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白的這首蜀道難形象的寫出了蜀地的地勢險要。自古以來,不僅有漢高祖劉邦出蜀地得天下,又有蜀漢丞相諸葛亮,五次自蜀地而出,北伐中原,震懾曹魏。歷史記載,四川地區曾經發生過一百多次的兵變,大小割據政權不計其數,但是為何四川地區卻多次成為唐代皇帝移駕的首選呢?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巴山楚水在哪裡?

巴蜀地區主要是來源於戰國時期長江上游的四川重慶地區的兩個奴隸制國家,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蜀國,和以重慶市以及部分貴州西部地區為中心的巴國。這兩個國家雖然毗鄰,但是風俗文化卻迥然不同。因此長期處於戰爭狀態。秦惠文王時期,秦君接受名將司馬錯的建議,軍事介入巴蜀戰爭,巴蜀也因此正式納入了中原王朝。

楚水”一詞多指今天的湖南南部和貴州西部南部地區,戰國時代是楚國的疆域,即使是到了唐代,這兩個地區依舊是很不發達的地區,巴蜀地區人們的開發僅僅限於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地區,絕大多數的四川的山地,丘陵都是未開發的狀態,同理今天的貴州南部也是如此,即使在宋代,這裡也是少數民族爨部的割據範圍,加之南方地區多瘴氣,氣候炎熱,因此在唐人劉禹錫看來,巴山楚水可不就是淒涼地。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王朝陪都的專業戶

四川在唐代可以說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屢次拯救大唐帝國於危難之中。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史思明糾結十五萬軍隊從河北起兵,三個月之內河北地區全部淪陷,破潼關,直逼長安唐玄宗李隆基倉皇出逃,首選之地就是劍南道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區。

這可不是唯一的一次巴蜀地區和大唐帝國陪跑,唐德宗大曆年間,吐蕃攻陷長安,皇帝再次出逃,沒錯又是四川。之後的唐德宗唐僖宗又多次逃亡四川地區,躲避戰亂。客觀來說,如果沒有四川,大唐帝國最早在天寶十五年就會走向終結,後的多次變亂也是四川在給大唐強行續命。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那麼,巴山楚水淒涼地為何能成為唐朝皇帝逃難的心頭好呢?

  • 巴蜀地區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客觀上可以幫助皇帝成就大業

巴蜀地區在秦惠文王之前是一箇中華文明並駕齊驅的文明,早在商周時期,它就已經產生了相對發達的青銅文明,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三星堆文明。因為地理上的阻礙,在戰國之前,巴蜀地區和中原地區的交流並不頻繁,彼此之間的發展也是幾乎互不影響的進行著,因為四川盆地的溫暖溼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四川本土文明也就是巴蜀文明也是農業文明,而且耕種技術十分發達。

秦惠文王時期,名相張儀曾經和名將司馬錯在秦國朝堂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張儀主張攻取韓國,而司馬錯堅持認為首先應該拿下巴蜀地區,加強秦國的實力,“天府之國”的名字也是第一次被司馬錯所提及。

歷史證明司馬錯的先見之明,四五十年後,決定秦國能否一統天下的最後戰役中,秦趙長平之戰,秦國就是依靠的巴蜀地區的物資供應,生生耗死了山東第一強國趙國。這也為隨後的秦國統一天下奠定的軍事和物質基礎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秦朝末年,劉邦被封為漢中王,控制今天的巴蜀地區,但是隨即劉邦採用韓信的計謀“暗度陳倉”襲取關中,並且和項羽在關東地區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拉鋸戰,劉邦勝少敗多,多次被項羽打的丟盔卸甲,甚至媳婦,兒子都扔了。但是巴蜀地區卻源源不斷地給劉邦送來物資和壯丁,最終雖然項羽幾乎每次都可以擊敗劉邦,甚至給予重創,到那時劉邦就是不投降,最終垓下合圍,項羽兵敗身亡

到了東漢末年,巴蜀地區更是發達,僅僅是蜀郡戶口就有七八十萬,人口在二三百萬左右,整個四川地區人口達到了七八百萬之巨,遠遠多於荊州和揚州五六百萬的人口作為南方地區巴蜀地區無疑是人口最多,經濟最為富饒的州郡。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及“今益州之地,戶口百萬,民戶殷實,兵精糧足,足以謀取天下”由此可見巴蜀地區開發程度之高,和經濟基礎的優勢。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到了唐代,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巴蜀地區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此時的巴蜀地區屬於劍南道,人口稠密,農業發達,蜀地的絲綢享譽天下,更是成為了西域駐軍的重要軍資。唐玄宗時期,蜀地的人口密度足以和河東河北地區媲美,遠遠超過其他的南方地區。

