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還有其他閃光點的!“計較”怪圈之教育篇

什麼叫“計較”怪圈?“計較”,按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計算比較”,就是將兩樣東西放在一起相比較,並得出哪個好哪個差的結論。所以,“計較”怪圈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誤進入的相互比較圈子。“計較”這個怪圈對於我們來說 ,就像地心引力一樣吸附在我們身上的磁場周圍,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有可能進入“計較”這個怪圈裡徘徊。今天,我們來具體探討一下在孩子教育上容易誤進的“計較”怪圈是怎樣的?而進入“計較”怪圈裡的家長、孩子最後都變成怎樣了 ?家長又該如何走出“計較”怪圈“呢

孩子身上還有其他閃光點的!“計較”怪圈之教育篇

別人家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相信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被“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評價而感到無奈,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會說“你看看鄰居家的孩子,他在這次考試裡又拿到了滿分,你怎麼就是比不上別人呢?”老師在班裡講評時總會對差生說:“你看看班長是怎樣學習的,你要是有她的十分之一的努力,就不至於這麼差勁了。”那麼,在長期經歷過被動計較的你們長大變成一個怎樣的人呢?你認為這種被動比較會對你的一生有影響嗎?我覺得肯定會有影響的,但並不是說家長不能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而是不贊同家長用比較這個方式來進行的批評教育。

性格是這樣養成的

孩子無論在學校裡還是在家裡,都會聽到長輩們對自己進行對比式的批評教育,其實,不停的對比式批評教育對讓孩子感到非常困惑,他只知道別人家孩子有多優秀,為什麼長輩們沒有像發現別人家孩子優點一樣發現自己的優點呢?他根本就不明白自己到底差在哪裡,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較。那麼,長期不對等的比較會慢慢地磨滅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他身上沒有任何值得父母、老師驕傲的地方,慢慢的,他不再期望得到老師、家長的贊同,而是選擇了放棄努力,因為他覺得無論他怎麼努力都不會達到老師、家長為他所設定的期望目標——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整個對比式批評的成長過程會逐漸養成孩子自卑、沉默、偏執的性格。

而對於家長來說,過分地將自家孩子和別家的孩子進行比較,會增加家長的焦慮、暴躁等負面情緒。家長每天都生活在這個“計較”怪圈中,看到的都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自家孩子的缺點,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發現“美”的能力。試問一下,一個人整天生活在怨恨當中,他還會開心快樂嗎?

可想而知,“計較”怪圈不僅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負面影響外,還會增加家長負面情緒的滋長。要想改善這種情況,則需要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出適當的調整了。

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吧

大部分家長都會以孩子的成績作為教育方向,認為自家的孩子並不比別人有孩子差,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可以考滿分、通過鋼琴八級、在奧數比賽得獎……所以,不停地對孩子進行對比式批評教育就是想讓孩子發奮努力,為的就是讓自己在別的家長面前抬得起頭來。而家長們卻容易忽視一點,那就是其實自家的孩子身上也有他的閃光點的,例如他可以輕鬆拼裝好一部計算機、他可以寫出一篇邏輯性極強的偵探小說、他可以在12秒內跑完100米……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要懂得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適當給予孩子肯定和讚揚,當然在孩子犯錯時也會給予嚴厲的批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孩子在陽光、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環境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