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上位史:看豬肉怎麼走上餐桌

最近,每一箇中國人都切實感受到了豬帶來的“壓力”,連續上漲的豬肉價格已不再是新聞。當然,也有專家提出可以用其他畜肉、禽肉替代豬肉,但這顯然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格格不入,而這也不禁讓我們產生疑惑,中國人究竟有多愛吃豬肉?又為何這麼愛吃豬肉呢?那現在就讓我們從多方面入手,深刻剖析一下,中國人愛吃豬肉的“歷史基因”。

豬肉的上位史

毫無疑問,豬對中國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在遙遠的古代也是如此。多位學者通過檢測豬的牙釉質發育情況,同位素食性研究和DNA測序對比,確立了早在距今九千年前,豬就被中國人圈養起來,成為最早馴化的肉用家畜。

人類早期馴養動物是為了保證冬季肉食供應,所以在全國各地的原始聚落遺蹟中,都出土了相當多的牲畜骨頭,還能發現切割烹飪的痕跡,而其中有相當部分是烹食豬肉遺留下來的。比如大汶口遺址,在43座墓中出土了66塊豬骨,而在甘肅永靖秦魏家的遺址中,46座墓足足出土了430塊豬骨,這些豬骨佔到所有家畜出土骨頭的三分之一①。這些遺蹟,充分說明了豬很早便為了滿足肉食需要,被我國先民從千萬種野生動物中選育,蓄養起來。

豬在中國人的餐桌上,一開始並沒有建立霸主的地位。導致豬肉地位排在了牛羊之後,位於主要肉用家畜的末端。《禮記》記載“天子食大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生動的說明了地位差距。

在南北朝時代和唐代,豬肉的美味誘惑,在社會中上階層中遠不如羊有。《洛陽伽藍記》中讚美“羊者是陸產之最”,而宋初彙集前代文獻資料的著作《太平廣記》更是多次提到羊肉,其比例達到所有肉類的44%,相比之下豬隻有11%,遜色許多。

北宋時期宮廷的肉食還是羊肉佔據絕對優勢。據文獻記載,北宋宮廷每年消耗豬肉只有4100斤,只有羊肉43.4萬斤消耗量的零頭。在上層社會中,豬肉也是被鄙視的食物,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在《豬肉頌》中稱豬肉“貴者不肯吃”、“價賤等糞土”。但正是“價賤等糞土”的特性,使得豬肉在民間獲得了普及的機會。

豬肉在餐桌上的相對弱勢地位,在宋元時有了逆轉的苗頭。

比如描繪北宋晚期首都開封狀況的《東京夢華錄》中就記錄:“唯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南燻門)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十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開封每天消費的豬達到每日一萬以上的量級。正說明民間對於豬肉的巨大消費量。元朝時馬可波羅也提到浙江的豬特別多。這些資料說明,宋元時期民間的豬肉需求量和養豬量正在不斷壯大,豬肉正逐漸成為普通中國人最主要的肉食。

豬肉的普及,從下到上,到明朝中期開始佔領宮廷。《明孝宗實錄》提到負責掌管宮中飲宴供應的光祿寺從1457年開始,每年減少雞鵝供應而增加豬的進口,而這潛移默化的改變,到了清朝最終定型,當時絕大部分府、州、縣誌都將豬列為特產之一②,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如霞浦縣,更是養豬成風,以至縣誌記載其養豬的人家十之八九,足見清代豬肉的普及。

豬肉上位靠什麼?

既然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食用豬肉,並且隨著時間推移一步步的加深對豬肉的需求和喜好,我們就不免對其成因產生一些相關的疑問。

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在勾勒出完整圖景之前,不妨先從豬肉本身入手。

人們選擇一樣食物,固然有著諸多考量,但產生最直接影響的則是它們的營養和口味,就前者來說,豬肉的營養非常豐富,有著不低蛋白質的同時,提供了大量的脂肪,其含量高達37%,遠超牛肉的13%,山羊的14%和雞肉的2.5%⑤;伴隨著脂肪的,還有達到牛3.16倍、羊1.94倍的熱量。這兩點在古代是最容易被普通人觀察到的,也是古人從生活經驗中所觀察到的,極為重視的營養指標。豬身上如此多的脂肪,有效地補充了當時食用油的匱乏,在提供充足熱量的同時,促進多種維生素吸收、蛋白質代謝,也就難怪食物短缺,各種物資也十分匱乏的古人會如此喜歡豬肉了。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有著極強的保牛,尊羊文化,文化和現實考慮又進一步促進了政策的導向,所以自漢代以來,中國政府就極力勸誡農戶通過養雞、養豬來解決自己的肉食問題。比如西漢的黃霸,就在潁州叫郵亭官帶頭養豬養雞,渤海太守龔遂也鼓勵農家每家養兩頭母豬、五隻雞。

而到清代的時候,豬的重要性更被極大的拔高。滿人有著好吃豬肉的習慣,這源於他們原始的捕獵生產生活方式,在有限的肉類選擇下,豬肉是他們能選擇的最好食物了,所以在滿族的祭禮,豬肉的地位極高,以至於在清王朝定鼎天下後,紫禁城坤寧宮專門開闢出一處屠豬庖豬,專供祭祀。

祭祀之後將豬肉分食,即便是包衣奴隸也可以分得,並配以不擦嘴,不謝主人的習俗,這樣的傳統一直持續到入關以後,清皇室還繼續保留⑯。伴隨著這些祭祀胙肉流入民間的,是各種回鍋肉、蒜泥白肉、酸菜燉肉等新菜式的湧現。

正是這些歷代文化、政治因素,間接幫助豬肉普及到了中國人的飯桌之上。

“二師兄”上位史:看豬肉怎麼走上餐桌

東坡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