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疫情下的綏芬河:守“門”

黑龍江日報4月17日訊 在沒有境外輸入疫情之前,綏芬河這個只有幾萬人口的邊陲小城,在全省疫情總體防控形勢下,綏芬河只是牡丹江市所轄一個很小的點,3月30日來自當地政府官網發佈的消息:截至當日,當地無新增病例,無確診病例,無疑似病例。然而,4月初境外輸入新冠病例的不斷增多,綏芬河防疫壓力陡然劇增。

眼下,對於綏芬河來說,外防輸入,如何守住家門是重中之重。

當地如何做好防控工作,城內居民生活狀態怎樣?生活供應是否到位,物價是否平穩?16日記者驅車來到綏芬河,在入口檢查站,經歷掃碼、測溫、身份報備等各種檢查進入城內,親身感受了這座城市對外嚴格防控、生活井然有序,平穩開展復工復產的狀態。

入城:掃碼、測溫、身份報備,一個都不能少

16日上午8時,記者進入牡丹江通往綏芬河的高速口檢查站,發現車輛並不多,大多數是貨車,按照執勤的一位交警說法,因為綏芬河是開放口岸城市,往年這個時候相當繁忙。現在貨車多是當地復工復產所需。

10時許,車輛進入到綏芬河入口檢查站,記者看到,檢查站包括交警等各種工作人員大約有10餘人,記者3人,均要求掃碼、測溫,出示身份證報備。

記者注意到,對於外省牌照的車輛,除要求常規三項檢查之外,還要駕駛員出示駕駛證、行車證,以及復工復產證明等。

“對於外地車輛,只要進入當地,我們後臺就有預警,確保每一臺車輛不漏檢。”現場執勤的一位交警說,目前,進入當地的車輛絕大多數是滿足復工復產需求,走親訪友的很少了。

記者在當地發現,大街上的行人非常少,公園和體育館用圍擋阻攔,不允許進入。

小區:非業主根本無法進入

入城的檢查非常嚴格,那麼,小區的管控如何呢?

記者最先來到福寧雅居小區,現場的工作人員對於進入小區的車輛和人員嚴格執行掃碼、測溫,必須出示發給本小區的居民通行證。否則,根本無法進入小區。“每戶居民家三天才能允許一人出去購買生活用品,不能超過兩個小時。”

在歐亞新城小區,四名工作人員正在執行掃碼測溫檢查通行證任務。其中兩名身穿的服裝印有志願者的標誌,“我們物業人員忙不過來,小區不少熱心居民充當志願者,大家一起努力做好防控。”負責檢查工作的物業人員王振萍說。

當日,記者又走訪了旗苑小區B區、大潤發名苑、時代廣場等多個小區,無一例外,防控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

超市:生活用品充足,物價比以前還便宜

在疫情期間,當地居民最關心的還是生活所需品是否充足,物價是否平穩。

“我們一直都在營業,保障居民所需,而且價格比以前還便宜。”在教育路一家大型生鮮超市,一位女店長向記者介紹。

記者看到,進入到超市的人員,必須要掃碼、測溫,對於一些不方便掃碼的老年人,須持有社區開具的身份證明,現場進行登記才可購物。現場一名工作人員還不時提醒居民結賬時保持距離,站在劃定的間隔線上。

記者看到,該超市米麵糧油肉蛋奶一應俱全。水晶梨3.59元,皇冠梨4.5元,國光蘋果4.59元,富士蘋果6.99元,沙白瓜4.99元,黑美人西瓜3.99元,小蔥3.48元,蒜薹7.98元,發芽蔥3.98元。小白菜2.98元,韭菜3.50元。其中,時下市民最愛吃的婆婆丁等蘸醬菜的價格是9.8元一市斤。

“我們三天出來一次,買一回夠吃好幾天了,啥也不缺,沒必要搶購,再說價格也不貴,”在此購物的附近居民王大娘說。

藥店:退燒止咳藥一律停售

從4月12日起,綏芬河當地政府發出共公告,各藥店一律停止銷售咳嗽藥和退燒藥以及抗病毒藥品。

記者當地走訪多家藥店,都在醒目位置提貼出公告內容,記者提出購買退燒藥,均告知沒貨。

復工:管控升級,藍牌變紅牌

在當地,記者發現,大多數飯店都沒有營業,只有個別快餐式店鋪營業,但都標有“只限外賣,不得堂食”,而且都在門口設置桌子阻擋,即使取外賣也進入不到店鋪內。

“現在對復工復產的企業管控升級了。”歐亞新城小區負責小區入口的王振萍說,對於小區居民每天需要出去工作的,要求企業開具復工復產證明才能進出,以前統一發的是藍牌,但是昨天17時開始接到通知,要更換紅牌,對於更換的說法,王振萍說,由於疫情的原因,需要對原來一些復工的企業經過篩選,合格後才能更換,否則,人員就不能正常每天出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