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完孩子,孩子哭的特別傷心,後來發現孩子沒有錯,您會道歉嗎?

河南靈寶木子李


我會,小孩子也需要被尊重。我就經常給我兒子道歉。那有什麼,你大人也不能做的完全都對。


姐不好惹6928


既然孩子沒有錯,那道歉就是理所應當的。

人們常說,知錯即改,善莫大焉。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作為家長,有時難免訓錯孩子,但事後知道孩子沒錯,就應當及時道歉,這是毋庸置疑的。

1、及時道歉,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孩子雖小,但正在成長中,不僅身體在長,心理也在逐漸成熟。他渴望長大,也希望自己能夠像大人一樣受到尊重。家長及時道歉,會使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

網傳有個孩子,因一道題目與家長產生分歧。家長錯了不認錯,孩子爭執不下打報警電話,最後在警察調解下家長才認錯。

家長需知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2、及時道歉,能夠讓孩子懂得“知錯就改”的道理。

有不少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就是不認錯,“無理辯三分”。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也搞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知錯不改,又怎麼能奢望孩子“知錯即改”呢?

3、及時道歉,不僅不會影響家長的權威,不會丟家長的面子,反而能促進親子關係。

家長總想樹立“說一不二”的形象,在孩子面前保持絕對的權威。之所以不願認錯,是覺得在孩子面前認錯太沒面子了,怕孩子以後不聽自己的。孰不知,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

家長也是人,是人就有犯錯的可能,承認錯誤又有什麼關係呢?

相反,孩子明明沒錯,卻遭到你的訓斥,他一定是滿腹委屈,有“冤”無處“申”,如果家長能夠及時認錯,真誠道歉,那麼孩子內心的“冤屈”瞬間一掃而空,那種喜悅可想而知。孩子會感激父母的勇於認錯,敢於擔當,更會慶幸自己擁有這樣開明的家長。

當然,我不主張家長動不動就訓斥孩子,哪怕孩子還完全不懂事,也要試著跟他講道理。

如果做父母的動不動就訓斥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脾氣暴躁,蠻不講理。

當父母的,只有放下身段,俯下身子,心平氣和地跟孩子平等交流,才能讓孩子樂意接受你的意見,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記住:好孩子是“教”出來的,“責罵”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山區小城故事


孩子沒有錯。訓錯孩子,家長應道歉。這是以身作則的好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