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在春晚舞臺上,周濤連續主持了16年,這項紀錄至今無其他女主持人打破。

從央視主持人到演員、導演,周濤在不同的舞臺上表達自我。她看起來總是風輕雲淡,但其實也戰戰兢兢過。

如何在不同的舞臺上扮演好自己,是每個人一生都需要認真學習的課題。

九月初,某場活動的舞臺上,許多人看到了久違的周濤。

她眉目溫柔,大氣端莊,令人難以相信眼前這個氣質美人,竟然已經52歲了。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自從2016年最後一次主持央視春晚之後,就鮮少聽聞周濤的消息。

周濤的微博也只有幾十條,最新的一條停留在今年8月8日。

十二年前的今天,我在鳥巢,期待北京奧運會的盛大開啟。十二年後的此刻,我在北京保利劇院,期待《情書》新冠疫情後的首次演出。

那麼……十二年之後的此刻,我會期待著什麼呢?

周濤拿過主持界的最高獎項“金話筒”金獎,但她一向低調,很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她曾經連續主持16年春晚,這項記錄至今沒有其他女主持人打破。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離開央視後,她去嘗試了配音,做了製作人、導演、話劇演員。

知乎上有人這樣評價她:

“瞭解過周濤的個人經歷就會發現,她的轉型是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的。一個能為自己的夢想做足準備的人,絕對會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斷尋找‘生命邊界’。”

起點

高中的時候,班主任就建議周濤去學藝術。但周濤和爸爸聊了三次學藝術的想法,爸爸才把它當一回事兒。

周濤每週日凌晨五點坐火車去老師家裡學戲劇表演,晚上八點離開,回到家已經過了零點。

但學了大半年,只學了個朗誦。

不會唱歌,不會跳舞,幾乎什麼都不會。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還好考試的時候,老師看重的是語言表達,她成了那年安徽唯一一名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的學生。

周濤六歲時就想去北京。她趴在故宮的銅獅子背上照過相,有著濃厚文化氣息的首都讓這個六歲的小女孩魂牽夢縈。

後來大學報到路過天安門,眼淚瞬間就落了下來,但隨之而來的是迷茫,她不清楚自己未來究竟能走到哪裡。

要當主持人?要當新聞聯播播音員?她沒有這種概念,一直處於混沌狀態。畢業後去做資料片配音,每天很輕鬆,但幹得越久越覺得這不是她想要的。

“我要走,我要到一個能夠發揮我專業特長的地方去工作,我看清了自己。”

束縛與突破

她去了央視,玩命似地工作,一個月30天最多上了35個班(當時的班叫早班中班晚班,一天三個班),同時做三個欄目,偶爾還去客串別的節目。

她做過體育節目、戲曲節目、老年節目、少兒節目……唯一沒有合作過的部門是行政處,因為他們不做節目。

1995年,周濤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了央視《綜藝大觀》的主持人。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但也因此沒有了“退路”,壓力實在太大了。

在當時,《綜藝大觀》是最受大眾矚目的一個節目,每次都是現場直播,倪萍是這檔節目的王牌主持人。

剛進去的周濤是個新人,相比較而言,幾乎沒有任何口碑基礎,連寫主持稿的人都不太瞭解周濤,不知道怎麼給她寫。

周濤努力模仿倪萍,手裡的臺本也全是倪萍的風格。

有倪萍的時候,收視率很高,但當主持人變成周濤,收視率就稍低,這樣的反差讓周濤感覺像被束縛在繭裡。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1996年一整年都不太找得到方向,對自己能力有一種質疑,我行不行?我可不可以?我的問題是什麼問題?

倪萍盛名之下,我一個新主持人怎麼才能找到突破?我們是兩種不同的類型,我希望在節目裡能有我的烙印,而非附屬別人的狀態。

我需要怎麼突破呢?從哪裡突破呢?我找不到。

不過後來這個突破點被找到了。

周濤去參加了一檔蹦極相關的節目,節目要求主持人體驗蹦極,別人都不敢,但周濤敢。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在那個年代,沒有什麼真人秀,敢這樣做的主持人很少。那一期節目果然收視率奇高,觀眾也因此發現周濤勇敢有個性。

此後,“《綜藝大觀》主持人周濤”這個標籤,才真正被更多的大眾所熟知。

在《綜藝大觀》五年,從101期到200期,30出頭的年齡,周濤感覺,自己終於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專業

除了做《綜藝大觀》,周濤可以說在各方面的業務都“很能打”。

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女解說員,當晚,全世界的人民都聽見了她的聲音。她也被載入了中國電視和中國奧運史冊。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主持央視春晚的16年間,幾乎是“零失誤”。

剛主持春晚的時候,周濤其實不怎麼緊張。

因為那個時候,每一臺大型綜藝節目都有很多人看。《綜藝大觀》收視率最好時能到45%,春晚並不是一枝獨秀。

初登春晚,旁邊站的是倪萍和趙忠祥(點擊可查看)。兩位前輩和周濤說,零點的時候你也不用說話,跟著喊“54321”就行了。

每一年的春晚對周濤來說,都更像是一場享受式的舞臺。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她還經常客串表演,和著名小品演員馮鞏、郭冬臨搭檔,把觀眾逗得前仰後翻。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後來周濤升職做了央視大型節目中心副主任,除了彩排春晚,還要負責臺裡的各項年終工作。

早八點到臺裡開會,凌晨兩點回家,第二天又開始連續十幾個小時的春晚彩排。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每一年的最後,她都會說:“今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到這裡就結束了,謝謝大家收看。觀眾朋友們,明年再見!”

