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談論的新基建,將給客運行業帶來什麼?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被第一次提出,2018年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2019年“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卻在2020年一躍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基調”,新冠疫情無意中扮演了“加速器”的角色。


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整個中國社會空前體驗了一次數字技術的生動應用,不僅提供了層出不窮的科技抗疫方案,還解決了雲教育、雲辦公和無人物流等諸多問題,讓數字化應用場景需求進一步擴大。

而在後疫情時代,中國需要“新基建”作為新動能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過去的幾年裡數字經濟已經顯示出了對經濟強勁的拉動能力,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35.8萬億,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7%。


都在談論的新基建,將給客運行業帶來什麼?

4月20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上,官方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在此之前,央媒已經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

相比發改委明確的三個方面,“我覺得七大領域並不是一個很嚴謹的劃分”,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劉振國說,和他持同樣觀點的行業人士並不在少數。七大領域看起來是並列的選項,事實上並不完全是一個層面的東西,有分析人士認為,“從七大領域看,新基建從內到外可以看成四個層次。”

其中最內核的第一層次,是“為數字、信息經濟的六大支柱(即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提供支持的基礎設施”,比如5G基站、IDC數據中心等;第二層次是“電子化、智能化改造現有城市的傳統基建設施”,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項目;第三層次是“在城市中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應用設施”,包括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支持的充電樁、光伏、垃圾發電等;第四層次也是最外層部分,實際上並不能稱得上新基建,更多是補短板基建,如科技園區的開發,連接城市群內部的城際高速鐵路、輕軌等。

顯然,新基建和老基建在第四層甚至第三層都有頗多重疊,劉振國則認為,“新基建一定是在現有基礎設施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和高質量發展,而不是憑空另起爐灶,所謂的‘新老’很難嚴格區分”。

但不論如何,交通都是與新基建關係最密切的行業,央媒和發改委在舉例新基建時,也都在用智能網聯汽車、智慧高速公路、智能交通來說明“新基建”的應用場景。


都在談論的新基建,將給客運行業帶來什麼?

那麼,交通行業的新基建到底包涵些什麼?

從3月份開始,劉振國經常被邀請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但很快他發現,無論是行業內外,還是各地政府、企業以及行業協會,“都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者是自己掌握的資源往‘新基建’去靠,甚至在一些媒體和企業那裡變得有點像炒作”,於是劉振國在朋友圈裡發表了一些文字,來闡明他對於“新基建”的理解。

按照劉振國的想法,“新基建”是一個基礎設施範疇的概念,隨著技術進步和需求變革,“基礎設施的內涵會發生變化,但基本定位不會改變”,應該從基礎設施的本質出發,來探索“新”在何處,而不是把所有內容都一股腦地納入進去,“在交通領域,交通運輸部已經制定了交通運輸行業的新基建推進計劃,明確了行業內新基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內容。”

根據交通運輸部8月6日發佈的《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交通運輸行業的“新基建”包括14項主要任務:一是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以交通運輸行業為主實施。以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應用為載體,體現先進信息技術對行業的全方位賦能;二是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配合相關部門推進先進技術的行業應用,包括5G、北斗系統和遙感衛星、網絡安全、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如自動駕駛等)等;三是完善行業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科技研發支撐能力建設,如實驗室、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監測網等。


都在談論的新基建,將給客運行業帶來什麼?


不過,《指導意見》提出這些新基建的主要任務,將會為交通行業帶來什麼,改變什麼?

媒體上對於新基建將對整個社會發展帶來的變化總結說辭是,“我們將迎來又一次的效率革命”,它驅動著實體經濟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一代數字化技術的加速融合,在數據融合、技術融合、場景融合的過程中,機器可能記錄一切數據並進行大數據的運算和分析,從而協助人類做出更加優化的決策和行為。比如對企業的經營來說,在什麼時間應該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哪些人群更喜歡,他們在哪裡,這一切的答案都可能在“新基建”帶來的智能革命演化中,變得更加清晰且確定。

由此來看,新基建與老基建最大的差異在於,新基建是智慧化的改革,提高的是整個國家的生產效率,如果說老基建是骨架撐大,那麼新基建就是大腦的擴容。

都在談論的新基建,將給客運行業帶來什麼?

目前能看到的趨勢是,以“信息化、智能化和數據化”為核心的新基建,不僅超越了互聯網的範疇,也超越了商業的範疇,它會成為未來世界的交通網絡、能源網絡和公共服務網絡。對於交通“新基建”,《指導意見》中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目標:“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輸網絡、北斗時空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覆蓋,行業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等逐步應用”,但“對於未來交通網絡的具體場景,說實話是無法想象的”劉振國認為,就像十年前沒人能想象到互聯網是這樣改變人們的生活。


其實《指導意見》中提出的主要任務都已經在推進中,智慧公路已經在一些地方試運營,智能交通也在逐步構架,今年7月25日,交通運輸部和科技部還簽署了關於“四網融合”的合作協議等等,但無論從設施的數量、設施的品質,以及管理和運營水平,“目前還只能說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的發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指導意見》中設定的初步目標實現時間是2035年;同時,要加快新基建的步伐,就需要加大投資力度,但從目前相關統計來看,截至2020年上半年,新基建的投資只佔到總基建投資的10%到20%,投入和建設都需要時間。

都在談論的新基建,將給客運行業帶來什麼?

還有,那些沒有列入新基建的行業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其實,現在已經能看到一些大趨勢,工業互聯網的熱度不斷被推高。對比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區別,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認為,消費互聯網面向C端,成功的關鍵在於獲取流量,尋找融資,放大勢能;產業互聯網的本質,則是新技術對B端企業進行全面的改造和革新,通過數據上雲,大數據打通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渠道,深化產業變革。

新基建會成為最底層的邏輯體系,其上搭建新的商業模式,輸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將為更多的行業帶來發展的機會。具體到交通運輸行業,想要實現“車、路、人”的協同,不僅需要具備裝備智能設備的智能公路,還需要匹配智能技術車輛,實現智能運營管理服務平臺,以及精細化的客流數據採集與分析,才能讓運輸變得更加安全、更有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