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釘一體,阿里為何深踩油門?

雲釘一體,阿里為何深踩油門?

文 | 王小胖

阿里有一句廣為人知的價值觀,「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二十多年來,這家企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自我變革,而在今年「大出風頭」的釘釘,最近成為了阿里新一輪變革的主角。

9 月 27 日,阿里公佈新一輪戰略部署,將釘釘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與阿里雲全面融合,並將整合阿里集團所有相關力量,將「雲釘一體」戰略全面落地。

根據該部署,原釘釘事業部、阿里雲視頻雲團隊、阿里雲 Teambition 團隊、企業智能事業部宜搭團隊、政企雲事業部、數字政務中臺事業部、烏鶇科技部分團隊,全部加入新的大釘釘事業部,全面融入阿里雲智能。

與此同時,釘釘 CEO 陳航(花名無招)將調任集團,另有新的任用。

在 2019 年 6 月份阿里組織架構調整中,阿里將釘釘併入了阿里雲智能事業群,而最近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並且加碼「雲釘一體」,可能是釘釘成立以來規模最大、意義也最為重大的一次變動。

這意味著,「釘釘」二字之於阿里內外,已經有了全然不同的內涵。在公眾看來,一般會認為釘釘是企業協作溝通工具,而對阿里來說,釘釘是其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環節,也是要與阿里雲「開疆拓土」的戰鬥夥伴。

為什麼阿里要在這時「深踩油門」,「雲釘一體」又將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01 組織變革的集結號

對許多企業來說,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往往是被動的、謹慎的,積弊許久再下定決心給組織做手術是常見情況。

這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人」是企業最重要也最複雜的生產要素,對組織做調整,就是對「人和人的關係」做調整,其中的阻力和潛在風險都是巨大的。

而阿里的組織架構調整往往是「主動響應式」的,這家公司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次調整部署,理解這種調整的關鍵在於,阿里是一家頂層設計能力很強的企業,組織架構的相關調整是戰略落地的先決手段。

比如在 2018 年,阿里雲升級為阿里雲智能,將中臺的智能化能力和阿里雲全面結合,同時讓集團 CTO 張建鋒出任阿里雲智能總裁,就是為了提前佈局,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技術底座做好準備;包括在 2018 年,將天貓升級為「大天貓」,也是類似的戰略先行邏輯。

美團王慧文曾感慨,中國互聯網企業裡面,組織能力真的過關的只有阿里,換帥,是一次勇敢的嘗試,無異於給高速行駛的車輛換裝發動機。

釘釘從 0 到 1 乃至 1 到 10,成為國民級應用,但再上一個臺階,就需要一個更加廣闊的戰略加持,釘釘升級的背後,是釘釘在走出初創期,走入深水區。

而走出初創期的標誌性進程,就是雲釘一體的加速。

按照張建鋒在 2020 雲棲大會上的闡述,阿里想要構建的雲,「不是簡單的 IT 設施的雲」,而是一系列數字技術的組合,釘釘現在就是作為一個應用層面的聚合,既能滿足企業協作的需要,同時也向開發者開放,企業可以基於這個平臺,大幅度提高數字化升級的效率。

雲釘一體,阿里為何深踩油門?

「最終的效果是為了讓組織變革更敏捷、創新更容易、企業變得更有活力」,簡言之,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變革到了一個即將提速的階段,本就相輔相成的釘釘和阿里雲,現在要通過更緊密的協同結合,為企業提供一攬子數字化解決方案。

阿里的組織變革公告,更像是軍令狀和集結號,強強聯合的兩大業務,要準備打一場面向未來的「硬仗」。

02 雲釘,為什麼需要一體?

說是「硬仗」,阿里的對手其實只有自己。

根據釘釘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釘釘用戶數超過 3 億,企業組織數量也來到了 1500 萬,而根據研究機構 QuestMobile 的數據,釘釘吃到了疫情給協同辦公帶來的最大一塊紅利蛋糕,其 MAU 數據從 19Q4 時的介於 5000 萬~1 億,躥升到了 2.5 億左右,繼續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與釘釘佔據國內第一位置相伴發生的,是阿里雲建立的統治地位:阿里雲已經在較長時間保持著中國雲計算市場佔有率第一。

雲釘一體,阿里為何深踩油門?