2016年她決定離開央視,在春晚舞臺上最後一句話卻是:“觀眾朋友們,再見。”

沒有明年了。

作為一名主持人,周濤幾乎拿遍了專業內的所有獎項:金話筒獎、金鷹獎、星光獎,甚至還是亞洲第一位獲國際金皇冠獎的主持人。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一直以來,她在主持的時候,面目看起來都是那樣地端莊規矩,說話娓娓道來,大氣平和。

小時候,家裡人也說,她是個很乖的孩子。

但只有周濤自己清楚,僅僅做主持人,已經不能夠滿足了。

她對自己有很多的設想,“我一直按著文化藝術方向(前行),不會走偏的,我喜歡,我適合,我擅長”。

48歲,她決定給自己的人生“換個臺”。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換了舞臺”

2016年離開央視後,有很多觀眾都想知道“周濤去了哪裡”。

她去了更“遼闊”的舞臺。

周濤為人低調,鮮少在社交平臺公開自己的每一項行程,但僅有的動態裡,也足夠看到她的精彩。

她去演了話劇,從小她就喜歡錶演。演話劇這回事,她準備了很多年。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2018年,周濤主演了話劇《情書》,演一個女孩從青春到白頭的一生。

話劇舞臺比想象中艱難,大段臺詞讓不是表演科班出身的周濤幾度崩潰。

後來,《情書》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周濤請好友來看,演出結束後,好友孫小梅對她說:“看著你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我很努力地在找春晚主持人周濤的影子,但是沒找到。”

話劇舞臺上的周濤,已經50歲了,但演少女姿態,一點都不違和。

那種純情、遺憾、錯愕、悲傷,所有的情緒都拿捏地恰到好處。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演話劇不掙錢也不出名,不像我以前分分鐘做一臺電視晚會,收視率再不好,也有幾千萬上億人看。

演一臺話劇,觀眾坐滿了才一千多人,還要跑那麼多城市,每天去演。但話劇是我的一個夢想,我把舞臺劇變成了我生活中的現實,我願意為它付出。

她還拍了電影《決勝時刻》,在裡面演宋美齡。

往那一坐,就是舊時光裡的美人。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去年冬天,周濤去了綜藝《聲臨其境》,和杜海濤一起主持。

一上場,一身幹練地白色西裝,氣質溫婉不失颯氣,王耀慶一直誇她,“你是逆生長了”。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周濤配了一段《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小哪吒,現場觀眾一片驚呼,沈夢辰不可思議地說道:“一模一樣是嗎?”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周濤還喜歡古典樂,她導演了三年的“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不管做什麼,她給人的感覺總是恰到好處。

該大氣的時候大氣、該溫柔的時候溫柔,認真起來很有魅力,可愛起來也足夠迷人。

有一些非常年輕的粉絲視周濤為偶像。

看見周濤,很多年輕的女孩就像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希望達到的狀態。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她總是做一件事就愛一件事,50幾歲的年齡,20幾歲的樣貌和心態。

第一年做音樂季導演時,她說 :

生命中有些東西很重要,比知名度、金錢、地位都更重要,這就是我們心中的夢想和方向。

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不管到了什麼年紀,也還是希望能像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一樣,對未來永遠充滿信心。我希望是你們的姐姐,更是你們的榜樣。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從央視主持人到演員、導演,周濤在不同的舞臺上表達自我。她看起來總是風輕雲淡,但其實也戰戰兢兢過。

如何在不同的舞臺上扮演好自己,是每個人一生都需要認真學習的課題。

離開央視4年,52歲的周濤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樣子!

奧黛麗·赫本說,一個女人的美麗是可以隨著歲月而增長的。

芳華容顏終會老,唯有氣質藏人心。

離開央視4年了,周濤還是會緊張春晚。

今年在家裡過除夕的時候,她還是覺得一切都像華麗盛大的夢境。

“好像我還在那裡,就像夢境一樣。我在那個氛圍裡過了16個春節,現在從另一個空間來看,還是會切換到工作狀態。”

她一邊看一邊回憶,下個節目演員該從幾號門上場,上個節目演員從哪個門撤走,小品是不是該上道具了……

那些她熱愛過的一切,好像都還鮮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