雄厚的人力和農業經濟基礎,使得唐代皇帝可以依靠巴蜀地區東山再起。

  • 巴蜀地區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

巴蜀地區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作為盆地地貌,北有秦嶺,西有青藏高原,

有巫山和長江天險,南方是未開化的實力弱小的少數民族,可以說是相當的安全。在北部因為漢中的阻礙,只要政府軍守住陽平關,叛軍就進不來,這也是為什麼巴蜀地區長期和中原文化沒有交流的原因。

其實早在秦獻公時期秦人就開始圖謀巴蜀地區了,到那時奈何當時的科技落後,巴蜀地區和觀眾的交通十分不便,這一歷史重任就交到了他的後人秦惠文王手上,秦軍誘騙蜀人開闢了前往關中地區的崎嶇山路,秦國大軍隨即開赴巴蜀地區。可是即使是到了現在從北方進入巴蜀的通道也依舊是十分的險峻,在唐代巴蜀地區可以說是十分的安全。

同樣巴蜀地區還有更好的優勢,巴蜀地區東可以順流而下攻取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北方佔據了漢中作為橋頭堡之後,也可以攻略涼州和關中地區。秦國和漢高祖可以奪取天下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歸功於巴蜀地區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秦趙長平之戰,因為巴蜀地區的加入,使得秦國多了一個基本盤,因此可以放心大膽的額和趙國在中原決戰。漢高祖劉邦的大本營也在巴蜀地區,因為其地理優勢所以劉邦可以和項羽放心的在關中決戰。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兵少地小,但是卻可以在兩線作戰抵抗曹魏的軍事壓力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主要原因就是獲得了巴蜀地區地理位置的優勢。

其次巴蜀地區毗鄰關中,皇帝跑起來也是近了許多,總不可能讓皇帝千里跋涉跑到東都洛陽去吧。唐代皇帝移駕四川不僅可以指揮軍隊反擊叛軍收復關中,抵禦吐蕃和回鶻。同時唐代中晚期。我國東南部地區開始大規模開發,國家財政,實仰東南。嶺南和兩淮地區的節度使大體上還是忠於唐朝,移駕四川從一定程度上是對東南節度使的震懾和控制,有利於皇帝利用東南地區的財富,統籌全國,安平戰亂頻發的西北和河北地區。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 巴人善戰,可以為唐軍提供強有力的兵源

歷史上的巴蜀地區長期和中原王朝脫節,除了中原王朝基礎牢靠的成都平原地區,大多數地區都是蠻夷割據佔領的土地。四川地區誕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蜀人文明發達,擅長冶煉青銅器,但是巴人則勇武好鬥,多次挫敗了楚國人的侵略,同時打的蜀人抬不起頭。蜀地氣候溼熱,野生動物許多,因此除了耕種,巴蜀人民還經營打獵,這和北方遊牧民族極為相似,巴人勇武好鬥,這正是絕佳的兵源。

例如說南中地區早在秦漢時期就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但是到了唐代其少數民族的力量開始崛起,爨部的後人南詔國割據了今天的四川南部地區。同時在唐代吐蕃的強勢崛起,使得中原王朝在四川地區派駐重兵,在和吐蕃與南詔的多年交戰中,四川的官軍實力尤為強悍,從劍南道調集的軍隊多次在唐代平定割據軍閥的戰爭中嶄露頭角。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 巴蜀人民忠厚朴實,可以對中原王朝忠心不二

蜀地區是在秦漢時期被中原王朝同化,雖然他們接受了中原文明,到那時卻和傳統的中原人有著些許區別。中原地區,文化發達,儒家觀念深入人心,但是也說明中原人更加願意參與政治陰謀和流血政變,例如

高平陵政變和八王之亂等。但是樸實的巴蜀人民,每天除了勤勞的耕種,就是納稅,承擔徭役,要麼就是在家歇著。

巴山楚水真是淒涼地嗎?為何它會成為唐代皇帝逃亡的“心頭愛”

蜀人有一句俗語“安逸”也就是說,蜀人是樂觀的,“不思進取”的。巴蜀本土人民基本上沒有進取天下的野心,他們更喜歡好好的過太平日子。這就是為什麼一旦沒有了強勢的外來軍閥的領導,蜀人一般就直接投降了。

但是如果有強勢的領導,那麼蜀人就會緊緊的而團結在政府周圍,盡心竭力,毫無怨言的承擔過度的賦稅徭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