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考古,不單單是為了重現往昔文物的榮光,更重要的還是為了還原歷史真相。歷史真相的重要,往往和一個民族息息相關。
1977年,在河南省南陽市郊區有人發現了一座古墓。聞詢者紛紛前往,考古隊也不敢耽擱連忙奔赴現場。
雲紋銅禁
在近一個多月的挖掘過程中,這座已經被盜掘的春秋晚期楚國墓的原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即便這座墓被盜掘了數次,但是裡面依舊出土了大型青銅禮器80餘件,經過考證,這座距今2500年的墓主人正是楚莊王的兒子王子午。而在墓中出土的80餘件青銅器,又以“雲紋銅禁”最為珍貴。雲紋銅禁紋飾繁縟,工藝複雜,是我國最早的失蠟法工藝鑄造的青銅器之一。
十二條龍形附獸昂首鼓腹翹尾,頭頂的冠飾與兩旁的角飾都是浮雕透孔雲紋,獸尾插著尾花。獸首面對禁面張嘴吐舌,舌頭翻卷著至於禁面上邊,其狀像是眼睛在盯著禁上的美酒,垂涎欲滴。禁底有12個龍形獸支撐著禁身,挺胸凹腰。
這一發現,被人稱之為“逆天”文物。但是最初雲紋銅禁被發現的時候,卻是殘破不堪的。
禁體破裂稱十餘塊,銅梗殘端,就連底獸都從本體脫落,並且大部分殘缺不全,已經成了百塊碎片。經過長達四年的時間,雲紋銅禁才被完全修復。即便雲紋銅禁破碎不堪,甚至修補之後依舊沒有往昔的光芒,但是這卻是考古界的一大發現。失蠟法
雲紋銅禁被挖掘,附帶著一種鑄造工藝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失蠟法。說到這種工藝,這次出土的雲紋銅禁,則為中國正了名。
失蠟法也被稱之為“熔模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傳統得做法就是將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
中國失蠟法的鑄造技術最早源之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朝中晚期。即便中國的古典書籍中有詳細記載,但是依舊有國家想將失蠟法“據為己有”,認定為他方的文化產物,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印度對外宣稱,失蠟法是他國的產物,並且有不少國家表示認可。這點和中國的中秋佳節被韓國冒認一樣,雖說漏洞百出,依舊錶現出“不要臉”的態度。
中國專家據理以爭,甚至引經據典,奈何沒有實質性證據,直到1977年出土的雲紋銅禁,讓失蠟法再次重現世間,印度的謊言才不攻自破。當然,若說到失蠟法,出土的文物中,雲紋銅禁並非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出名的。在湖北隨縣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青銅尊盤,這才是中國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當然,最出名的失蠟法鑄件還屬王子午鼎。王子午鼎自然也是和雲紋銅禁一起出土的文物之一,之所以出名,或許華因為王子午鼎本身的特殊性。
鼎,向來都是國之重器。作為權力的象徵,鼎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一般的大鼎,需要十分精湛的鑄造工藝。所以大鼎的發現,都是考古學上一次重大發現就現在存有的大鼎,如司母戊大方鼎、王子午鼎,都被視作為國之重器。
古來就有“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之說,鼎不僅僅是權利,更是人格的再現。鼎之重要,讓王子午鼎成為了關注對象。這也就是王子午鼎真正出名點,當然,王子午鼎上的失蠟法,依舊是中國不可或缺的技術瑰寶。單單從現有的技術發展來說,也無法複製這樣精妙絕倫的器件。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閱讀更多 慧眼史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