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计划新开27家规模以上购物中心

上海今年计划新开业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27家,商业建筑面积与上年实际新开持平。这是上海购物中心协会昨天发布的《上海购物中心2020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露的信息。

今年,上海新开购物中心进度有所放缓,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重要原因。《报告》显示,据多方信息核对和调查统计,今年新开业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为27家,在数量上低于去年,但商业建筑面积为238.38万平方米,与上年实际新开持平。数据显示,上海去年新开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共42家,其中新建新开32家,存量改造升级10家。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3万平方米以上既存购物中心290家,总商业建筑面积2200.4万平方米。

《报告》显示,去年全市经营规模20亿元以上的购物中心超过30家,比2018年增加8家,占既存购物中心总数的10%,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6家,分别是国金中心、月星环球港、恒隆广场、豫园商城、百联青浦奥莱、五角场万达广场;经营规模20亿至50亿元的超过25家,包括上海环贸、上海新天地、上海万象城、佛罗伦萨小镇、第一八佰伴等。

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调研,尽管疫情对实体商业产生巨大冲击,但整个消费市场和消费信心的基本面仍然向好,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消费市场预计将较快恢复增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上海购物中心如何走出低谷,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报告》认为,一方面,购物中心应在业态布局、空间环境上加以调整,适应未来消费新趋势;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直播、社群、微商城、小程序等数字化营销成为商业新亮点,这将加速购物中心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大对数字化运用的投入。

《报告》认为,随着5G技术的普及,购物中心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但这不仅是单纯对数据的运用,还要通过数据化、信息化将购物中心“人、货、场”变成一个系统,即在“场”内通过数据、视频实施远程设施设备运行监控,达到效率最大化,同时,通过网络信息给会员以及周边消费者分析画像,推送购物中心内各品牌业态的服务场景和信息,形成互动,开展智慧营销、精准营销。通过网络互动交流扩大线上流量,利用各种形式和活动将线上流量吸引到线下,聚集有效客流,实现流量变现。(记者 徐晶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