自己加油鼓勁:“加油,LXK!”這種行為雖然看上去有些做作,但如果你真的相信你所說的,那麼這一行為實際上比看上去要更有效果。

信念的力量:信任和期待具有極大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