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學生(1—3)年級的作業,為什麼高、初中畢業的家長輔導起來都感覺吃力?

青山綠水儒鄉風


小學生的作業,看起來很簡單,為什麼家長輔導起來感覺吃力?

------那是因為你是站著的,孩子是蹲著的,你們不在一個平臺上對話,所以費力不討好。作為家長,你從年齡,智力水平,學時教育上,都遠遠好於上小學的孩子。所以,你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總感覺問題很簡單,孩子不會做,簡直是廢物!

-------居高臨下,自命不凡,某種程度上你不是在幫孩子,而是在炫耀自己。你沒有站在真心幫助孩子的角度,而是站在評價,否定的高度。你細細想想,是不是?所以,你看孩子累,孩子聽你教導更累!你煩孩子,討厭孩子不聰明!孩子討厭你,嫌你嘮叨!

--------你應該怎麼做?

--------一是,放低身段,俯下身子,讓自己和孩子在統一個起跑線。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低,這是孩子真實情況。我們不能拿著你現在的水平,去評價一個比你小的孩子。你把自己放在一個小學生的水平,去考慮問題,就會少一些輕視,少一些煩惱。

二是始終跟緊孩子的學習節奏,讓自己作為孩子學習的陪伴者,不是評價者。只有始終跟著孩子的節奏,才會有孩子的視角,才會理解孩子,才會懂得孩子的問題,也才能幫助孩子。

三是我們要做孩子的助手。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望子成龍,這無可厚非。但是要懂得,我們始終做孩子的助手,不是替代者。我們需要引導,教育,鼓勵,督促,不是替代,不是打擊。

四是要有正確的人才觀,懂得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寶。這塊寶你要學會打磨。他可能學習成績不會很好,說不準唱歌很好,跳舞很好,繪畫很好,說話很好。孩子不管哪裡做的好,都應該給予及時的鼓勵,表揚。

希望,我們家長懂得:我們的孩子不是用來考試的,是用來描繪燦爛春天的。


紫藤


其實這種高初中文化水平的家長輔導小學生感覺吃力的人數不是少數。原因有:1,現在的小學課本內容相對以前的課本內容有所拔高。許多家長應該發現在小學課本里出現了以前初中才能學到的課文或者題目。也就是說現在的小學知識比以前難點!還有一些資料上的題目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有些題目編寫已經超出教學大綱,可是現在為了各種競賽,都在往高難度出題目。

2,家長自身原因。由於工作後長期不看書了,很多在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識就忘記了,有些很熟悉的漢字也會提筆忘字,寫不出來。這是正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些家長表面上是初,高中畢業。而實際上學的時候成績就差,什麼也沒學會。名義上初中畢業,實際學到的知識還不如一個小學的六年級學生。這當然是輔導不了孩子學習的。

輔導不了沒關係,只要願意學習,就能解決。把孩子的課本拿過來提前看完做完,用成年人的理解能力去學習小學知識,一定比小孩子快。

在孩子沒學之前把課本知識學完,不會的可以向學校老師請教,或者利用網絡都可以。



L煙柳畫橋


現在小學生(|一3)年級的作業,為什麼高,初中畢業的家長輔導起來都感覺吃力?

現在小學生(|一3)年級的作業為什麼高,初中畢業的家長輔導起來都感覺吃力?這怎麼可能呢,具有初高中水平的家長居然輔不了低年級孩子,這是為什麼?

一,教育孩子這是一門藝術。這些家長在輔導孩子時,用成人的學習方法去輔導孩子,孩子們怎麼可能理解和接受呢,家長講解了半天,孩子越聽越糊塗,家長認為很簡單的問題,但對知識還掌握不多的孩子來說,他們確覺得很難,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些淺顯易懂的語言講給孩子聽,語言要生動形象,使他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孩子們產生了學習興趣了,自然就很高興接受你的輔導了。

二,耐心不夠。孩子們年齡較小,接受能力差。有些家長在輔導孩子時,兩遍一講,孩子沒聽明白,家長就可能發火而大罵孩子是笨蛋,久而久之孩子就產生了逆反心理,你再怎麼濤濤不絕的講,孩子卻一句也沒能聽進去。這樣的輔導怎麼能起作用呢?家長在輔導孩子時一定要耐下心來,慢慢地講解給孩子聽,只要孩子有一點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鼓勵他,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當孩子很樂意學習時,家長輔導也輕鬆,孩子學起來也容易了。

家長在輔導孩子時,一定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水平和理解能力進行輔導,孩子們剛學習不久,所掌握的知識有限,他們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講解問題要淺顯易懂,讓孩子能夠接受才行。平時多陪同孩子一道學習,多讀一些兒童讀物給孩子聽,講些孩子喜歡聽的小故事,不斷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和認知能力。慢慢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才能讓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