實際上,釘釘已經越發顯著地成為阿里雲的一大流量來源,作為用戶界面,釘釘已經成為了阿里雲的對外接口。

如果形象化地以一輛智能汽車來舉例子,釘釘就是用戶可以用手指進行觸屏操作的界面交互系統,而阿里雲則是整輛車——集成了後端的智能駕駛算法和硬件。前端功能的實現離不開底層技術的穩定和逐步迭代,這也就解釋了釘釘和阿里雲的關係。

企業家們從最初的聊天 OA 功能開始,越發被「吸引」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從此就「回不去了」。

以前,阿里雲和釘釘各有側重,阿里雲在拓展市場時的策略是在細分領域拿下大客戶,做出標杆案例,是一種從上往下的滲透。而釘釘更多是在服務中小企業,是一種從下往上的滲透,二者終有相遇之時。

所以,當釘釘的大型企業客戶增加,企業的需求越發增多,甚至很多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貫穿企業內部所有系統的平臺」時,這些大客戶需要的也是阿里雲的整體解決方案。

這裡有海量的用戶,複雜的場景,也有非常多的腦力從業開發者,加上數字化技術是一片還沒有人確立標準的「應許之地」,也就為中國在該領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土壤。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底層技術尤其需要場景,底層技術的精進也越發需要大用戶量和及時反饋,從而及時優化,馬太效應一旦形成,就能招到更好的技術人員,這也最終形成正向的循環。這也是阿里雲和釘釘一體化的意義所在。

阿里雲和釘釘,本就是協同作戰的雙生關係。2019 年釘釘劃入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的調整,也是對這種關係的理順明確。

03 變化已經在發生

人對未來的判斷,往往基於過去的經驗,就像馬車時代的人無法勾勒汽車的模樣,我們其實也很難想象出,未來 5~10 年後的數字化浪潮,到底能夠塑造出怎樣的經濟圖景。
不過,一些已經在發生的變化跡象,足夠能引起我們的注意。

東方希望集團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建立的第一批民營企業,創立於 1982 年,曾多次入選「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其業務涉足重化工業、農業以及商業地產等多個領域,現有員工 26000 餘人。

像這樣的企業在發展歷程中,對信息化、數字化等概念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涉足,但是因為業務龐雜,市面上又沒有提供完整方案的供應商,最終其信息化呈現出的就是碎片化、分散化、發展程度低等特點。不同的部門、不同的業務條線,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統,相互之間獨立運作,代碼缺乏維護,迭代起來也十分困難。

而在接入了釘釘之後,這些分散、龐雜的系統有了一個整合統一入口,最直接地,員工只要憑藉 ID 登錄釘釘,就能夠進入各個系統和應用,不再需要記憶密碼——而在過去,每天都有 60 單以上的員工提出重置密碼工單。

雲釘一體,阿里為何深踩油門?

前臺小小的改變,其實意味著在後端分散的數據已經被打通,數字化的業務創新具備了基礎條件。

通過釘釘開放的底層生態,東方希望能夠直接將精力放在符合自身需要的應用功能開發上,不需要重複造輪子,也避免了保有體量龐大的研發團隊。舉例來說,通過釘釘平臺接入生產管控系統,負責人能隨時隨地的查看各項指標,並對其進行實時監測預警。

同時東方希望還整合了包括 MES、物流、客商服務、出勤、點餐、EHR、快遞簽收、協調辦公等 52 個微應用。基於釘釘平臺,東方希望以僅 10 餘人、90 萬元預算,實現了更多人、9000 萬元才能完成的軟件系統開發。

類似的改變,正在東方希望、立白、復星等知名民企身上,一個接一個的發生著。當這種量變積累到一個臨界點產生劇變,中國產業的升級也就完成了。

而對於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來說,他們甚至都不需要去招募研發人員,而只需要通過對雲釘一體上各項開放生態的應用,就能夠對組織、業務進行數字化升級。

應當說明的是,企業數字化說到底不是點幾個按鈕就可以完成的簡單動作,而是需要每一個組織從上到下都傾力參與的系統工程,這其中,有著大量非標準化的配置和需求產生,即便是對於阿里來說,想要把所有事情大包大攬地妥善解決,也並不容易。

因此,to B 的正確打開方式,必須是集團軍作戰。

從本質上來說,之所以能發生這樣的改變,暗合了斯密早已闡釋的「硬道理」:專業分工。

一位業內人士曾經對周天財經表示,to B 一定是需要生態的,而這個生態的關鍵就是 SaaS。

這位業內人士進一步闡釋說:「微軟為什麼在 AWS 處於先發優勢的情況下,還可以快速崛起。就是因為即便是在底層技術上,微軟佔下風,但憑藉牢牢佔據交互界面的優勢,微軟開始有了壓倒 AWS 的勢頭,背後的邏輯在於:有 SaaS。因為每家企業在採購的時候,肯定不是一上來就指定要買哪家的服務器,而是說要哪個 OA 系統,也就是說用戶側的優勢能反推底層技術的進化,從而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越多人用的技術就會變得越好。」

實際上,用戶層形成的大量反饋,反過來倒逼技術進化的迴路,而只有技術的不斷優化,才能保障前端用戶界面上不丟失數據,功能都能得到完整實現。

這也是為何,雲釘一體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

之所以必須,上面已經談過了,而之所以「可能」,是因為阿里向來就有集團軍作戰的特點,to b 行業的特點就需要集團軍作戰,攻堅技術也好,拿下大單也好,離不開各種能力的綜合凝結。

當釘釘越發成為商業乃至企業的操作系統,可以確定的是,雲釘一體,還有最近的一系列調整,就是在整合最強的產品和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