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計劃新開27家規模以上購物中心

上海今年計劃新開業3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27家,商業建築面積與上年實際新開持平。這是上海購物中心協會昨天發佈的《上海購物中心2020年度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透露的信息。

今年,上海新開購物中心進度有所放緩,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重要原因。《報告》顯示,據多方信息核對和調查統計,今年新開業3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為27家,在數量上低於去年,但商業建築面積為238.38萬平方米,與上年實際新開持平。數據顯示,上海去年新開3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共42家,其中新建新開32家,存量改造升級10家。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3萬平方米以上既存購物中心290家,總商業建築面積2200.4萬平方米。

《報告》顯示,去年全市經營規模20億元以上的購物中心超過30家,比2018年增加8家,佔既存購物中心總數的10%,其中50億元以上的有6家,分別是國金中心、月星環球港、恆隆廣場、豫園商城、百聯青浦奧萊、五角場萬達廣場;經營規模20億至50億元的超過25家,包括上海環貿、上海新天地、上海萬象城、佛羅倫薩小鎮、第一八佰伴等。

根據多家研究機構的調研,儘管疫情對實體商業產生巨大沖擊,但整個消費市場和消費信心的基本面仍然向好,通過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消費市場預計將較快恢復增長。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上海購物中心如何走出低谷,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報告》認為,一方面,購物中心應在業態佈局、空間環境上加以調整,適應未來消費新趨勢;另一方面,疫情期間,直播、社群、微商城、小程序等數字化營銷成為商業新亮點,這將加速購物中心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大對數字化運用的投入。

《報告》認為,隨著5G技術的普及,購物中心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但這不僅是單純對數據的運用,還要通過數據化、信息化將購物中心“人、貨、場”變成一個系統,即在“場”內通過數據、視頻實施遠程設施設備運行監控,達到效率最大化,同時,通過網絡信息給會員以及周邊消費者分析畫像,推送購物中心內各品牌業態的服務場景和信息,形成互動,開展智慧營銷、精準營銷。通過網絡互動交流擴大線上流量,利用各種形式和活動將線上流量吸引到線下,聚集有效客流,實現流量變現。(記者 徐晶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