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的思考

核心觀點:

中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從初級製造業起步成功升級為“世界工廠”和全球產業鏈的樞紐。在此堅實的基礎上,未來10年,不論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直接融資促進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壯大的角度看;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穩步提升居民財產性收入,助力中國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看;還是從不斷擴大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遵守國際規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向國際社會昭示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中去的堅定決心的角度看,未來中國資本市場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發展機遇期,中國資產註定將得到中國投資者和全球投資者的青睞。

以下為正文:

中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從初級製造業起步成功升級為“世界工廠”和全球產業鏈的樞紐。在此堅實的基礎上,未來10年,伴隨和助力中國經濟進一步的轉型升級,中國資本市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發展機遇期,中國資產註定將得到中國投資者和全球投資者的青睞。

圖1:1990年至2015年中國從初級製造國升級為先進製造國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的思考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招商證券

一是,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看。中國未來的轉型方向是從先進製造國轉型為先進服務提供國和創新驅動國。如果說大規模製造業的發展與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結構更為契合的話,顯然科技創新行業的發展更需要直接融資的支持,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更有利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將承擔發現中國優秀的科技創新企業的重要使命,為其提供融資機會和通過併購發展壯大的正向激勵,促進中國經濟向創新驅動國的成功轉型。

圖2:1995-2015中國製造助力成為先進製造國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的思考

資料來源:OECD,招商證券

二是,從穩步提升中國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的角度看。2019年中國人均收入已達10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階段。根據西南財經大學《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77.7%。金融資產僅佔11.8%,其中股票資產佔比更是不到1%。反觀美國收入排在前40%的高收入家庭資產中,股票、債券和商業股權資產佔比56%,房地產佔比30%;收入排在後60%的家庭資產中,股票、債券和商業股權資產佔比24%,房地產54%。換句話說,以房地產資產為主是中低收入階段的資產特徵。如果中國在2030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均收入躋身20000美元的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中國家庭的金融資產所佔比例將顯著上升,中國資本市場將獲得巨大發展空間。

圖3:中國家庭的資產以房地產為主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的思考

資料來源:西南財經大學,招商證券

三是,從進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角度看。本次疫情以來,逆全球化的思潮有所抬頭,部分國家對中國的“敵意”有所上升。就如1990年代中國通過建立股票市場來表明堅持市場化改革的立場一樣,中國當前同樣可以通過不斷擴大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遵守國際規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資產,來向國際社會昭示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中去的堅定決心。

圖4:美國按收入組劃分的平均資產負債表(2016,千美元)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的思考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