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事重提]【5】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


[舊事重提]【5】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

再說一下關於榆林鎮定名(名稱)的問題,前面就講過,申報建鎮材料要有鎮得名稱,用原名或更名都得明確。且必須由上級人民政府地名辦公室審定,不是說你想怎麼叫就怎麼叫,就此,我專門找了呼和浩特市地名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和原郊區地名辦公室,還專門召開了一次定名討論會,呼市地名辦主任蘇諾同志、原郊區地名辦主任高銀表同志,還有部分有關人員參參加了這個會。地點就在原榆林公社(舊址)會議室,討論會由我主持,開場白也沒多說,只要求專家、學者和地名辦的同志先發表意見。當時會上形成三種意見。

[舊事重提]【5】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

榆林鎮鎮政府新址便民服務中心二樓大廳

第一種意見是榆林撤社(鄉)建鎮應將榆林更名,最好不和陝西省榆林市同名,應重新起一個新得鎮名,具體叫什麼,大家可討論商定。

[舊事重提]【5】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

榆林鎮主幹街(原呼市第二磚瓦廠家屬宿舍南排洪渠

第二種意見是同意更改原“榆林”這兩個字,也不用另起新得鎮名,乾脆改成“陶卜齊鎮”,其理由是:陶卜齊是原榆林公社所管轄的一個村子,距公社原駐地榆林村僅4公里,陶卜齊村乃東郊大村,人過3千,得名久遠,且是蒙語地名含義。

[舊事重提]【5】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

解放前原綏蒙政府曾在此駐過一段時間,還有原歸綏縣政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歸綏縣新政府,同時並存的還有國民黨的原歸綏縣舊政府)也曾在此駐過一段時間,也就是歸綏縣新政府的臨時駐地。抗日戰爭時期又是革命根據地。另外駐榆林公社原有幾個單位名稱就用得是陶卜齊這個名稱,比如“陶卜齊火車站”、“陶卜齊糧站(庫)”、“陶卜齊郵電所”和“陶卜齊變電所(站)”。將榆林更改成“陶卜齊鎮”也不乏地名意義。

[舊事重提]【5】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

第三種意見是應更名為“蘇木沁鎮”,其理由是:蘇木沁村榆林村南的一個大村,距原公社駐地4公里,這個村也是蒙語地名,在歷史上小有名氣,該村在明朝萬曆年間建有古佛廟“華嚴寺”(俗稱堡子廟),是歸綏、土默特地區較早建得佛教寺院,與呼和浩特市玉泉玉(舊城)“大召”同期修建。

[舊事重提]【5】原榆林公社建鎮前後

榆林鎮大街西段鎮辦公地點北面的馬路近照

另外解放後該村在原郊區境內也較出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原30師88團和武警部隊就駐在此村。因而,應更名為“蘇木沁”鎮。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